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大漢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到這一步的。

曾經的劉馮也不是很明白,他去詢問過自己的父皇,但是換來的只是一陣沉默。

他也曾經詢問過自己的先生之一,或者說是曾經自己的左膀右臂。

大漢丞相諸葛孔明。

但換來的同樣是一聲嘆息。

他們都沒有告訴劉馮為什麼,也都告訴了劉馮,這需要他自己去做,自己去想。

劉馮想過....但是他想不明白,後來看着這天下如此模樣,慢慢的也就放棄了這些想法。

因為劉馮發現了,只要有自家的丞相還在,他就不需要知道那些東西。

反正,丞相會為他解決好這一切的。

直到.....丞相走了!

丞相走了,他想要遊歷天下做個太上皇的想法自然也是破滅了。

雖然劉馮這個太子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想的很明白,但他同樣也不是一個蠢人。

偶爾的任性也不會影響到大局。

因此在諸葛孔明去世之後,劉馮立刻放棄了自己所有的計劃,全力去維持着大漢的穩定和未來。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這位陛下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大漢會慢慢走到了這一步的第二個原因了。

“當年和熹太后....太看重文事了!”

鄧綏很看重文事,甚至可以說都有些魔怔了已經。

為了推行文事,為了能夠大興教化,這位和熹太后直接讓自己身邊的近臣、宮中男女、還有那世家子弟。

尤其是以皇家以及鄧家為首的世

家子弟都受同樣的教化。

他親自給這些人選擇先生。

這件事情,即便是放在了當年先帝劉協還在的時候,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更不要說,太后攝政多年的那個時候了......

後面還有廣建郡國學堂教化百姓,讓公卿舉薦隱士大儒,鼓勵後生向學,詔令中官近臣到東觀向許慎等人求學等等。

那更是不用多說了!

其中最讓劉馮等人感覺到震驚的就是那位太后一手支持出來的大漢瑰寶,《說文解字》的出現了。

這卷神書的出現代表了什麼。

用劉協的話來說,這東西的出現,代表着大漢正式向天下世家豪族可以開戰了......

曾經在很久以前,劉馮在讀史書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個預感,一個想法。

那就是,他其實已經看出來了當年的那位和熹太后鄧綏有一個宏願,那就是要覆滅大漢這個越發壯大,越發嚴重的毒瘤――世家豪族。

哪怕明知道這條路上充滿了荊棘,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一條必死的絕路!

但是鄧綏仍然有了這個想法,並且...她不僅僅是做出來了什麼表率,剋制了自己的家族這麼簡單,她是真的付出了實踐!

無論是當初的大漢太子,還是現在的大漢皇帝,那劉馮不知道她這麼做會不會有結果,但是他知道,這是一條耗費極大,甚至有無數陷阱的道路。

而在這條道路上....那位和熹太后也不知道走得

到底對還是不對。

在宮中教導宦官,教導宮中的女子宮人,教導鄧家和皇室的子弟...但這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讓他們去外出做官。

而是為了能夠尋找一條...真正能夠走通的道路!

一條能夠讓就算是普通百姓都能夠走通的道路.....

鄧綏似乎是在不斷的驗證着什麼,但是....這條路並不是驗證了就能夠走得通的。

因為想要做到這一點,想要讓世家豪族不再把持着這個天下,就必須要給所有的人一個機會才行。

一個可以讀書識字的機會才行。

對於這一點,劉協也曾經想過,但....這很難!

劉協夢中那個世界的字體和現在的字可不是一個概念,每一個字都有着很複雜的寫法,當然也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含義。

想要明理,就必須想要識字,而想要識字就要明白這每一個字的意義何在,為何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孔夫子都死了這麼多年了,無數良臣名臣都嚷嚷着大興教化,但是最後那所有的學識都掌握在那些世家豪族的身上...

這就是傳承!

是普通的百姓根本無法理解的傳承!

這也是世家豪族最重的根基!

而說文解字的出現,則是打破了這種根基!

當年劉協第一次見到這《說文解字》的時候,就差點下令讓人將那位“字聖”給直接抬出來放到廟裡去了。

完整版的《說文解字》是足足上百卷的竹簡,而這些竹簡上

面沒有什麼論述上古先賢的著作,也不是自己的什麼感悟。

他所看到的,就是字!

單純的字!

這所有的竹簡上,所寫的全都是字!

是他們大漢的字,是大漢的小篆還有劉隆自己都看不太明白的古文、籀文!

以及這些相對應之後,那些字所出現的地方,表達的含義....還有如何將這些字記住。

簡單來說,這不是什麼典籍,這是一本....字典!

劉協當年看到說文解字之後,他都很難想象,也很難想明白,作為一個正常人,那位字聖是用什麼想法和理念支持自己寫出來一本字典的。

而那《說文解字》的內容很簡單,那是真的簡單,就是將每一個字拆解,對比,然後告訴人怎麼去將這個字記下來。

沒有拼音,但是他愣是將這些凌亂的字拆成了部首做了一個系統的劃分。

然後對照古文和籀文也就是俗稱的大篆,對大漢如今所有,或者說主流的一千餘個字做了一個系統的劃分。

同時追溯造字源流,以形為經,以義為緯,愣是將這字體給拆開了揉碎了告訴人們。

這也就是劉協劉馮都曾經想過的,為何世家豪族可以掌握學識,因為普通百姓就算是給他們書籍他們也看不明白!

他們連字都看不明白!

這是一個好大的工程,就算是講解,他們也講解不通,能夠做的就是死記硬背。

這玩意就是這麼念,就是這麼寫,他就是這麼個意思

....

而鄧綏和許慎的出現,的確是改變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