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縱向的一條從遼東南下直達嶺南海邊。”岳山手指在地圖上花了一條線,軌跡大約和前世的京九鐵路差不多。

但這條鐵路的最北方不是北京,而是深入遼東直達扶余城。

“這條鐵路一旦修成,大唐的南北將聯繫的更加緊密,到時我們再也不用怕遼東方向的異族坐大了。”

他手指又划了一條橫線,道:“橫向鐵路津海道或者江浙道為起點,路過長安經河西走廊直達西域。這條路修成後荒涼的西域將在無法阻隔我們的腳步。”

“我們的軍隊、糧食補給就可以通過鐵路源源不斷的運送到西域,以此為起點繼續向西,和綠教建立的阿拉伯帝國相爭。”

聽到他的介紹,李世民腦海里幻想出他描述的那一幕,心中一陣激動。不過他馬上就清醒過來,道:

“你的想法很美好,且不說大唐有沒有那麼多鋼鐵。這一路上到處是叢山峻岭、密布的河流,你準備怎麼越過這些天險把鐵路修過去?”

岳山道:“大唐很大各種地形都有,修鐵路我們面臨的困難不只是山河,還有沼澤、濕地等等,將來要是想把鐵路修到高原修到北俱蘆洲,還要考慮凍土問題。”

“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地形情況,在北方適用的修路標準,到了南方就可能出問題。”

“所以修鐵路的時候還要考慮各地地質情況的不同,拿出針對性的方案來。所以想用鐵路貫通全國,其中的難題多到你無法想象。”

一旁李大亮都快要哭出來了,本來他以為一座大河橋就夠難的了。沒想到和真正的困難比起來,這不值一提啊。

李世民臉色也極為難看,不過反倒是沒有在生氣,而是嚴肅的道:“你既然知道這些問題,可有解決的辦法?”

岳山鄭重的道:“辦法很簡單,遇到河就架橋,遇到山就想辦法繞,然不過去就開鑿隧道。”

李世民問道:“隧道?”

岳山想了一下說道:“聖人可知漢武帝時期開挖的龍首渠?”

李世民道:“自然是知道的,隧道和龍首渠有什麼關係?”

岳山道:“商顏山就橫在龍首渠的道路上,當時的匠人想出了一個辦法,給這座寬十里的山打個洞,讓水從洞里傳過去。這個洞就是隧道。”

“既然隧道可以過水,自然也能過火車。所以如果遇到繞不過去的山,就開鑿隧道打通它。”

李世民眼皮子直跳,道:“鑿山?”

岳山道:“聽起來很難,做起來當然也不容易,但一旦完成將能一勞永逸的解決交通問題,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當然我們也不能着急,必須要考慮到國家的承受能力,一步一步的來。”

“這兩條鐵路看起來很長,但我們可以把他們分拆成幾十上百段,一段一段的修。先避開那些地勢複雜的地方,修那些地勢平坦的路段,慢慢的把它們連接在一起。”

“而這種分段修路的方法對整體規劃的要求就非常高,因為一旦哪一段路修錯了,整條鐵路可能就無法連接在一起了。”

“不只是這兩天縱橫全國的大鐵路,其它鐵路的修建計劃也必須要統一規劃。”

“就以眼下要修建的長鄂鐵路來說,我們不能只着眼於長安和鄂州這一小段距離,還應該思考一下將來如果拓展這條鐵路。”

“比如未來我們準備修一條從嶺南東道出發,穿越長安經過太原直達大草原的鐵路。”

“那麼我們就要考慮,這條長鄂鐵路修在哪裡,具體怎麼修,將來才能完美的和這條大鐵路先連接在一起。”

李世民點點頭,總算是明白了岳山想要表達的意思,同時也深以為然。

鐵路修建計劃確實要從全國的宏觀角度考慮,還要着眼未來,這樣做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僅僅是岳山剛才說的分段修築法就必須要宏觀規劃,今天修一小段,明天再修一小段。過上幾年全線打通,就是一條貫穿全國的大鐵路。

此時他對鐵路修建規劃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也知道之前他們規劃的長鄂鐵路存在着很大的問題。還好發現的早,否則後面更加麻煩。

不過……

“你剛才說的確實很有用,可還是沒解決那些複雜地形的難題啊。鑿山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還有修橋,這一條不大的河就把他們難住了,遇到大江大河怎麼辦?”

岳山道:“還記得我和您說過的生產力嗎?”

李世民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李大亮。

那眼神把李大亮嚇的渾身發毛,心中把岳山罵了狗頭淋血,這種機密的東西你別當著我的面說啊,他恨不得把自己耳朵堵住什麼都聽不到。

岳山大致明白李世民在忌憚什麼,但他並不是那種不知道分寸的人,自然不會把這個話題深入下去,而是話鋒一轉道:

“生產力是不停在進步的,前漢時期開挖那十里長的商顏山隧道用了五年時間。就大唐現在的情況來說,我估計三年就能完工。”

“如果聖人願意調一支神威軍過去,協助他們用火藥炸石頭,甚至連一年的時間都不用就能開通。”

“至於橋樑,這個確實有些麻煩。不過沒關係,我恰好知道一種叫水泥的材料,最適合用來修橋、搭建城池堡壘,還能用來修路。”

見岳山只是提了一下詞彙沒有深入往下說,李世民才放下心中的戒備。

聽說要神威軍炸石頭幫忙開隧道的時候,他的眉頭微微走了一下,但也沒有反對。他不是那種前怕狼後怕虎的短視之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最優選擇。

以前之所以把火藥捂得那麼嚴實,是因為除了製造火器,就沒有發現別的用處。

要是真能用來開隧道為修鐵路提供便利條件,他不介意調派一直神威軍過去幫忙。

當岳山說有一種堪稱萬能的建築材料的時候,才忍不住打斷道:“你說的這個水泥是什麼東西?”

岳山回憶了一下水泥的成分,說道:“石灰石、粘土、鐵礦粉,按照一定比例摻雜在一起打磨成粉,放在高溫爐里燒熟。”

“爐溫比燒瓷器的溫度還要高一些,燒熟後在和一定比例的石膏粉混合在一起就是水泥了。”

“這種材料非常好用,加水加入一定量的沙子和碎石子攪拌,就能凝固在一起,再加入適量的鋼筋會更加結實,比石頭還結實。”

李世民眼皮子又開始跳了,指着岳山好半天才喝罵道:“混蛋,這種好東西為什麼不早點拿出來?”

岳山訕訕的道:“實在記不起了,剛才你們說修橋我才想到這東西。”

李世民也早就知道了他這個毛病,無奈的道:“以後你多整天躲在家裡寫書,多關心一些國家大事,想起什麼來了就趕緊告訴我。”

岳山道:“喏。”

李世民又對李大亮道:“水泥的煉製方法你記住了嗎?下去馬上讓人燒制。”

李大亮趕緊回道:“臣遵旨,只是那個比例和配方以及水泥的使用方法還請夏國公細說。”

岳山道:“我也只知道所需材料和製作過程,具體的用料比例就不知道了,還需要你們自己進行嘗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