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一身武功赫赫,曹氏第一將,當之無愧的大將軍。

曹仁168——223,字子孝,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曹操的堂弟。少年時期就好弓馬戈獵。東漢末年,豪傑並起,曹仁就“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在淮、泗之間來回活動。曹操起兵之時,他就帶着這批人投奔過去,曹操就任他為“別部司馬”、“行厲鋒校尉”。

從上文可知,曹仁可以陰結千餘人,說明他的家世非常也。一旦歸曹,馬上就被重用。之後,曹仁就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了。

1、討徐州

其實,早在曹仁跟隨曹操為報父仇而討伐徐州陶謙之前,他就隨軍擊破淮南的袁術勢力,並且在這場戰爭中斬獲頗多。

公元193年漢獻帝初平四年,當時的兗州刺史曹操派手下泰山郡守應劭前往接應他的父親等家人。曹操的父親曹嵩,曾任太尉一職,生活奢華,在山東琅琊避禍。避什麼禍,當時家境富貴,避黃巾之禍也。他聽到自己的兒子在兗州做刺史,派人來接後,很是高興,攜帶家眷,運載家產,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他的家產好不厲害,僅僅拿來運載金銀珠寶和綾羅綢緞的車子就有一百餘輛!果然不負他的太尉之名啊!這樣的富貴人家,在那個時節,亂世之中,焉能不發生事故?

徐州刺史陶謙一心想討好曹操,派人護送曹嵩一行。誰知道他所派遣的陰平都尉張闓垂涎於曹家的這筆財富,夥同手下的官兵在三不管地帶山東華縣和費縣交界處,於夜裡搶劫,將曹嵩以及他的小兒子曹德即曹操的弟弟殺死,劫走全部的財物!

曹操聽到消息之後,悲憤難當,馬上發動一次滅絕人性的戰爭——報父仇,征討徐州!曹仁就做了這次戰爭的前鋒,帶領騎兵從另一條路攻擊陶謙的部將呂由,擊敗了敵人。然後,和曹操的大軍在彭城會合,再次擊破陶謙的軍隊。陶謙節節敗退,曹操乘勝追擊,曹仁也隨同攻擊費縣、華縣、即墨和開陽等縣城。陶謙連忙派將領救援這些地方,曹仁又出動騎兵,大破援軍。陶謙退到郯縣固守,曹操圍攻不下,只好轉而攻擊鄰縣,盛怒之下,所到之處,屠城!雞犬不留!

2、攻呂布

呂布反覆無常,他與袁術聯接起來,的確是曹操的心腹大患。在曹操進攻徐州之時他就偷襲了曹操的地盤濮陽。所以,曹操只好回軍自救。一輪拉鋸戰後,互有得失。

公元195年獻帝興平二年曹操再次攻擊呂布,曹仁又另領一路騎兵進攻句陽。於是,我們看到,在曹操的眼裡,曹仁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已經兩次另領軍隊襲擊敵人了,這時候,曹仁是二十七歲。句陽失陷,呂布部將劉何被擒,曹仁立了一大功勞。

次年,曹操聽從了謀士荀彧的建議,迎漢獻帝到許都,以便“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仁因為屢立有戰功,被封為廣陽太守。曹操器重他的勇猛和才略,不想他離開自己,於是沒有叫他就任,而把他留在身邊,以議郎的身份指揮騎兵。

看官,我們又留意到一點,就是曹仁一出場就是領騎兵的。

3、征張綉

張綉,是張濟的侄兒。張濟,是西涼董卓的部將,董卓被殺後,張濟和李傕等作亂犯長安。致使長安、洛陽成為亂軍之戰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張濟後來為流矢所中而死,張綉領其兵眾,與南方的劉表聯合,對抗曹操。

197年獻帝建安二年曹操征討張綉,曹仁又另領騎兵出擊宛城以外的旁縣,以牽制張繡的兵力。曹仁這次俘虜了男女三千多人

張綉投降。曹操很是高興,居然和張繡的嬸子通姦,張綉知道後,這種羞辱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於是,他突然向曹操的軍營發動猛烈的攻擊,曹操慌忙逃走,兒子曹昂被殺,部將典韋戰死。

曹操敗退時,張綉緊緊追來,曹軍大敗,士氣大喪!曹仁於陣前揮臂激勵軍士,神情十分激昂。曹軍由此軍心再振。曹操看在眼裡,“壯之”。於是大破張綉軍。張綉就投歸劉表了。

4、戰官渡

著名的官渡之戰怎會少了曹仁?公元200年獻帝建安五年,袁紹和曹操兩軍相拒於官渡今河南中牟縣境。袁紹派劉備領兵出擊汝水、潁水一帶,自許都以南,官民人心惶惶。曹操很是苦惱,曹仁說:“南方郡縣知道我軍正處於緊急狀態,必定不能去救援。劉備突然重兵壓境,難以抵擋,必然不得不背叛求生,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劉備統率的是袁紹的軍隊,袁兵未必服從他的指揮。我們如果發動攻擊,必定可以擊破他。”曹操認為他說得正確。於是,命曹仁率領騎兵迎擊劉備,果然擊敗敵軍。曹仁跟着收復那些背叛的州縣,凱旋而歸。

一計不行,又生一計。袁紹再派部將韓荀由小路進軍,意欲截斷曹軍的糧道。曹仁早在雞洛山等候多時了,揮軍而出,大破敵軍!此後,袁紹再也不敢分兵外出了。

但是,現在就輪到曹仁表演了。他和將軍史渙等人又抄小路,繞到袁軍的後方,劫殺袁紹護送運糧車的軍兵,並且一把火燒了袁軍的軍糧!

好一個“以其人之道還以其身”!

官渡戰後,曹操出征烏桓。降將高幹據并州反,在壺關今山西長治北拒曹軍。曹操圍攻甚急,他非常痛恨叛軍,又看一連幾天都不能攻下壺關,就向外宣告:“攻下城後,就屠城!”可是,一連幾個月都不能攻陷壺關!曹仁就對他說:“圍城必示之活門,所以開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將人自為守。且城固而糧多,攻之則士卒傷,守之則引日久;今頓兵堅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虜,非良計也。”《三國志.曹仁傳》曹操想了想,認為他說得對,於是,聽從了曹仁的計策。果然,壺關投降了。戰後,檢錄戰功,曹仁被封為都亭侯。

列位看官不知道有沒有看到剛才曹仁所說的話,這就是兵法上所說的“圍三缺一”了,在冷兵器時代,這種作戰思維用以分化敵人的戰鬥力,如果敵軍抱着必死心,就算我軍力量較盛,也必定犧牲不少。曹仁可以看到這點,曹操焉能不佩服呢?後來的司馬昭圍攻據守壽春城的諸葛誕,他的“子良”鍾會也建議“圍三缺一”,給敵人一個缺口逃走,那麼敵人也就不會死戰到底了。看來,一句話:“英雄所見略同也!”

5、拒周瑜

周瑜是吳軍的名將也。

我之所以將曹仁列為曹魏“第一大將”的兩個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曹操赤壁之戰大敗了,敗於周郎手上,曹仁獨拒周郎,雖然最後是失敗了,不過,他據守了一年有餘啊!獨當周郎的還能找到幾個?

公元208年,曹操赤壁戰敗,命征南將軍曹仁留守江陵,自己就回許都去了。周瑜、程普率數萬人來攻。前鋒數千人剛剛到達,曹仁就在城樓看見了,連忙招募勇士,得三百人。他派部將牛金出城迎敵,但是吳軍勢眾,牛金的軍士太少了,被敵軍團團圍住,十分危急!長史陳矯看見牛金部眾在敵軍中即將覆滅,嚇得面無人色。曹仁大怒,吩咐左右牽馬來。陳矯等人連忙拉住他,勸道:“敵人勢眾,不可抵擋啊,就算是放棄了幾百人吧,將軍切不可以身冒險啊!”曹仁不聽,披甲上馬,帶着手下幾十名騎兵出城而去。看看離敵人還有百餘步之遠有必要講一下“步”,它當然是長度單位,但是歷來長短不一,周代為八尺,秦代為六尺,後來又為五尺,真是奇怪,變化多端。而且,我們還看到,有現代漢語詞典註解為:古時一舉足叫跬半步,兩足各跨一次叫步。無論如何,都說明曹仁距離敵軍不是很遠,幾百米吧,有一條河渠阻隔着他們。陳矯他們以為曹仁應該就在那裡鼓舞前軍的士氣。誰知道曹仁拍馬過河,直衝入敵陣!於是,牛金等人獲救,但是,還有一部分勇士未能突圍,曹仁再次沖入敵陣,殺死數名敵軍將士,把那些勇士解救出來。敵軍還軍退去。陳矯等人一開始看到曹仁出城殺敵,很是懼怕,及至見他全身而回,不禁嘆曰:“將軍真天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