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派軍隊過去植樹造林?

李世民眉頭緊鎖,道:“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

看他的態度岳山就知道這件事沒戲,想想都知道,和他們講保護環境防止荒漠化什麼的就是對牛彈琴。

他們根本就無法理解。

別說李世民,就算李承干都不行,真正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李象,而且還要從小就給他灌輸環境變化的問題。

前世因為過度開墾和放牧製造了數十處沙海,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一百三十萬都是沙漠,佔總面積的百分之十三。

相當誇張的數據了。

前世中國起步太晚不得不走先破壞再修復的道路,然而大唐堪稱地球最強,有足夠的資源完積累蛻變到下一階段。

所以應該給大唐的未來發展做一份更合理的規劃,能不搞破壞式發展就盡量不要搞。

當然,也只是盡量不要搞,而不是不搞。

畢竟發展才是人類的唯一出路,如果有需要該破壞還是要破壞的,等到有機會再回頭修復就好了。

他穿越之前毛烏素沙漠基本被消滅,曾經千溝萬壑連根草都不長的黃土高原也重新穿上了綠衣。

所以永遠都不要小瞧大自然的自我恢復能力——人類無法毀滅地球,只能毀滅自己。

這些道理是無法給李世民和李承干他們說的,以他們接受的教育是無法理解這些東西的。

所以沒必要和他講什麼植樹造林,直接告訴他六胡州的人太多,要需遷走一部分就可以了。

果不其然,當他換了個說辭之後李世民的態度馬上就變了:“你說的事情當地官吏已經上奏過許多次了。”

“只是他們沒有直接說當地人口太多,而是說那裡頻頻發生牧民爭奪草場,牧民反對農夫墾荒的事情。”

“我想應當就是人太多了造成土地不足引起的。”

岳山道:“前些年朝廷確實有點急於求成了,往那一片地方遷徙了太多游牧部落。”

李世民有些尷尬,這事兒都是他拍板做的啊。

突厥人投降了?遷過去。

薛延陀的人投降了?遷過去。

又有部落投降了?遷過去。

再加上從中原遷徙過去的漢人,丹丸大的地方居然安置了百多萬人,不出問題才怪。

“那不是一時權宜之計嗎。”

岳山也知道怎麼回事兒,不好讓太打李世民的臉,就順着他的話道:“我明白,當時以安撫為主朝廷也沒有太多選擇。”

“還好經過十幾年的同化,很多游牧部落已經放棄游牧改為種田,生活習慣也已經改成了大唐的方式。

“可以把這一部分人遷走,騰出一些空間減輕六胡州的環境壓力,也能給諸侯國充實人口。”

李世民道:“就從六胡州遷人吧,再從其他地方遷走一些應當就能把諸侯國的架子先搭起來起來了。”

……

“還有一件事情,關於免稅特權的。”這件事情敲定後,岳山又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你想動?太早了點。”李世民反對道。

“我沒準備去動既得利益者的特權,而是限制新生官吏的特權。現在參加科舉只要中舉就會擁有免除徭役和免稅的特權。”岳山解釋道:

“現在每年中舉者數百人,長此以往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又會形成一個新的特權階級,等他們漸漸坐大,朝廷在想收回就難了。”

李世民頷首道:“是這個道理,你有什麼辦法?”

岳山道:“免稅特權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對家有良田萬頃的高門大戶來說每年免除的稅收都夠他們一輩子的俸祿了。”

“可對於那些平民出身的官吏來說,免稅太雞肋了,更多的就是個榮譽。”

“現在越來越多的平民子弟通過科舉做官,這些人家裡本無多少資產。對他們來說,免稅遠不如實實在在的薪酬更有誘惑力。”

“我們可以鼓動這些平民出身的官吏上書,請求取消免稅特權提高薪酬,我相信會有不少人願意的。”

“到時候話題一旦炒作起來,朝廷就有了施展的空間。當然了,免除徭役的特權還是要保留的。”

李世民不以為然的道:“你想的太過於簡單了,只怕大多數官吏都會奮起反抗的。靠這些平民出身的官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岳山道:“他們自然會反抗,平民出身的官吏也肯定不是高門大戶的對手,但別忘了權貴階層。”

李世民不解的道:“這和權貴有什麼關係?”

岳山道:“關係大了。權貴將來都是要封國的,而一旦有了封國就會被取消所有特權,他們的商品想到大唐來販賣就要繳納高額的賦稅。”

“而那些沒有資格封國的高門大戶則不一樣,他們擁有免稅特權,不用交稅他們的商品成本就更低廉。”

“他們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和諸侯國的商品搶佔市場,到時候諸侯王的東西就賣不去了。”

“只要我們把這一點挑明,您說那些有資格獲得封國的權貴會怎麼做?”

李世民激動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好你個岳山,才幾天沒見就變的這麼陰損了。以後這種事情不要在和我說了,我什麼都不知道。”

岳山:“……”

那群剛剛獲得封國的諸侯王都快要急瘋了,做夢說的夢話都是‘人、人、人’。

平時在他們眼裡就是草芥的百姓全成了寶貝,哪怕是路邊的乞丐說要去他們的封國,他們都舉雙手雙腳歡迎。

然而,縱使他們開出了各種各樣的優厚條件,願意去的人都不多。

就在這時朝廷突然下旨,號召高門大戶釋放奴僕。這次的措詞比較強硬,如果奴僕自願離開主家不得阻攔。

一開始大家都沒當回事兒,朝廷每年都會下這樣的詔書,卵用沒有。誰會主動釋放奴僕?哪家的奴僕敢主動提出離開?活膩了嗎?

此時還沒有人意識到朝廷的真實意圖,直到李承干邀請那幾位封國的親兄弟吃了頓飯。

這些親王像是發瘋了一般去夠大那些高門大戶的奴僕,只要願意跟着走的,許諾給他們平民的身份,幫他們贖身……

他們不光是自己做,還敲鑼打鼓的四處宣揚這件事情。甚至有些過分的,打聽清楚哪家的奴僕較多,直接把招募的隊伍放在人家大門口了。

然後那些高門大戶就發現,自家的奴僕心裡長了毛一般坐立不安,很快一份份贖身的文書就放在了他們的面前。

他們自然不願意簽,然後諸侯王就帶着官府的人來堵門了。朝廷有令自願離開的不得阻撓,你想抗旨?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朝廷的那道旨意實乃‘包藏禍心’,但已經晚了。

不過第一批獲得封國的諸侯王的數量畢竟還是太少,強人大戰只發生在局部地區。

其他地方的高門大戶聽到之後都是當笑話來看的,甚至還不乏幸災樂禍的。

直到太子李承干一次‘說漏嘴’,三個月後會公布第二批封國名單。

這一次的涵蓋範圍更廣,侯爵以上除非擔任要職,基本上都在封賞行列之內。

這個消息一出猶如火上澆油,所有自認為能獲得封國的權貴都加入了這次搶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