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這盧公乃是涿郡之人,當年盧公蒙難被貶斥之時,也是回到了家鄉涿郡教導子弟。

等到天下有變,盧公歸鄉之後身體一直有所不好,那盧家...自然也是在涿郡之中啊...”

韓觀雖然不明白這趙雲怎麼就突然變得如此激動了起來。

不過卻還是立刻解釋了起來,不過看着那趙雲再次陷入沉思的模樣,他也是跟着繼續說了下去。

“不過說起來,這盧公的家風也是森嚴。

當年盧公因為那閹宦之妄言從而有了牢獄之災,之後雖然得到了那皇甫嵩將軍的拚死營救這才免於一死。

但之後又因為直言敢諫從而觸怒了那國賊董卓,被罷免一切官職之後。

便直接隱居在了那上谷軍都山之中。

原本以為盧公就會在那上谷軍都山教導山民最終老死於山林之間。

未曾想到這樹欲靜而風不止,那袁紹在起兵之後聽聞了盧公的消息,專門前去邀請,以大漢國之大義相誘惑威脅。

這才讓那盧公出山為他軍師。

可那袁紹想要的並非是盧公本事,而是盧公之名望。

一來二去之間非但沒有讓盧公得以施展所長,反倒是讓他疲於奔命最後死於軍旅之中。

這下場可謂是相當凄涼了.....”

那韓觀說到這裡的時候也是忍不住的嘆息了一聲,似乎是在為那盧植的悲慘一生而感覺到了幾分憂傷。

同時這些話也是讓那趙雲忍不住嘆息了起來。

同樣是作

為將領,這趙雲其實對於那盧植還是非常有好感的。

哪怕曾經盧植“效忠”於袁本初,而他則是效力於公孫瓚,雙方算是敵人那也是一樣。

盧植的曾經過往,他的名聲德行,他的一切...足以感動任何一個心存良知的將領。

畢竟相比較於那動輒屠城,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皇甫嵩。

這位左中郎將是真的心懷天下,心懷百姓...這種人對於趙雲來說是有着很大的誘惑的。

趙雲的心中,也未曾沒有一抹遺憾,他未曾能夠早早來到這盧植的身邊,聆聽他的教誨。

若是能夠被盧植教導,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幸運之事吧!

一聲嘆息之後,這趙雲也是再次看向了面前的韓觀,示意他繼續說道。

說說那接下來的事情,這盧植死了之後....盧家的情況。

“盧公當年去世之後,因為身世清白,一生淡泊名利,去世時也僅着一件單衣可謂是頗為寒酸的。

而因為這盧公當年投入袁紹麾下的緣故,導致了這幽州之地在公孫瓚的帶領下,對盧家也是頗為不友好。

哪怕是那公孫瓚顧念自己曾經的那師徒之情,未曾刻意為之。

可是這下面的人....”

“哎~”此時那趙雲也是忍不住又一次嘆息了起來,曾經身為公孫瓚麾下親將的他,如何能夠不知道這公孫瓚麾下的情況。

那些人雖然驍勇善戰,不少人對於那位公孫將軍也是忠心耿耿。

但是他們做事情...也實在是太沒有....當初劫掠地方,也未嘗不是他們下手過於兇狠的緣故。

如今聽到了這韓觀的話,這趙雲自然也是能夠想到那盧家在盧植去世之後,袁紹對其後人不管不顧之後。

他們所受到的脅迫和威逼....

而這些,就算是趙雲再生氣,他也知道似乎不能怪哉公孫瓚的頭上。

當然...趙雲也不知道這應該怪誰,難不成...怪這混亂的世道?

“子龍將軍倒也不用過於擔心,剛剛老夫曾說這盧公的家風甚嚴,也是如此。

這盧家當年那段時日是不好過的。

而盧公的長子又是一個不會做事的,長子和次子非但沒有將盧家的大梁挑起來。

相反,在盧公去世之後,他們也接連死在了戰亂之中,只留下了孤兒寡母和一個殘破的家族在艱難維持。

所有人都以為這盧家日後定然是落寞了。

但讓我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那盧公年僅十歲的幼子盧毓卻是站了出來。

十歲...十歲啊!”

此時韓觀說到這裡是真的忍不住驚嘆起來,似乎現在他想起這件事情都是忍不住驚嘆的。

“這盧毓當年不過十來歲的年紀,不但沒有因為先後喪父失兄而感覺到驚恐莫名。

反倒是在十歲的時候就將這盧家挑了起來。

一手照顧着那家裡面的一對孤兒寡母,不讓他們被外人欺凌。

之後還不忘求學,雖然沒有出仕地方

也沒有任何人為他舉薦。

但仍然以才學快速博取了不小的名望,讓那些人不能再對他和他的家族隨意出手。

做好了這一切之後,那i小小的盧毓更是在這亂世和飢荒之中變賣家產營救鄉里,讓那鄉里為其庇護。

徹底穩定住了這盧家的人心,保住了盧家的根脈!

這些年他盧毓在這盧家也是....”

“他這孩子,真是受苦了!”此時這趙雲直接冷聲說了一句,“幽州的情況本將也有所了解。

當年就連那大司馬都無力維持幽州的繁榮,讓着幽州的民生一落千丈。

加上公孫將軍連年征戰,麾下的將士也有劫掠地方的事情。

這百姓可謂是生活的非常凄涼。

盧公去世之後,這盧家在這幽州宛若一塊鮮美的肥肉一般。

以幽州的那些人的性格,恐怕哪個都想要上去咬一口。

他能夠維持住盧家不徹底衰敗滅亡,這小子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至於出仕.....”

趙雲說到這裡也是不好在繼續說下去了。

畢竟趙雲也曾經是公孫瓚的麾下,有些事情他也不好繼續說下去的。

畢竟....公孫瓚還是盧公的弟子,但盧公最後成為了袁紹的軍師,以公孫瓚那睚眥必報的性格來說。

他沒有直接出手,已經是非常顧念盧公和他的師徒情分了。

畢竟人家的老師也不是只有一個盧公,而且人家起來也不是靠着盧公,這點情分....着實是不多的!

“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