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王堂三人越是了解書院就越是喜歡這裡,對創建了這一切的岳山更是佩服不已。

尤其是王堂,讀過格物學簡介之後才知道,原來這門學問並不是簡單的工匠技術,而是如此的深奧如此的精彩。

萬物之理、萬物變化、生物學科……都是以前他無法想象的知識體系。

對格物研究越深他就越沉迷其中,如果說之前他只是為了研究抽水機才動了學格物的心思,那現在就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上了這門學問。

之後他又找出了物理、化學、生物三門科學的入門書籍,如飢似渴的學習上面的知識。

對此廉生虹和李路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他們也才剛認識不久,有些話不適合說。

不過在了解到格物學一樣可以去博物院做官之後,他們放下了心中的擔憂。想研究就去研究吧,大不了將來考博物院的官身。

但三人似乎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格物院豈是說去就能去的?

一周後新一期的渭水學報發表,二十多萬份報紙隨着商船運往全國各地,同時起運的還有岳山的新書。

《學派的興亡》?

作為書院的學生,王堂三人近水樓台先得月,提前一步買到了這本書。

岳山正在寫一本新書,這個消息兩三年前就已經傳揚出去,成為讀書人最關心的事情,連遠在他方的王堂、廉生虹都知道。

拖了這麼多年終於發表,他們自然第一時間就買回來拜讀。

結果越看越是驚訝,看到一半就冷汗直流再也不敢繼續往下讀。

“這……這……院長真本書也太……太……”他想說太扯淡了,只是‘太’了半天也沒敢把話說出來。

“文學界又要亂了。”李路道。

“何止,搞不好天下都要亂了。”王堂驚恐的道。

“那你覺得院長說的對嗎?”李路忽然問道。

“怎麼可能?這完全就是胡……胡……”廉生虹猶如被踩了尾巴,跳起來反駁,不過‘扯’始終沒敢出口。

“你想說什麼。”王堂警惕的看着他道。

李路搖搖頭道:“你們心中成見太深,自己好好想想吧。”

這一刻廉生虹和王堂覺得這個剛認識的小老弟好陌生,但不知道為什麼,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那本書上的內容。

晚上,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覺,一閉眼睛出現的都是那本書的影子。

兩人同時從床上坐起,相互看了一眼什麼話都沒說,默默的起身重新拿起那部書接着往下看。

不只是他們兩個人,此時天下間正有無數的人和他們懷着同樣的心思。

對《學派的興亡》視為歪理邪說,但又深深的被它提出的觀點所吸引,欲罷不能。

王績也在接着燈火翻閱這本書。

他是這部書的第二個讀者——至於第一個,自然是李麗質。

看完這部書之後他沉默了許久,也猶豫了許久,他不知道該支持岳山發表這部書,還是繼續把這部書藏起來。

他猜到了這部書的內容會驚世駭俗,但沒想到會如此的具有顛覆性。可以說,對原本百家爭鳴學派紛爭進行了根本上的顛覆。

這本書一旦發表,不是新學派分裂這麼簡單,而是挖個坑把新學和古學派一起給埋了,然後在它們的墳墓上重新建立一個學說。

搞不好是會被群起而攻之,身敗名裂的。

但思考過後他還是決定同意發表,因為他覺得這部書寫的是正確的。

之後他就暫時放下了正在編寫的《德道經注》,仔細研讀這部書。讀了一遍又一遍,這已經是第七遍了,可每讀一遍還是覺得有大收穫。

“師父,您該休息了。”歐陽通過來催促道。

“時間還早,我再看一會兒。”王績說道。

“不行,您睡眠本來就不好,再晚睡就更睡不好了。”歐陽通並沒有退讓,堅持道。

“你這孩子,敢忤逆師命嗎?”王績氣道。

歐陽通一點都不害怕,笑道:“院長說了,您要是不按時休息他就把你的書全給拉走,讓你十天半個月都看不到。”

“我看你們誰敢。”王績大聲道。

“師父您就彆氣了,氣大傷身,到時候吃藥受罪的還是您自己。”歐陽通走過去把他手上的書合起來道。

王績雖然表面很氣,心中卻很受用,假裝不樂意實際上手已經離開了書本,然後被歐陽通攙着站起來。

走了兩步之後突然嘆道:“翠嵐的新書你看了吧,有什麼敢想?”

歐陽通想了一下說道:“敢想嗎?果然不愧是院長,除了他沒人敢這麼寫。”

王績道:“不是不敢,是想不到啊。神仙子弟,神仙子弟,呵呵……所思所想果然都和我們不一樣啊。”

“我們還在研究聖人的思想,他已經開始研究聖人為什麼會這麼想了。”

曲阜縣公府。

白髮蒼蒼的孔穎達也在翻閱着這本書,從書角的摺疊程度就能看出他不是第一遍翻看了。

而他對這部書的態度就更加複雜了,身為孔子的嫡系子孫自然不想看到祖先的聲譽和學說受到一點點的質疑。

然而身為一帶大家,他也更清楚自己應該堅持什麼。

而且這部書雖然取消了孔子身上的一些神秘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更襯託了他個人的偉大。

因為在這部書里岳山對儒家學說誕生的基礎進行了另類的解答:

孔子出身士大夫階層,他的思想是基於周朝士大夫禮儀制定的,代表的是士大夫階級。這對儒家和孔子的思想來說都堪稱是一種貶低。

但同時岳山又肯定了孔子的成就,甚至狠狠的鼓吹了孔子。

雖然孔子是在士大夫禮儀的基礎上創立了儒家學說,但並不是照搬的,而是做出了突破。

比如有教無類向天下人傳授學問,正式打破了貴族對知識的壟斷,讓黔首也能學習知識改變命運。

他的學問不再是繼承周公或者某個人,而是根據自己的所學、所經歷、所思總結出來的,完全是他個人的成就。

不只是對孔子,岳山在這本書里對百家思想都做了全新的顛覆性的解讀。

隨着人口增多土地開發,周朝的宗法制度已經無法統治天下,整個國家四分五裂互相爭戰。

就形成了《莊子·盜跖》中所言的‘自是之後,以強凌弱,以眾爆寡’的局面。

面對諸侯混戰造成的深重災難,產生了兩種思潮:入世和出世。

儒家和道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最先提出完整的成體系思想的就是老子和孔子兩人,其他的百家思想都是在他們的基礎上產生的。

老子也是士大夫出身,掌管周朝的圖書館,閱讀量非常豐富。他認為現在的混亂就是周朝制度引起的,所以主張恢復更早時期的制度。

再結合出世的思想創建了道家學派。

孔子是士大夫,更希望恢復西周制度,在此基礎上結合入世思想進行改良創建了儒家制度。

從這一點上來說,雖然取消了老子和孔子兩個人身上的‘天命感’,但也更凸顯出兩人的偉大。

面對亂世別人還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尋找出路,並且提出了完整的思想體系。

這比所謂的‘天命’更加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