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許多年之後的又一個秋天來臨,曾經慶國的首都如今成為了大燕帝國昌慶省的省城,似乎什麼都改變,又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只不過當年翩躚閣頭牌姑娘綠霓裳卻已經三十齣頭,這位當年名動慶國的一代名妓如今早已經遠離塵囂,竟是被當今禮部尚書唐淑虎迎娶過門,成為了禮部尚書夫人。

這是一樁驚世駭俗的婚姻,一個是曾經名動天下被無數少女少婦許為夢中情人的一代才子,而另一個則是風塵第一名妓,這樣的結合也確實一度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兩年前,就在這樁婚事成為事實的前幾日,甚至於大批的官員彈劾唐淑虎的輕浮放浪,身為大燕帝國堂堂的禮部尚書,管制天下禮制,卻不顧惜自己的清名,迎娶妓女,實在是有傷風化之事。

但是這些彈劾唐淑虎的奏章卻沒有起到分毫作用,燕國皇帝年紀幼小無法處理朝政,而其身後的攝政王韓漠對此也沒有給予任何的反應。

反倒是幾日之後,韓漠竟然親自帶上厚禮參加了唐淑虎的大婚,本來拒絕參加唐淑虎大婚的文武百官見狀,只能隨後跟至,唐淑虎的婚禮卻也是辦的隆重異常。

這一次唐淑虎前來昌慶省,乃是受了韓漠的吩咐,前來昌慶省做一些準備。

從三年前慶國皇帝天正帝打開上京城門,獻上玉璽戶冊投降之後,除了東北三郡兀自尚在混戰之中,燕魏慶三國疆土幾乎已經完全一統,而燕帝遷都的風聞從三年開始就在朝野之中蔓延。

雖然東三省因為平蠻軍領袖墨十二郎打着慶國皇族後裔依然在頑強抵擋,但是大燕帝國卻還是將天下劃分為二十八省。

燕都北遷,那是在慶國上京城尚未陷落之前,庄淵就私下對韓漠的建議。

一來是比起燕京城的地理位置,上京城所處地理位置要優越得多,無論交通漕運以及人丁基數,當今天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比及。上京城環山環水,關口眾多,當年燕國兵發兩路,一路是韓漠親自領兵從西北邊關北上,而另一路則是鐵奎在前庄淵在暗自魏國東進,兩路大軍節節勝利,可是打到上京城所在的昌慶郡,竟是花了大半年的功夫才打到上京城下,而隨後又是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才終於將慶國打垮,逼着天正帝出城投降。雖說慶後的調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另一個最大的原因,便是上京城所處的地理環境確實是易守難攻。

而遷都的第二個原因,便是要加強對北方地區的控制,將征服下來的慶國完全納入大燕帝國的政治體系之下,如果將大燕帝國的政治中心一直留在東方地區,那麼想要融合北慶遺留政治的進程自然會緩慢許多。

但是遷都絕非小事,所說征服了慶國,而且慶國各郡也已經進入大燕帝國的管理體制中,劃分出十一省,可是燕國卻有不少舊臣依然留有地域性思想,覺得燕國的根基在東方,許多人幾乎是日日上書反對遷都之事。

這兩年來韓漠花費了不少的心思,更是在庄淵的指點下緩而圖之,直到征服慶國三年後,遷都大事才被提上了議程。

好在曹秀對此也是十分支持,所以最終還是確定下了遷都。

但是遷都說起來容易,真要實施起來卻絕非一年半載就能做到,而韓漠此番派出唐淑虎,就是打個前哨,做好燕都北遷的準備。

......

唐淑虎前來昌慶省,打的卻是巡視的名義,昌慶省的大小官員自然都是前往迎接,而唐淑虎雖然在韓漠的勸說下最終成為禮部尚書,可是他放.盪不羈的性格卻並沒有太多改變,與一眾官員談笑風生,只是比起當年談及的風花雪月話題,經過數年遊歷的唐淑虎對於民生的話題顯然更感興趣,而他在談笑之中自然也少不得不動聲色地觀察在場的官員,提拔有才官員卻也是他唐淑虎的份內之事。

幾日酒宴之後,唐淑虎自是着手準備韓漠交代的事務,昌慶省省長何壽偉卻是一位才幹出眾的能吏,知道唐淑虎的來意,連續數日都是與唐淑虎單獨議事,事涉眾多。

這一日兩人在省長府內對飲,唐淑虎笑問道:“何省長對於帝國的新政可有什麼見解?”

何挺甘惶恐道:“這些年朝廷革新舊制,推行新政,利國利民,實在是開創盛世的大事,下官不敢妄語,定當擁護新政,不敢有失!”

唐淑虎笑道:“攝政王說過,何省長是實在人,想不到卻也是如此狡詭。”他撫着頷下幾根鬍鬚道:“攝政王兩年前開始推行新政,調整機構,廢黜諸多陳腐舊制,第一樁便是改郡為省,建帝國五大軍區,從年頭開始又全國實行科舉制,當初世族承襲制恐怕也存不了多久,新政此後恐怕還有許多大動干戈之處,何省長難道就沒有一絲異議?”

何壽偉嘆道:“尚書大人說的是。其實下官心中覺着,攝政王推行的新政,實在是利國利民之舉,但是古往今來,想要推行新政,必須要用面對阻力的心理準備,這每一步都是刀山火海,不可不小心啊。”

唐淑虎肅然道:“何省長所言甚是。其實攝政王心裡十分的清楚,他也知道新政代替舊制絕不可能是一年半載能完成,甚至要花費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任何新的政策出來,必然會損傷一批人的利益,可是新政的出現,也必定是經過多方商榷,是要祛除制度上的弊端,只會讓天下百姓過的更好。你當知道,論起世族,從前的大燕國九大世家為權,世族子弟便是蠢如豬牛,卻也能夠終身富貴,更有大批不學無術之人居於要職......嘿嘿,那樣的人物,連自己都管不好,如何能讓百姓太平?當初我不入仕途,就是不屑與那樣的人為伍,但是攝政王尋到我,與我談及革新舊制的設想,我便知道攝政王乃是有雄心壯志之人,我唐淑虎又豈能不助他?”

何壽偉點頭道:“大人說的是。如今許多政令,確實是讓人心鼓舞,單是那不論出身維才任用之令,便讓天下有才之士有了報效國家的前途,不瞞大人,這昌慶省每日里都能聽疾對新政的評價,雖然也有少數人對之詬病,但是新政卻還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護。”

唐淑虎笑道:“攝政王推行新政,便是希望天下人能夠一同督促,更是希望大家言談利弊,按照攝政王的說法,大傢伙兒長了嘴,該說話的時候還是需要說一說的。去年開始,《燕報》就開始發行,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有資格了解時事,僅這一點,便是千人萬不能及的。”

說到《燕報》,何壽偉就笑道:“據下官所知,這《燕報》雖然是由禮部辦起來,但是聽說負責此項事務的,卻是一位才女?”

唐淑虎腦袋微微前傾,笑道:“你可知是誰?”

何壽偉搖頭道:“下官還真是不知!”

“那是攝政王的親妹妹。”唐淑虎笑道:“《燕報》時事一塊倒是由禮部官員送稿,不過其他版塊卻都是那位才女一手操辦。”撫須笑道:“你想必也看過,《詩苑雜社》這一版塊所佔篇幅不小,每個月發行的《燕報》,我都會被遙稿!”說到這裡,他卻還是有幾分興奮,顯然對於自己再《燕報》上有獨家專欄還是很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