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第一更)

我擦昨天居然忘記上傳了啥話不說了,今日三更

......................................................

阿爾泰山口

1920年12月31日,幾乎所有阿拉斯加的報紙都用碩大的黑體大字標註如此五字。

隨着阿軍僅僅一日就攻克蘇俄叫囂阿軍三個月也無法攻克的橫鎖山口東段入口的鐮刀、鐵錘兩峰防線後,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全國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阿爾泰山口”攻防戰,各事觀察家此時甚至尚未從阿軍奇蹟般地進軍速度以及輝煌勝利的驚訝中回過神來。

但當視線被轉移到阿爾泰山口要塞之後,這些所謂的軍事專家又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表明自己的態度“阿拉斯加國防軍將會在山口要塞遭受重創”,像前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就對外界宣稱阿爾泰森林將被阿拉斯加士兵的的鮮血染紅。

相比於潘興的斷言,被視為法蘭西傑出統帥的福熙元帥則要含蓄許多,但意思卻是同樣的:“阿拉斯加軍隊儘管在科雷馬河戰役,在攻加戰役,在歐洲,在遠東,在太平洋都有着傑出的表現,但在阿爾泰,他們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但......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佔領阿爾泰山口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火力這是蘇俄無法比擬的優勢,歐洲的經驗已經證明,這個世界已經不存在無法攻克的堡壘和要塞唯一的問題,也許就是......此戰之後,阿拉斯加人到底將會損失多少優秀的士兵”

全世界的軍事觀察家對阿軍攻克阿爾泰山口都不持懷疑態度,但即便是最樂觀的人也相信阿爾泰之戰將會被阿拉斯加士兵的鮮血染紅,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簡單,阿拉斯加雖然在千島,在小笠原的戰爭中都曾經攻克日本人的堡壘。

但那種要塞無法和可與旅順,海參崴要塞相比的阿爾泰要塞相比,甚至很多人認為,阿爾泰要塞比旅順,海參崴要塞更難攻克,因為阿爾泰山雄壯綿厚的山嶺就是最好的要塞防護,這一點,不管是旅順還是海參崴都無法相比。而且去年阿日戰爭時,海參崴那種要塞也不是阿軍強攻攻下來的,而是在當時的日軍彈盡糧絕後不戰而下的。這也是各事觀察加此番推論的依據。阿拉斯加不具備真正的要塞攻堅戰的經驗。

鐮刀峰和鐵錘峰的攻克他們認為並不能證明什麼,畢竟這兩峰防線處於阿爾泰整個防禦體系的東部外圍,他們雖然堅固,但缺少掩護,缺少支援。

要不是這一次鐮刀和鐵錘峰攻勢中,阿拉斯加人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們很少使用的攻城重炮,而不是跟以往一樣純依賴飛機、坦克發起攻勢的話,他們甚至也會懷疑,阿拉斯加人能否攻下阿爾泰山口要塞。

現在他們見識了阿拉斯加人使用了攻克要塞必須的攻城重炮後,沒有這個懷疑了,但阿爾泰山的地勢優勢,使得阿拉斯加需要一直仰攻,而且越往山口要塞腹地,要塞防線的位置就越高,使得蘇俄軍隊具有地利優勢,大部分時候都可以居高臨下,而且他們也有十七萬軍隊可供防守,以攻守比例來說,阿拉斯加就算有三十萬大軍,但即使可以奪下要塞,也必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兩峰防線之後的以日涅斯克主峰天然雕壘為核心的的第二道防線,就將成為檢驗阿拉斯加真正實力的一個試金石。

就是在這種普遍不樂觀的環境下,阿軍卻沒有因此停下自己的腳步,幾乎是在攻克兩峰防線的當天,第八集團軍便沿着公路及兩側山嶺向著阿爾泰山口腹心前線,一路上摧毀了無數的小型沿路工事,而帕達諾夫的第十二集團軍在此之後也開始正式投入戰場,成為了第八集團軍的後援,尾隨前進。

日涅斯克峰

阿爾泰攻堅軍團指揮部給部隊的命令非常簡單僅五字而已。

日涅斯克峰其實並非一座單獨的山峰,而是一片雄壯的原始森林,奇嶺怪石組成的蔥翠山林,當然此刻都覆蓋著皚皚白雪,只是其這片山林有一個明顯的高坡,比他周邊的山林都要高上數百米,坡高路陡,被俄軍用來修築了一處天然的雕堡式防禦工事,正扼於公路中央,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因為主峰叫日涅斯克峰,這片山嶺也就被統一稱為了日涅斯克山。

日涅斯克山嶺數處山峰都在數百米以上,這不是海拔高度,而是標高,也就是從山腳算起的高度,主峰也就是日涅斯克峰標高691米,其山體岩石巍峨斜峭險峻、懸崖斷壁聳然屹立,山間只有一條小路,與山腳的公路相連,蜿蜒盤繞通向日涅斯克峰山頂。

需要說明的是這條公路就在日涅斯克峰打了一個轉,不是筆直前進的,而是繞着日涅斯克轉一個大圓,而且是一條逐漸沿山而上的坡度達幾達30度的山路,到了日涅斯克峰山腰處才沿着周邊矮得多的山嶺向西方延伸而去,就像上了一個高原,而日涅斯克峰後面的那一片幾乎可算是山間高原式盆地的地方就是位於公路中間,由兩山包夾的要塞城堡,也就是說打下日涅斯克峰,越過整個日涅斯克山,就可以看到真正的阿爾泰要塞防線的核心——山口城堡。

二十萬大軍漫山遍野的推進,普通工事根本無法阻擋,僅僅一日,阿軍便推進到了雄壯的日涅斯克山腳下。

日涅斯克山主峰山腳下的工事後,依在一架山炮側後的第八集團軍第三十師師長吳克平眉頭緊鎖地用望遠鏡觀察着面前地日涅斯克峰上地日軍工事。從軍用地圖上顯然還無法真正體現這座“雄山”的險要。而此時,當進抵到日涅斯克峰下後別說是士兵。就是身為指揮官地吳克平也覺得後背冒出冷汗。

六團團長塔奇納尼剛跳下吉普車看到師長依然在仔細地觀察着這日涅斯克峰,於是便走了過去。

“長官我打聽了一下,那些烏梁海當地人都將這山稱為“天鎖山”或者“劍峰”,一是形容其正扼守公路,且公路都需盤着他而上,就像一把打不開的鎖,另一個是形容其地形險要,坡直而陡,別說是上攻,即便是平時當地人下山時不小心也會墮入山谷。可真是名符其實稱得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地隘口嚴格來說,當初俄國殖民者為了進入唐努烏梁海修建的這條盤山公路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以前,想要翻過這大山,去山的西面,這座所謂的天鎖峰和劍峰就是最大的障礙,盤山公路雖然還是很險,但比山路不知好了多少倍了。”

塔奇納尼的話讓秦吳克平臉上露出些許苦笑,可是現在是打仗,那條比山路好得多的盤山公路畢竟還是盤着這座山,俄國人不會讓他們大大方方的行走在公路上,山上的炮台,山腰處一個個如同懸洞般的堡壘工事可以將這條公路徹底鎖死,不打下這座山峰,就不可能沿着盤山公路去打山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