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對於孫權這個人....其實劉協也非常地糾結。

可以說絕大部分的人對於孫權的評價還是非常中肯的,那就是江東鼠輩!

但是同樣也有人用了這麼一句詩來評價他。

“四十帝中功第一,壞陵無主使人愁!”

四十帝王之首,這個名稱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而劉協....其實覺得兩個稱呼都可以!

他並不喜歡江東,尤其是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對於江東這個勢力,對於孫權這個江東之主那就更加的不喜歡了。

如果說之前劉協並不是非常清楚這孫權為什麼名聲這麼差,那麼來到了這個世界之後,他對於孫權的行為也更加的理解不了了。

很多人都曾經懷疑過,這被刺盟友這種事情也不是只有孫權一個人做。

甚至於不說什麼朱元璋和紅巾軍,劉秀與成漢,劉邦和項羽,就算是在這個時代。

袁紹奪冀州那就是妥妥的背刺,曹操和袁紹,曹操和呂布非要說起來的話也同樣可以說是一個道理的。

至於劉備與劉表倒是沒什麼,但是劉備和劉璋這也是有些說道的。

那既然如此,為何就那孫權和呂蒙要遺臭萬年?

之前的劉協尚且還沒有多想,但是來到了這個世界之後,其實劉協就特別想要問一問孫權是怎麼一個腦迴路能夠想到要弄掉荊州的!

劉協必須要承認自己雖然喜歡蜀漢的忠義和浪漫,但並不是一個蜀粉。

可是劉協也知道,人做點

什麼事情那終歸還是需要理由的,需要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

簡單來說,袁紹為什麼奪冀州?

因為他要爭天下啊,只有奪去了冀州,他才可以穩定河北,然後效仿當年的世祖光武帝橫掃天下,再造寰宇!

曹操為什麼要那麼做?

他要統一中原和袁紹爭搶時間啊,他要拿下袁紹奠定自己天下第一諸侯的地位,他同樣要平定天下啊!

那劉備呢...他為什麼要弄掉劉璋?

因為他需要一個穩固的糧倉,然後諸葛亮也給了他完整的戰略,他需要一個出兵西北雍涼之地的踏板啊!

他們的目的都非常簡單,那就是要天下!

哪怕他們距離自己的目標都有着不同的距離,他們也同樣有着共同的行為,那就是拿下了這塊地盤之後,就是為了奪取u天下!

當然,也可以為了自保!

可是孫權拿下荊州是為了啥?

天下三分,如今曹氏已奪其二!

這不是說天下等分三份兒之後,曹操把誰滅了拿了三分之二。

是大漢十三州又一部,曹孟德一個人就拿了八個多,還有那一部!

就剩下大半個揚州還有益州交州和半個荊州在孫權和劉備手裡呢。

這是個什麼概念,這就是代表着兩個人如果真刀真槍拿到中原上和曹孟德廝殺的話。

他倆捆在一起都得瑟瑟發抖!

代表着耗下去,曹操能耗死他們四個!

代表着,他們即便是在局部戰場上取得了一場場的勝利,可是曹孟

德仍然是對他們全方位的碾壓中....

就這...他們老老實實地聯合起來,或許還有一條活路的。

這也是為什麼魯肅和諸葛亮都強調了一遍又一遍,他們要聯合起來對抗曹操。

因為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夠保證自保的同時,不斷蠶食曹孟德,然後慢慢將頹勢給要回來。

最後等待合適的時機,一舉反攻從而奪取天下!

這是在曹孟德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諸葛亮想到的唯一的一個辦法了。

因為那個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盡數不在自己這裡,想要逆天改命,唯有如此。

而兩人聯合的情況也是有目共睹的,曹孟德想要將雙方之中的任何一方拿下,都是有心無力的。

可是,問題也就出現在這裡了。

在劉備拿下漢中大戰的勝利之後,關羽緊跟着爆發了,來了一場襄樊大戰從而威震天下。

在劉備這裡可謂是節節勝利,實力真正達到了巔峰。

可是另一邊的孫權卻是一次接着一次的大敗,那戰績給人家刷的...他就真的沒有想過有時候大敗不是江東士卒的問題。

是他孫權的問題么?

或許他想過吧,不過他想到更多的是此路不通,另尋他路....

而這個他路就是荊州!

同時這也是孫權讓人稱之為江東鼠輩的最大原因。

“奪下了荊州,他能夠怎麼樣呢!”

對,孫權解釋不了這個問題!

劉備拿下了益州,他就可以完成諸葛亮那隆中對的前

半部分,哪怕只是一個閹割版,但是也可以試着兵分兩路,出兵奪取中原了。

曹操拿下了徐州呂布與河北袁紹就可以問鼎天下,成為天下第一諸侯,從而一統天下....

孫權拿下了荊州....他...他...他就是拿下了半個荊州,然後和曹孟德之間的戰場更加的廣袤了起來。

原本孫劉之間和曹孟德的戰場是一人一半,江東負責江淮這種水域縱橫之地,就算是北上也是進攻淮南或者是進攻徐州。

可以乘舟楫而行。

劉備這裡則是在江陵與漢中等地和曹孟德廝殺不斷,雙方誰也不好說誰吃虧,廝殺起來也都是不留情面的那種....

但是孫權奪去了荊州,不但得罪了劉備,弄死了關羽。

最重要的是,他沒辦法繼續北上了!

荊州北部可不是淮南和徐州等地,那裡不但有着大量的平原,而且還會隨時面臨曹氏大軍的猛攻...

換而言之,他這麼一來不但需要調動大量的兵馬進入荊州和曹孟德糾纏,就連東線戰場他都動不了了。

因為他的主力會有將近一半在荊州。

而且幾乎還是那種只會防守不會進攻的那種!

在淮南他都上不了岸,在荊州他更是不敢離開城池了,這也是後續孫權只能被動防守的最大原因。

這傢伙沒辦法進攻!

而如果他有了如此悲慘的後果,其實是為了能夠自保,那也說得過去。

畢竟荊州就在江東的上游..

.

可是他也不是!

如果想要自保,他最好的辦法其實是三方互相牽制,劉備有足夠的實力可以牽制曹孟德。

而曹孟德的壓力也讓劉備就算是想一口吃下江東,可是也不敢妄動。

因為劉備一旦陷入僵持之後,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曹孟德甚至可以一支兵馬突出去,將劉備孫權一口氣兒收了。

所以孫權也不用擔心這劉備徹底崛起之後會對他做什麼。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孫權擔心最後這天下會是劉備的。

而自己忙裡忙外,結果為劉備做了嫁衣。

因此他決定在劉備崛起之前,先將他坑死了。

可是...劉協很難想象這種坑死了盟友之後,還便宜了敵人是什麼迷惑的操作,這不是純粹的胡鬧么!

他坑死了劉備,他是能夠取代劉備還是怎麼滴?

他打得進去益州?

他能夠將曹操打回去?

他能夠全下荊州?

他什麼都做不到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做出如此背刺之事的江東,劉協願意稱之為真正的鼠輩!

鼠目寸光之輩!

但是....“四十帝中功第一,壞陵無主使人愁”這句話中的四十帝王之首,劉協也同樣不能否認得太嚴重。

有一說一,說他是四十帝王之首那是有點過分的。

但若是說這帝王之中論能力的話,孫權還是穩坐第一序列的。

頂尖的秦皇漢武他是比不了了,但是第一序列他是足夠的,因為這個傢伙在江東,或者說

江南所做的一切都是讓人心馳神往。

而面對江東豪族的時候,所用的手段,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出來的。

孫權和周瑜在江水之上說的那些劉協當然不知道,但是劉協也知道現在的江東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存在...

江東,江南....說白了就是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

在劉協的印象里那裡是什麼?

那裡是魚米之鄉,是走出來了無數能人猛將的存在,是有着數之不盡的錢糧。

可是....那都不是現在的長江以南!

如今的長江以南,那是一片蠻荒之地,是真正的貧瘠之地,如果非要說好的話,那就是天災要比中原大地稍微稍微好一點....

此時的江東可不是什麼魚米之鄉,相比較於那曹操,都不需要與那河北相比,僅僅是中原大地。

江東就只有中原的兩成人口和錢糧!

而如此錢糧,如此人口,江東之主孫權卻是要抵擋中原的進攻,他不僅僅是想一想,而是必須要這麼做!

偌大的江東,劉協也曾經幫他算計過,十萬兵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可是他的敵人不僅僅是曹孟德,不僅僅是自己和劉備,還有那近乎於全民皆兵的山越之人。

而且...對方粗略估計都有足足百萬之眾!

面對這種爛攤子,面對這種情況,孫權做到了怎麼一個地步?

江東六郡到孫吳三州八十一郡!

人口錢糧直接衝到了曹孟德的三成甚至是接近一半...

.

打通了海運通往遼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