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重啟分封的議論很快就傳遍了大唐,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但凡有點見識的都要叨叨幾句。

反分封派和分封派的爭執也越來越大,甚至很多地方出現了兩派鬥毆的情況。

在這個爭執的過程中,清流很快就被權貴階層給壓制了下去,畢竟權貴才是執掌天下大權的群體。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分封派就獲得勝利了,因為一個誰都沒想到的群體站出來扛起了反分封派的大旗——學院派。

“哈哈……好,好,好呀,真是太好了。”看着手中的報告,李世民高興的連連叫好。

“什麼事情讓二哥這麼開心。”長孫無垢捧着一杯茶放在他面前說道。

“你看看你看看,學院派出身的寒門士子扛起了反分封的大旗,和分封派的旗鼓相當。”李世民指着報告說道。

長孫無垢也沒有避諱什麼,站到他身邊默默看了起來。自從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破了之後,長孫無垢已經越來越多的參與到了朝政中來。

只是她很懂的分寸,從來只站在李世民背後,有什麼事情也都是私下商量,不會在明面說一句和朝局有關的話。

看完上面的內容,長孫無垢的眼睛也亮了起來,欣喜的道:“恭喜二哥,學政體系推行二十年終於可以撼動世家豪強了。”

李世民歡喜的道:“哈哈……朝廷養士二十年,心血沒有白費啊。你看看,他們為了朝廷居然敢當面鑼對面鼓的和權貴爭吵。”

長孫無垢眼珠子一轉,笑道:“您不是希望重啟分封嗎,學院派站出來反對不是阻撓了您的計劃嗎,為何您還這麼高興啊。”

李世民道:“不一樣不一樣,他們並不知道我的計劃。,並非有意破壞。站在他們立場上反對分封才是符合大唐利益的,要是他們都反過來支持那我才應該頭疼。”

長孫無垢道:“那您準備怎麼收場?強行重啟分封,恐怕會傷了寒門士子的心。”

李世民道:“不着急不着急,讓他們多爭論一段時間。爭論的時間越長,特權換封國就越深入人心。等到重啟分封的時候,朝廷收回特權才不會遭到反彈。”

“至於學院派的士子們,我相信他們會明白我的苦心的。就算現在不明白,將來也會明白。”

“嗯,不行,士子們的力量還是太薄弱,我要給他們找幾個幫手壯壯聲勢才行。要不就讓翠嵐放點風聲出去?”

長孫無垢連忙阻止道:“萬萬不可,翠嵐的身份太敏感,我怕他一出聲權貴直接就認輸了。”

李世民深以為然的道:“也對,換個人。嗯有了,讓上官儀、于志寧等人聲援他們。”

關心分封事情的不只是權貴和清流、學院派,還有宗教圈子,尤其是佛教對這件事情尤為的關心。

“大法師,我佛門數十位大德寫信過來,希望您能遊說聖人重啟分封。”辯機來到玄奘面前小心翼翼的說道。

“我知道了。”玄奘似乎一點都不奇怪,隨意應了一聲繼續翻譯經文。

“您猜到了他們會這麼做?”辯機道。

“這有什麼難猜的。”玄奘放下手中的筆,決定好好教導一下這個自己看好的弟子,道:“朝廷限制宗教的發展,對我佛教的限制尤大。”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想限制佛教,很多權貴都是佛教的信徒。如果他們有了封國,佛門就能在那裡不受限制的傳教。”

“可以說封國之事一旦成真,我佛門將會迎來一次大機遇,這就是他們為什麼要支持重啟分封。”

“原來如此。”辯機恍然大悟,但隨即又疑惑的問道:“可是我看大法師似乎無意插手此事,難道您不支持分封?”

玄奘搖搖頭道:“我支持不支持都沒用,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不在於你我,也不在於哪一方人多,而在於那寥寥三五人而已。”

辯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大概猜到都是哪些人了。不外乎夏國公岳山、趙國公長孫無忌等人。

“還記得十年前聖人突然說要給諸王和功臣封世襲刺史的傳聞嗎?”

“弟子略有耳聞,被群臣反對就在沒有提過。”

玄奘頷首道:“是的,聖人只是稍稍露了一點口風,馬上就遭到了群臣反對。”

“長孫相公、房相公、馬相公、李相公、已故魏相公等等全部反對。還沒有來得及在朝堂討論,聖人就收回了想法。”

“可是這一次事情討論如此激烈,政事堂的諸位相公可有發發聲?”

辯機道:“沒有。”

玄奘道:“一個人不發聲正常,兩個人不發聲也正常,全都不發聲就有問題了,這意味着聖人和政事堂的諸位相公已經拿定了主意,現在只不過是在預熱而已。”

辯機疑惑的道:“這個道理您既然能看得出來,想必也會有其他人看的出來,那為何還會起紛爭呢?”

玄奘道:“所以原本反對分封的主力清流很快就偃旗息鼓了,而學院出身的士子都有一腔熱血,是真的在反對。”

辯機道:“您的意思是說清流反對並不是真的反對?”

玄奘道:“清流並不清,他們也在揣摩上意行事,察覺到聖人的意思後馬上就改變了主意。”

“只有學院派的士子是真的在堅持自己心中的道義,他們就是反對,聖人同意或者不同意都會反對。所以現在他們成了反封國的主力。”

辯機點點頭,又道:“權貴必然也能猜到聖人的打算,那他們為何還要四處奔走,還要和學院派士子爭吵呢?”

玄奘笑道:“為了以防萬一,封與不封都在聖人一念之間,只要命令沒有下達他們就始終無法安心。”

“他們四處奔走,和士子爭吵,都是為了防止有人說動了聖人改變主意,或者讓聖人早日下令分封。”

“我明白了,謝大法師指點。”辯機恭敬的道。

“那我就回復諸位大德,讓他們稍安勿躁?”

玄奘道:“不,什麼都不要說。就告訴他們一定要在西域和西南配合好朝廷的計劃,這是對我們的一次考驗,成功了才有資格繼續和朝廷合作,失敗了……呵呵。”

辯機神色一凜,道:“弟子,明白了,這就去給他們寫回信。”

玄奘頷首,忽然說道:“對了,聖人命我寫大唐西域記,我準備讓你代我執筆,如何?”

辯機驚喜的道:“弟子願意,謝大法師器重。”

玄奘道:“嗯,去吧,好好準備,回來咱們就動筆。”

與佛教比起來,道教表現的就有些遲緩了,或者說想快也快不起來。

自從王遠知老道長仙去道家就失去了領袖,各個派系不說老死不相往來,也是相互看不順眼。

關鍵是有朝廷支持大家日子都過的太好,沒有外部壓力就只能玩內鬥。

上次給朝廷捐錢是受到玄奘取經回國的聲勢所迫,大家臨時放下成見達成的協議。

現在風頭過去了,朝廷沒有改變打壓佛教的政策,他們放下心來就又陷入了內鬥。

這次對於朝廷派人去西域和西南傳教的計劃,表現的也相對敷衍許多。

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們,一來道家的思想就是這樣,缺乏侵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