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李蕁昆的到來,一眾將領紛紛行禮。

“三萬新軍第一序列依託城牆,二十四重磅炮和二十門火炮全都給我搬上牆垛,其餘士兵負責裝填彈藥,突火槍、火統全都給我備好了!”

“是!”

隨着臧霸等一眾將領大喝一聲,整個城關都迅速運作起來。

抬炮的抬炮,上膛的上膛,搬彈藥箱的搬彈藥箱,上弩的上弩,搬運石塊的搬運石塊…………

雖然火器的出現,已經開始把軍隊主力部隊漸漸向“輕裝簡從”進行轉移,但是由於火器的射速並沒有能夠完全碾壓冷兵器和大規模集團軍作戰。

所以,雖然弓箭開始大規模淘汰了,但是類似於十字弩、手弩還有非力大者不能使用的大黃弩等,仍然活躍在攻堅戰、防禦戰、地形作戰等等領域。

而由於火器聲音較大,精準度仍然差強人意的情況下,在李蕁昆麾下的由數百頂尖木匠的科研團隊,在李蕁昆的**下,開發出了好幾種讓李蕁昆大開眼界的弓弩。

比如……諸葛弩!一弩十矢俱發!

由於異族數量龐大且悍不畏死,導致的遠程消耗需求,在李蕁昆的授意下,弩得以持續發展,為了壓制半人馬騎兵,以及守隘塞口,遂在前代連弩的基礎上發明製作了元戎弩,即諸葛弩。

巧的是,這個種類的弓弩首席研發人,也行諸葛……

歷史,總是那麼驚人的相似,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連發弩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即雙矢並射連發弩,故元戎弩並非最早連弩,據《三國志》記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

但諸葛弩威力小,射程短,為了彌補這種缺陷,常在箭簇之上,塗以劇毒,在據守險隘塞口,輪番射擊,方能發揮威力,故被認為是守營利器。

另外一大神奇,就是神臂弩!三百步外貫穿鐵甲!

如今,可謂是弩箭製造技術的巔峰時代,其中神臂弩是單兵弓弩中威力最大的弩,由李華的人發明,其射程遠達三百四十餘步,威力巨大。

李蕁昆知道後,當即決定將其量產,用以裝備軍隊,遂成為李軍弩手的制式標準兵器。

最後就是守城利器,三弓床弩!一槍三劍箭!

這是一種大型重弩的巔峰之作,弩炮上裝三張弓,兩正一反,須靠至少三十人轉動輪軸方可拉開,其威力可想而知。

為射程最遠的遠程武器,若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城牆,供攻城兵士兵此攀爬而上。

“嗯,到是有種長城那個爛片的感覺……”

李蕁昆站在最高點,看着里三層外三層,如同銅牆鐵壁的城關,一下子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電影。

那個電影叫《長城》,是軍隊依託長城,抵抗異族“饕鬄”這個怪物的故事。

李蕁昆覺得,他和那個故事挺像的,電影抵抗綠油油的“饕鬄”,他李蕁昆抵抗綠油油的血精靈。

因為我們生活里沒有禮拜天去教堂,很容易就把人高馬大的騎士當成聖騎士了。

暴風城守衛都是騎士,但是聖騎士是神父類型的角色,他們屬於兩個部門。

在打仗的時候,教會的人一般都在醫療帳篷里救人,因為神職的本意是自己拿刀扎自己,來贖罪別人的不良行為。

用自我犧牲感動世人,所以不會在非聖戰的情況下殺人,更當不了普通士兵,因為傷人是罪惡的。

李蕁昆看着數量不多,二十來萬人的血精靈血騎士,再看看自己高大的城牆和已經換上了金屬的城門,對於半獸人薩滿祭祀那種暴力破門的招式也不是太虛了。

而讓李蕁昆比較關注的,則是那一支一萬規模左右的血精靈遊騎兵。

他們,也叫做遠行者,是血精靈騎兵中的精英部隊,數量雖小,但是武藝超群,遠行者的成員們無論在精神、心智還是身體上,都要堅強於其它血精靈。

這個組織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巨魔之戰的時候,一些零散的高等精靈戰士偶然地聚集在一起,一同攜手保衛奎爾薩拉斯。

在大約五百年前,一批情況相似的高等精靈鬥士開始組建,並正式把這個組織命名為“遠行者”。

他們的使命就是保衛遙遠的奎爾薩拉斯邊疆,以及保護整個艾澤拉斯上高等精靈們的利益。

而遠行者的最高指揮官則被授予了一個唯一的頭銜,那就是銀月城遊俠上將。

隨着時間的流逝,遠行者們的注意力也在變遷。

後來的遠行者們,通常不再遠離家園,他們正試圖收復奎爾薩拉斯的南部那塊曾經被瘟疫嚴重摧殘的疆土,而最南端的區域已經被天災所佔領。

另外遠行者們也在保衛着整個永歌森林,這裡位於奎爾薩拉斯的東部,並且隨時面臨著盤踞在祖阿曼里的阿曼尼巨魔的威脅。

公眾對遠行者們表以無比的尊重與敬仰,因此長久以來遠行者們一直被視為是最英勇、最榮耀的精靈。

事實上,這是對他們的長期無私奉獻的一種回報。

然而,自從天災軍團在奎爾薩拉斯發動的血腥屠戮後,遠行者們喪失了一些樂觀精神和信心。

雖然如此,他們毅然堅持着作為血精靈王國的護衛者。

或許,是得益與他們與這片土地的聯繫,遠行者的成員們無論在精神、心智還是身體上,都要堅強於其它血精靈。

他們清楚他們使命中最重要的一項,那就是找出並消滅一切惡魔。

他們最主要的注意力仍是在奎爾薩拉斯的本土上,但是有時他們也會偶爾出征遠方,朝那些他們認為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事業的地方而主動出擊。

如今,他們跟隨着哈杜倫·明翼站在了這個“高聳入雲”的人族城關前,他們的目標,就是攻破這座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