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老吳確實呆了!

他隨便拿了一件出來看了一下,第一眼普通,然後覺得不妥,又再細看,然後再戴了老花鏡,拿了放大鏡再看,立馬激動得呼呼喘起粗氣來,也半晌說不出話來!

因為這是周宣自己臨時做成的,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出生紙專家鑒定書了,但老吳瞧着手中的玉雕,越瞧越是激動,越瞧越是興奮,恨不得把心臟都掏出來狂跳!

傅盈瞧着老吳有些奇異,就低聲問道:“吳叔,怎麼了?”

老吳頓時醒悟過來,馬上站到台上,戴了耳麥,說道:“盈盈,我來說一說。”

傅盈見老吳說話都激動得有些發抖,也就點點頭退到邊上,讓老吳來說。

老吳一雙手小心的捧着玉雕,把玉雕放到攝像頭處,吩咐店員把大廳里的燈關掉,等到燈滅後,才大了些聲音說道:“大家注意了,我現在給你們展示的是一件‘翡翠’微雕,大家可有聽說過翡翠做的微雕?”

大廳里的人都有些好奇,說實話,微雕作品自然是見過聽過,但作品很少,因為技術難度太大。

微雕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中最為精細微小的一種工藝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數毫米的頭髮絲上進行雕刻的,是要用放大鏡或顯微鏡才能觀看到鏤刻的內容,故被歷代稱之為“絕技”。

聽說過的那些種類,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翡翠也能雕刻微雕的,因為翡翠是硬度高達到摩氏七度的硬玉,不同於象牙,竹片,根木等那些硬度不高的物件,微雕特別講究選材,其材質地要求絕對精純,容不得有半點砂格和半絲裂紋,因為普通的微雕中,半個砂點就可能刻10多個漢字。其次,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細刀,既要尖細,又得鋒利。第三,要有特別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雕刻的時候才可進行“意刻”。第四,臨場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釐千鈞,一氣呵成。第五,運刀要穩、准、狠,只有這樣,才能使書法和刀法筆意達到完美的統一。

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做為一個微雕大師,不僅雕刻技術要達到巔峰絕境,而且書法畫技都要達到大師的境界,否則你雕工到了那個境界,其作品卻是如三歲小孩所塗鴉,若是單獨畫技書法達到大師境界,卻沒有雕刻工藝技術,那也是不行的!

但這麼多的微雕種類中,卻沒有一個人見到過翡翠做的微雕!

老吳顫抖着聲音說道:“各位……請注意了,微雕不用我多作介紹,大家都是聽說過的,不過我現在還是要再多做介紹一下,我們中國的微雕歷史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戰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眾所周知的王叔遠的《刻舟》,也是中國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

“又如篆刻邊款,明清以來,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這方寸之中,用鐵筆題書作畫,寄託情趣,自娛自樂,及至壽山石成為印章材料之後,壽山石的微雕藝術便開始出現,清初楊璇、周彬都曾在壽山石雕品的花紋僻處刻以小字,‘西門薄意派’雕刻大師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叢、石縫中以極細的筆畫刻上自己的姓名和製作年月,以後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邊,以極細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詩詞作為邊款。”

“一直到二十世紀後,放大鏡等先進科學儀器進入了微雕領域中後,微雕更是興盛一時,作品中的字畫景物也越來越小,內容也越來越多,不過微雕的種類中,竹木象牙木根仍居多,後來有了壽山石作為微雕的一個新種類,但壽山石也只局限於印章及古詩詞等等,至於翡翠做的微雕,我老吳在古玩界幾十年的資歷了,可也沒見着一件,這當然也是因為翡翠材質所限,質地硬脆,若做微雕的話,其難度便如一個小孩爬珠穆朗瑪峰一般,而到至今,這個難度仍然沒有人打破過,不過現在,我要給大家介紹和觀賞的就是一件翡翠微雕!”

老吳喘着氣,手也微顫,在投影上的景像也有些抖動,好不容易才鎮定下來,又說道:“大家請看,我手上這件翡翠原件是呈圓柱形的長體形,長約四厘米,周長約兩厘米多吧,整體狀就跟一支四厘米長的鉛筆一個樣,但你們遠想不到,就在這支鉛筆大小的翡翠上面雕刻有什麼,你們注意看了!”

就在明亮巨大的投影圖像中,眾人見到了一幅畫卷,從上到下,橫而窄,豎而長,頂部在疏林薄霧中,掩映着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扁舟、兩個腳夫趕着五匹馱炭的毛驢,向城市走來,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轎頂裝飾着楊柳雜花,轎後跟隨着騎馬的、挑擔的,從京郊踏青掃墓歸來。

再往下一點,人煙稠密,糧船雲集,人們有在茶館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飯鋪進餐的,有名為王家紙馬店,是掃墓賣祭品的,河裡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或縴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橫跨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有一隻大船正待過橋,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樑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隻通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象在大聲吆喝着什麼,船里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着。

在最下面,又是高大的城樓,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座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交通運載工具:有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有太平車、平頭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繪色繪形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從投影上見到的這一幅圖景,一些人就已經驚呼了出來:“清明小河圖!”

老吳點點頭,呼呼喘了喘氣,然後才說道:“對,就是清明上河圖,各位大多是同行,就算不是同行的,大家也都知道清明上河圖,這是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精品,該卷寬24。8厘米,長卻有5點287米,一共繪了五百五十多個各色人物,牛馬騾驢等牲畜五、六十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多艘。也就是這一幅國寶級的圖,如此眾多的內容,但卻全部描繪於這一根小小的鉛筆大小的翡翠上面,姑且不論在翡翠上雕刻的不可逾越的難度,就說微雕吧,把這麼宏大的圖景縮影在這一丁點的面積上,就是現今最聞名的大師,那也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