85度c小說網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香港,處境非常尷尬。本章節由萬書Ba*更新

一方面,邱吉爾一再吩咐加強香港地區的防守,甄別在香港的日本人,將之驅逐出境,以確保這個位於中國海岸上的皇家殖民地的安全。

目前的香港,由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組威,城門水庫以南與香港島之間夾着維多利亞港,兩者互相結合起來,構成了一個要塞。陸地正面的主要防線,是由城門水庫以南的東西高地線上幾條碉堡式陣地構成。一旦突破這道防線,就可以居高臨下俯瞰香港島。

香港全島幾乎全是山地,最高峰維多利亞山海拔550米,因而可以認定,它既是香港要塞面海正面的堅固要衝,也是構成香港要塞面陸正面的最後兩道防線陣地,其四周配置有大小口徑的火炮兩百多門,海岸上構築有防禦設備,要塞內的九龍東側有啟德機場,維多利亞港是一個良好的艦船停泊地。

但是,拿下整個香港,對於有實力登陸瓦胡島這樣擁有堅固防禦島嶼的日軍來說,根本不在話下,它的問題除了人口過多和作戰物資補給困難外,兵力不足也是個嚴重問題。目前防衛英印軍的兵力,大約是一萬陸軍和少量的海軍、空軍部隊。

對港英政府來說,與日本對抗明顯是不智之舉,因此儘管英國已經對日本宣戰,但港督馬克,揚對於轄地內的日本商團和特務機構,依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其活動,其目的自然是不想觸怒對方,以確保香港的穩定與安全。

另一方面,日本也不想在香港地區開戰。

不同於原來的歷史,現在香港以北的廣東地區,還牢牢地控制在國民政府手裡。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的嫡系十二集團軍的兩個軍,就部署在珠江口及深土J灣沿岸,日軍大本營不敢保證日本對香港島的進攻,會不會引起中**隊的參戰。

此外,北部灣的欽州港部署有安家軍空軍的一個飛行團,海南島及香港、澳門皆在其攻擊範圍之內,日本人猶如芒刺在背,自然不敢輕啟戰端。因此,與其費力不討好,白白地消耗兵力和作戰物資,還不如繼續保留一個對外交流的窗口,這是日本上下真實的想法。

正因為日本及港英政府都有顧慮,現在的香港,出現了畸形的繁榮景象。

從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以來,直到七七事變及上海八一三抗戰,大量資本家逃到香港島,帶來了巨額資金,加上盧開明的香江集團及陳彪的洪興社斥巨資建設基礎設施,興辦工廠企業,大力發展經濟,目前香港地區人口突破了三百萬,工商興旺,已經取代上海成為新的冒險家的樂園。

九龍,佐敦道,茂林茶樓。

南華中央情報局香港“特別區”區長白輝上校坐在二樓一處靠近樓梯口的窗邊,從這裡可以將茶樓外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而且還可以注意進出茶樓的人。

開春以來,幾場寒潮頻繁南下,帶來陰冷的氣流,雖然現在已經是三月,但華南之地依然春寒料峭,白輝外面套着一身風衣,裡面一身黑色的西服褲,雪白的襯衣外打着一條紅色的領帶,人顯得很精神。

原來的第四廳,現在的南華中央情報局,其總部的內勤組織計有軍事情報、黨政情報、電訊、警務、懲戒、訓練和策反等諸多部門,有的對外公開,有的則一直處於黑暗中。//百度搜書名加看最新章節biquge//而外勤組則在備省的省會設“分部”,在備縣、市設“站”,在一些重要城市設“特別區”。全部的”分部”、少部分的“站”對外公開,大多數的“站”和全部的“特別區”,卻隱身於黑暗中,而具體的“組”,更是一片神秘。

“組”可以說是中央情報局的基本單位,由於任務的不同,又劃分為普通組、潛伏組、行動組、策反組、軍隊組、防諜組、除奸組等,每組通常由十人組成。此外,情報局還秘密設有電訊組織、武裝組織、訓練機構以及在軍、政、警、憲等機關中的控制運用組織和“特種”組織。所有這些,都是秘密進行,一般人根本無從得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戴笠的軍統局,照搬了第四廳的組織模式,而且由於戴笠的軍統局從開始成立,便由安毅集團派員指導,杜易為此還在軍統局待了半年之久,因此整個軍統組織大部分都被中央情報局滲透。

關於這一點,戴笠心知肚明,但他不敢聲張,在他心目中,安毅比起蔣介石更危險,這些年來,軍統看起來似乎處處針對第四廳,但實際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做給別人看,戴笠嚴守一個底線,那就是絕對不觸動安毅集團的核心利益,過了的話,戴笠清楚,不用別人動手,他手下就會有人把他送上不歸路。

根據軍統內部反饋的情報,現在軍統、中統和憲兵情報部也在尋找汪精衛的下落,暫時還無暇顧及其他人。

這次安毅決定由中央情報局出手,而不是國安部,在於國安部與洪興社、香江集團來往密切,若是動用香港本土力量,容易讓日本的特務機關查獲,不利於未來情報工作的開展。

同時,中央情報局剛剛更換名稱,急需立威,拿漢奸的頭顱祭旗,再好不過了。

白輝看了看錶,眉頭皺了一下。按照上頭的指示,今天總部會派出一個特別行動隊潛入香港,就在這個茶樓接頭。

目前,香港情況極為複雜,日本的“梅”、“蘭”、“竹”、“菊”四大情報機關,均在香港設有分部,此外,日本的黑龍會、建國會、南方會等黑道組織,也派遣了大量骨幹,在香港從事情報和間諜活動,白輝有些擔心會出意外。

茶樓里茶客不多,正對樓梯口的一處牆角,一對像是情侶的男女青年在那裡喝茶,不一會兒,男青年離開,女青年卻沒有走的意思,依1日在慢慢品茗。

就在白輝揣測兩人身份的時候,樓下傳來一陣二胡和女子賣唱的聲音,很快,一對賣唱的父女便走上樓來。

這對父女衣服補丁連着補丁,有的地方明顯是多次縫補,但還算乾淨,父親一臉焦黃,鬍子拉碴的,看起來約莫三十多歲,女兒十五六歲,梳着條獨辯,相貌清秀可人,嗓音也很甜美。父親拿着二胡,牽着女兒的手,走到白輝面前,可憐兮兮地懇求:“這位先生,點一支歌吧!”

白輝愣了一下,還未答話,牆角那個女子已經招手:“賣唱的,過來!”

父女倆恭敬地向白輝鞠了一躬,隨後就向那個女青年走去。在那個女子轉頭的瞬間,白輝看清楚了她的相貌,不由一凜。在他掌握的國內各個政治派別駐香港的人中,便有這麼一號人物一一這個女青年是他的本家,**香港情報科的負責人白芳華,掩護的具體身份是《南華早報》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