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眼見夏侯惇部進攻山谷,數百騎卒更加拚命放箭,輕飄飄的竹箭宛如紛飛的細雨,不斷地擊打在鐵甲軍厚重的鎧甲上。

然並卵,箭雨雖然密集,但卻始終無法破甲,只有寥寥幾個不走運的士兵被射中了手背、面頰等無遮擋之處,但也並不致命。

很快,李軍步卒便衝到敵軍陣前,襲擾的區區擊敗騎卒,無不心驚膽戰,當下棄了旗幟兵器,紛紛掉頭沿山谷後面的小路逃跑了。

夏侯惇見狀哈哈大笑,對左右道:“孫河以此等兵馬看守如此險地,其用兵也不過如此!”

子卿道:“夏侯將軍切莫小看孫河!只不過孫河兵少,想要分兵佔據所有險要之地,難免有些顧不過來而已。

卻並非孫河不會用兵,要不然,何以讓劉表手下眾將等人屢屢敗於其手?”

前年孫策派大軍復仇,今年就和劉表哥倆好,也是夠夠的了。

夏侯惇聞言點了點頭,當下揮軍進入谷內駐紮,只在谷口設置了營壘,安排了數百士兵警戒。

又分派了一千兵馬佔住谷後的小路,以防被那於孫河一起的周瑜前後堵截。

安下了營寨,夏侯惇甚為滿意,於是伏案寫了表文,將今日行軍作戰的情況報告給李蕁昆,並請李蕁昆儘快增調援軍前來。

且說孫河得知夏侯惇進入了口川穀,心下大喜,急忙來問周瑜道:“夏侯惇之軍果然去了口川紮營,如今是否可以發動水攻之計了?”

周瑜道:“南陽、南鄉如今都在李蕁昆軍管轄之下,我軍難以深入,蓄水之事一向都是黃承彥老先生主掌的,將軍可尋黃老先生詢問一下。”

話未說完,就聽轅門守軍來報:“營外有一人,黑巾門面,說是軍師故人,前來求見。”

周瑜道:“此必是黃承彥先生到了。”

當下周瑜親自出營將黃承彥迎了進來,雙方見禮完畢,劉賢問道:“黃老先生,夏侯惇已入口川,何時可以發動水攻之計?”

黃承彥道:“我已準備了九江,隨時可以淹沒口川,只是目前谷中只有夏侯惇一軍萬人,若是發動,僅只淹沒這一軍,卻是有些可惜。”

孫河訝道:“黃老先生的意思是?再等等?待李軍援兵聚齊之後,再將之一舉全殲?可是李蕁昆善於用兵,其麾下謀臣極多,倘若遷延時日,讓李蕁昆看破我計,傳令叫夏侯惇移營,我軍所有謀劃,豈不都將落空?”

黃承彥笑道:“李蕁昆主力大軍從廣陵南下,此時應該剛剛過了一處縣城,信使往來,至少也要五日。

而據我所知,此時李蕁昆從徐之地徵調的兵馬,合共三萬人,已經到了新野,三日之後便可趕到川口。

我們只需再等待三日,待這些兵馬與夏侯惇會合,再一舉發動,便可憑空多殲滅萬餘李軍。”

孫河聞言,想了想,道:“既如此,便依黃老先生之計吧。

只是老先生,我有一事不明,方今正是枯水期,大江下游,除了築水之外,其餘稍大的支流都在李軍治下,你蓄的水都在哪裡?”

黃承彥笑了笑,道:“又不是要水淹九江、廣陵這樣的城池。

只是淹沒一個山谷,何須從大江之上蓄水?孫將軍且莫心急,總之到時候必能有水淹沒夏侯惇營寨就是了。”

孫河點了點頭,道:“黃老先生辦事,我自然是放心的。那就這麼說定了,三日後,我們水淹夏侯惇。”

黃承彥笑着取出地圖,指點了幾個方位,對孫河道:“到時候將軍可預先將兵馬如此布置,準保叫夏侯惇二萬兵馬片甲不留。”

孫河仔細記下,周瑜這才與黃承彥笑談作別。

此後兩日,孫河分派黃忠、關平輪流去口川挑戰,夏侯惇也都出寨迎戰,雙方連鬥了兩日,黃忠與夏侯惇斗到一百回合,僅只略微佔了丁點上風。

而關平則稍弱一線,卻也能支撐上五十回合,全身而退。

到了第三日,黃忠、關平又去挑戰,忽見李軍援兵從北方源源不斷而來,黃忠、關平急忙領兵退回。

夏侯惇追了一陣,得勝回寨,當下接見新來之軍,卻是從許褚手下調來前往廬江的兵馬,共有兩部,合共五千人。

領兵將校分別是許褚手下校尉蔡浩和許褚手下校尉左琨。

此二人乃是李軍中的新將,最近與夏侯惇熟識,當下夏侯惇傳令設宴,為眾將接風,酒過三巡,將軍蔡浩對夏侯惇道:“我觀將軍所立營寨,谷口險峻,谷內平坦寬大,兩邊都是密林,谷後又有小路可通,極為堅固,只有一樣不好!”

夏侯惇問道:“何處不好?”

蔡浩道:“地勢太低,恐有水患!”

夏侯惇大笑道:“蔡將軍多慮了!方今正是枯水季節,並無霖雨。且大江皆在我軍、劉表、袁術轄下,那孫河也無法去攔河築壩。故而營寨雖在低處,卻並無水淹之患,等到一兩月後,春水到來,我軍早破孫河多時了。”

蔡浩和左琨二人聞言拜服,於是眾人放心飲宴,直至二更方才散去。

不知過了多久,熟睡中的夏侯惇突然被一陣震天動地的嘶吼聲驚醒,只覺着營寨之中地動山搖,當下急忙起身出帳,卻見滿營士兵盡皆驚醒。

夏侯惇初時還以為是地震,及時感覺營寨持續抖動,而山谷之後嘶吼之聲越來越大,這才察覺不妙,大喝道:“是山洪爆發,全軍將士,立刻出營,往高處躲避!”

說著,夏侯惇來不及穿甲,只帶着隨身佩劍、長槍,便即急急忙忙出營,往山谷兩側的高處爬去。

不過片刻,山洪從谷後奔騰而下,一舉將山谷內的所有營寨柵欄等物全部沖毀。

兩萬曹軍,數千戰馬,盡皆被洶湧咆哮的洪水淹沒,一時人慘叫,馬悲鳴,場面十分慘烈悲愴。

夏侯惇看得目眥欲裂,痛苦萬分,而此時的孫河領兵站在高處,聽着那山洪爆發的地動山搖之聲,也自變色,問旁邊的黃承彥道:“黃老先生,你到底蓄積了多少水?”

黃承彥笑道:“我家在大江廣有田地,前幾個月我親自去尋縣令,稟明欲要修築灌溉水利,以便來年蓄水耕種。

此乃善政,縣令自然欣然應允!於是我在口川北面的高處一連修建了九個水池,長寬皆略有百步,引山泉蓄水,水深皆有五六尺。

又開挖溝渠,明着連通至田畝之中,實則隨時可以挖開堤壩溝渠,放水沖入口川。”

孫河與周瑜聞言,默默算了算,長寬百步,也就是各一百五十米,水深五六尺,也就是一米二左右,九個這樣的水池,蓄水量足有二十三萬立方!

這麼多水,一舉灌入山谷之中,奔騰而下,又被狹窄的谷口阻攔,細算起來,至少需要一刻鐘才能流盡。

而人能在水中憋氣多久?平均不過一分鐘!

當下孫河命令在大江上的黃權、李習、劉著水軍全力搜索被水沖走的李軍士兵軍械。

又命張嶷、張翼所部分散開來,在陸上搜查活口。

隨後傳令早已準備的黃忠去堵截口川之後,顧勇則領兵在谷口列陣,只等洪水退去,便進谷擒拿殘存的李軍。

如此過了一刻,洪水已經漸漸退去,衝擊力不再那麼巨大了,當下孫河命令眾軍前後堵截,點起火把進入山谷,搜查在洪水中受傷的李軍士卒。

直至天明,眾軍先後傳回戰報,各有擒獲,只未抓到夏侯惇。

劉賢聞訊,即率領三衛親兵進入山谷,親自搜尋夏侯惇的蹤跡。卻見谷口處原本李軍建設營壘的位置,因谷口較窄,又有鹿角木柵等障礙物,因此李軍被水淹死者大多遺屍在此,人馬屍體堆積,層層疊疊,入目處,只覺滿眼都是死屍,令人觸目驚心。

孫河快步離了谷口,這才覺得舒服點了,當下命護衛四處搜索,狼衛則隨身護衛着繼續往谷內而去。

不多時,就聽左側山林之中傳來一陣喊殺聲,孫河急忙領兵前往一看,卻是黃忠領兵圍住了一隊李軍,正在一邊圍攻,一邊勸降。

那李軍領兵的將領卻拚死抵抗,一邊怒罵黃忠,一邊開弓射箭,阻攔黃忠麾下士卒前進。

黃忠大怒,當下收了長刀,取出寶弓,張弓搭箭,照準敵將怒射,箭到處,正中敵將咽喉,登時氣絕。

就聽曹軍紛紛驚慌失措地呼喊着:“夏侯將軍!”隨後又四散逃跑。

黃忠分兵圍堵,很快將這一夥數百人的曹軍迫降了。

孫河見狀,當即走了過去,審問俘虜道:“剛剛被黃老將軍射死的敵將是誰?”

俘虜中一名將領答道:“是夏侯惇將軍的族弟,夏侯廉將軍!”

劉賢聞言,轉頭看着那人,問道:“你又是誰?”

那人道:“我是夏侯惇將軍帳下騎都尉任皓!”

校都尉么?劉賢看着任皓點了點頭,隨即問道:“我問你,夏侯惇去了哪裡?”

任皓道:“昨夜突發大水,夏侯惇將軍與嚮導官宗子卿一起爬上了右側的山嶺,今早還有傳令兵傳來夏侯惇將軍的命令,叫各軍分散突圍,自行往新野會合。

至於夏侯惇將軍究竟在哪裡,我卻委實不知。”

去九江外圍會合?這麼說夏侯惇多半是見勢不妙,帶着嚮導先行翻山越嶺撤走了!思及此,孫河急忙傳令在谷外的張翼、張嶷領兵往北追擊,希望能捉住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