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平九年六月。

待一切準備就緒,馬躍正準備起兵南征時,裴定、沮鵠忽然一身重孝前來洛陽見駕,具言平北王裴元紹、朔州刺史沮授竟在一月之內先後病逝,馬躍聞訊竟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失聲痛哭起來,賈詡、管寧、傅、法真等舊臣也唏噓不已。

馬躍遂令裴定承襲平北王爵,與周倉、管起統率三部萬戶共計十五萬漠北騎兵南下中原,又令征東將軍高順起關東兵十五萬,令征西將軍方悅起關中兵十五萬,征北將軍許褚起河北兵十五萬,鎮西將軍張繡起西川兵十萬先後奔赴江陵,與征南將軍徐晃所率的十五萬荊州兵匯合。

馬躍則親率十萬精銳鐵騎,與十五萬漠北鐵騎合兵一處洶湧南下。

太平九年九月,各路涼軍齊聚江陵,計有馬、步、水軍一百餘萬,號稱三百萬眾!

馬躍更是譴使傳檄吳、楚,欲與孫權、曹真會獵於赤壁,消息傳出,荊、揚震動。

......

建業,吳宮。

“陛下!”司徒張昭出班跪倒在丹之下,痛哭流涕地進諫道,“今北涼舉三百萬眾大舉南下,吳、楚聯軍兵不過三十萬,恐無力抵擋!如欲頑抗無疑於螳臂當車,何不早降以求保全百姓?若一意孤行則恐玉石俱焚、生靈塗炭哪。”

“陛下。”

“陛下。”

“陛下。”

張紘、步、虞翻等人也紛紛出班跪倒在丹上,極力勸諫孫權舉國投降北涼。

“列位大人此言差矣!”孫權心中怒極,正欲發作時,忽見水軍都督呂蒙出班奏道。“我吳國尚有水軍將士五萬眾,大小戰船近萬艘,北涼舉三百萬眾南下。乃涉遠而來。

必難持久,我軍只需據長江天險以求自守,彼久戰不力必自己退去,又豈能不戰而降?”

驃騎將軍太史慈亦出班喝道:“除了五萬水軍,我東吳也還有十萬精銳步卒,何謂無力抵擋?”

“對。絕不投降!”

“陛下,不能投降哪。”

“臣等誓死不降......”

太史慈話音方落,其餘賀齊、祖郎、全琮、朱然、呂等武將也紛紛出列,要求與涼軍決一死戰。

孫權神色陰睛不定,忽然之間想起了周瑜。如果有三軍大都督周瑜在此,只怕就不會有這場戰、降之爭論了罷?而且,倘若真的要聯楚對抗涼軍。除了周瑜,還真沒有人能夠統率三軍。想到這裡。孫權再不猶豫,朗聲喝道:“金吾衛何在?”

執金吾宋謙急出班奏道:“臣在。”

孫權道:“刻即派人前往柴桑,召大都督周瑜前來。”

“臣遵旨。”

宋謙答應一聲,急領命而去。

孫權這才向群臣道:“是戰是降,等大都督回朝之後再議,退朝。”

......

漢壽。楚宮。

相比較吳國文武分裂為主降、主戰兩派,楚國的君臣就顯得團結得多了,事實上自從南遷之後。在諸葛亮的連消帶打之下,以蔡、黃、王諸姓為首地荊襄士族已經逐漸淡出了權力中心。現在楚國的權力已經高度集中在曹真、諸葛亮君臣手中。

涼軍三百萬大軍壓境,楚國君臣竟是空前的團結。

涼太祖馬躍譴使傳檄,曹真急召丞相諸葛亮、大將軍張遼、驃騎將軍張郃,以及魏延、文聘、程、賈逵、王粲、劉等文武大臣商討對策。

“陛下,涼軍雖號稱三百萬,然臣以為最多百萬。”

皇宮大殿上。諸葛亮正侃侃而談。經過將近十年地磨練,此時地諸葛亮已經顯得穩重成熟多了。

曹真道:“丞相何以如此肯定?”

諸葛亮道:“這可以從涼國各處大營的兵力分布得出結論,馬屠夫治下的涼國總共有七處屯兵大營,其中洛陽大營駐紮着最精銳的西涼鐵騎,總兵力在十五萬左右。漠北有三部萬戶的騎兵。總兵力也在十五萬左右,除此之外還有河北、關東、荊州、關中、西川五處屯田大營。每處屯田大營的兵力也在十五萬上下,除此之外襄陽大營地水軍可能還有十餘萬,也就是說,涼國的總兵力當在一百二十萬左右。”

大將軍張遼道:“就算只有一百二十萬,其兵力也遠遠超過我國啊!”

“是啊。”驃騎將軍張郃附和道,“我軍只有六萬步軍,四萬水軍,總兵力不過十萬人,就算與吳軍聯手,兩國兵力相加也不過二十餘萬,尚不及涼軍兵力的四分之一啊。”

“兩位將軍完全不必擔心。”諸葛亮自信滿滿地說道,“涼軍雖然兵力眾多,可大多都是騎兵和步兵,其水軍不過十萬左右,而楚、吳水軍兵力相加也有九萬之眾,單就水軍而言,雙方在兵力上可謂不相上下,更何況楚、吳聯軍還有周瑜、蔡瑁、呂蒙、陸遜這樣的優秀水軍統帥,而涼國除了甘寧還有誰?”

“馬屠夫傳檄要在赤壁與楚、吳會獵,臣以為他這是在找死!”王也附和道,“涼軍騎兵和步兵固然驍勇善戰,可如果這百萬大軍過不了長江,那跟沒有又有何區別?臣以為赤壁之戰的關鍵還在於水戰,也就是說吳、楚聯軍真正需要面對地敵人其實只有甘寧的十萬荊州水軍!”

“原來是這樣。”

“這下明白了。”

經諸葛亮、王粲一番分析,張遼、張郃恍然點頭,有種拔雲見日的感覺。

事實上,諸葛亮、王粲地確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赤壁之戰的關鍵。

赤壁之戰地關鍵就是水戰!如果吳、楚水軍能在赤壁之戰打敗甘寧地荊州水軍,那麼涼軍的大舉南征就

失敗告終,反之。如果吳、楚水軍反被甘寧水軍所最終失守。則吳、楚縱有同等兵力地騎、步大軍亦恐無法阻擋涼軍鐵騎地南下了。

“明白了!”曹真拍案而起。朗聲道,“此戰地關鍵就在於楚、吳水軍能否消滅掉甘寧的十萬荊州水軍。為了達成這個戰略目標。朕以為有必要將楚國地水軍交給東吳三軍大都督周瑜一併指揮,以期同心協力、共破強涼。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諸葛亮肅然道:“陛下胸襟令人嘆服。臣以為可以。”

張遼、張郃、程、賈逵等也紛紛附和道:“陛下英明。”

曹真地這一決定看似孟浪。其實卻極為英明,若論統兵,當世無人能出周瑜之右者,就算是涼太祖馬躍也自認略遜周瑜一籌,昔淮南之戰周瑜雖敗。卻不是輸在他地統兵之能上,而是輸在吳軍實力不濟,周瑜縱有通天徹地之能。實也無力回天。

因此。曹真決定把楚國水軍交給周瑜統一指揮,無疑是準確地。這樣一來就順利解決了兩國水軍地主次以及協同配合問題,楚國水軍雖然處於隸屬地位,可曹真以為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打贏赤壁之戰。挫敗馬屠夫南下荊、揚地陰謀。

......

江陵,馬躍大帳。

司馬懿手指地圖向馬躍及一眾文武大臣講解道:“陛下,諸位大人。剛剛細作回報。吳軍都督呂蒙已經督率三萬水軍。大小戰船五千餘艘進駐夏口。楚軍都督蔡也將水軍大寨從巴陵移到了赤壁,眼下吳、楚水軍分駐夏口、赤壁。互為犄角之勢,正與我軍地烏林港水軍大寨隔江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