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劉備是個什麼人,那是個仁義的人。

也就是他的仁義才讓他能夠走到這一步。

也就是因為他的這些性格和過往,才能夠讓劉璋那麼的信任他,並且將他進入益州之地。

而劉備,無疑是讓劉璋失望了,讓他後悔了。

劉璋恐怕做夢都沒想到,這個仁義了一輩子的人,唯一一次不仁義,竟然會是對待自己這個t同宗之人。

而劉璋沒有想到,劉備自己也沒有想到。

劉協記得...當年在爭奪益州的事情上面,這龐統和劉備是有過很嚴重的分歧的。

龐統的意思很明顯,荊州已經打殘了,沒有辦法繼續折騰下去了,如果繼續留在荊州的話。

那麼甚至都不需要曹孟德再次前來。

就連他自己都保不住自己了,必須要拿下益州來繼續穩定下來。

如果不好意思,咱們借調一下益州也不是不行的!

這種臭不要臉的說法,劉備當然很清楚這是什麼意思,也很明白這是龐統他們想要做什麼。

但是劉備沒有同意,這種時候他也不可能同意這種事情的。

他的意思也同樣很明白,他劉備能夠走到這一步靠的就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

他與曹操勢不兩立,所以曹操怎麼做他一定背道而馳,只有這樣他就能夠不斷聚攏更多的人才在身邊。

他相信這麼做也一定能夠成功的!

還別說,在奪取半個荊州之前這還真未必是讓他自己能夠說服自己的,但是當他在荊州

開始微微崛起的時候,這似乎還這能夠成事。

如果他的年紀...不是那麼大!

所以說劉備沒有同意龐統的這個說法,因為很明顯龐統說的這個事兒吧,他不但不仁義,而且和自己的人設他也不相符啊。

換做是劉協,恐怕劉協也不會同意。

這有點太難以接受了....

但是龐統不同,他仍然沒有放棄,而且還真的給了劉備一個合適的理由。

他說得非常清楚,仁義是道,但是不能知道而道又不全...

嗯,這話劉協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是有些不明白的,他沒懂這是什麼意思,甚至為此還專門問過趙彥和賈詡這等真正的智謀之士。

但是他們要麼說的就是更加的玄乎了,要麼就是賈詡這種笑而不語,什麼都不說。

只能讓自己一次次去猜測,去推斷,最後他在前些年終於明白了。

說得更加的形容一些,諸葛亮也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他的很多理論都非常的成功,甚至會在後世被使用,被人們奉為經典。

但是很不幸,他的法家寒門這些東西,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太超前了。

所以前期他失敗了!

他的意思很簡單,強者吃掉弱者,明智之人吞併了那些愚昧之人,這都是正常的,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便是這個道理。

仁義是一條道路,但是他這條道路並不是一條完全的道路,他有着致命的缺憾,如果不能將這條道路彌補。

那麼註定不能成

功的。

而將仁義的道路彌補,那就是要讓自己能夠接受自己本身的不完美。

或者說,適當的降低自己的底線....

因此,龐統便給出來了劉備一個想法,等到這件事情真正做成了,然後他們可以供奉劉璋讓他享福就算了。

保證不會傷害他的性命,他在益州也是作威作福,還有和下面的人鬥智斗勇。

自己想要享福都沒有太多的時間。

咱們拿下了他的益州,這樣他就可以專心享受了,剩下的事情什麼都不用管了。

這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啊。

如果咱們日後再得到了巴蜀之地後,利用巴蜀之地將整個天下也奪取了,那麼咱們可以將巴蜀之地再封賞給他。

這樣他不就還是這巴蜀之地的主人么?

到時候,咱們也算是將巴蜀之地還給他了,並沒有占他的便宜啊。

這話說得,劉協都不想多說什麼了,只能說....真他娘的有道理!

而且龐統還舉了劉琮的例子,你看看這荊州,這有時候你自己不搶他自己也守不住啊,到時候沒準就送到誰手裡了。

你看看劉琮,當初你自己不去攻打他,可是最後這荊州還是劉琮還是劉表家的么?

這很明顯不是啊!

這些話能不能夠打動劉備,劉協並不清楚,但他覺得應該是可以的吧。

因為劉協也很清楚,劉備是真的有雄心壯志的,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

否則他在見到諸葛亮聽到他那種合縱連橫的

策略的時候,就該直接抽出寶劍將這個滿嘴胡說八道的傢伙給突突了。

畢竟這件事情別人不清楚也就罷了,他龐統不可能不知道。

他和諸葛亮齊名又是好友,諸葛亮有什麼本事他當然清楚,諸葛亮靠着什麼走到了這個地步他也很清楚。

因此他在歷史上很明確的知道劉備心中是想要這麼做的。

只不過,他勸不動自己,也不能讓自己這麼做。

而龐統讓他做了!

而在龐統之前很多人都勸說過劉備,但是都沒有成功。

因為他們用的是利益,用的是苦口婆心,但是他們都失敗了。

而龐統不然,他知道劉備想要什麼也知道劉備為什麼不要,所以他給了劉備利益。

同時也給了劉備自己心中的道,最重要的是他給了劉備借口!

在得到了龐統的支持之後,那麼後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弄他!

而且龐統說的不錯,即便是現在劉協也要承認他想要得到龐統,因為他看得真的是太透徹了一些。

強者吃掉弱者為什麼是天下大勢,因為當你足夠強了那麼弱者甚至會主動往你的嘴裡面鑽進去的。

這些年無時無刻不在證明着這個道理。

袁本初成為北方霸主,不知道多少人對他暗送秋波。

曹孟德一統北方和中原,那荊州之人差點扛着荊州去找曹操。

就連自己,當年自己什麼都沒有的時候,這天下之人無不想在自己的頭上鬧出來點什麼動靜兒一樣。

可是現在

呢,他的朝廷經常會遇到有才之人的投奔。

西北之地現在就算是自己還沒有真正的動手,但是已經有人主動朝着自己投送橄欖枝。

已經有人主動想要投入朝廷,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身邊,只有劉協的朝廷最為強大。

他們只有這個選擇,竟然如此那麼他們一定要這麼選擇才對。

而劉備也是一樣,在歷史上的劉備當他真正開始佔據荊州,將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那益州上面之後。

張松法正等人就已經準備多時了,而在劉備與曹操之間,張魯的選擇也是同樣如此。

他們都證明了這件事情。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劉協的心中也忍不住在想,自己努力的做一個好皇帝。

自己不去屠殺百姓,不去震懾什麼,不去橫徵暴斂來增加自己的勢力,可是他即便是如此都有那些人的投效。

而曹孟德將這些都坐到了極致,將自己的勢力增長做到了極致,他得到了那麼多的人和勢力去投奔。

他是不是也可以效仿。

只要自己改變一下,只要自己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底線。

天下的百姓反正都這麼痛苦了,他們只不過就是一群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東西的東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