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教師的數量確實存在缺口,但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什麼辦法?”

“蒙學部男女合校。”

這句話一出就像捅了馬蜂窩,朝堂頓時就亂了起來。大家紛紛討論,總體來說是不贊同的居多。

周啟早就預料到這一點,問道:“諸位因何反對男女合校?”

有官員道:“須知男女大防啊。”

許多官員贊同的道:“是啊,男女同校讀書,若鬧出醜聞來如何收場?”

周啟笑道:“我說的是蒙學男女合校,現在蒙學幾乎都是十一二歲以下的孩童,用男女大防來約束他們豈不顯得有些小題大做了嗎?”

“就以諸君為例,家中年幼子女難道就沒有異性玩伴了嗎?”

眾人都不說話了,不少人露出尷尬的表情。

這個年代的禮法還沒有嚴厲到變態的程度,男女別說小時候,長大也也一樣能正常交往。

當然了,也是有限制的,比如年齡稍微大一些就不能一起去無人處之類的。

但只要不去做那些容易惹非議的事情,大庭廣眾之下正常交流完全沒問題。

用這個玩意兒來約束幼童,他們屬實拉不下那張臉。

周啟繼續說道:“當初施行男女分校,是因為當時的主要工作是掃盲。”

“很多十幾歲乃至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也要入校學習,分校主要是為了防範他們鬧出什麼亂子來。”

“現在掃盲工作已經完成,蒙學正式回歸它原本的用途,學生皆是不諳男女之事的幼童,自然也就無需再分校。”

“大部分村莊適齡學童並不多,男女分校之後造成師資力量浪費,合校之後就能充分利用這部分力量。”

文易情不自禁的點點頭,說的太對了。

雖然當初施行男女分校的原因和他說的並不完全一樣,但那些都不重要了,現在確實可以在蒙學階段進行合校。

合校之後能釋放出很大一部分師資力量,後續延長在校時間的計劃也能行得通了。

周啟能想到這樣的辦法,能力魄力都非同一般啊。

“周監正所言有禮,大家之所以認為男女應該分校,也是受到固有規矩的限制。”

“正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也是人之常情,就連我都沒能發現這一點,幸賴你提醒啊。”

周啟謙虛的道:“大王日理萬機留意不到這些小事在所難免,為國獻策本就是臣分內之事,不敢居功。”

文易道:“好,你的改革原則上我准了,具體的細則下朝之後在詳細給我說一說。”

……

很快他們就發現把事情想的太樂觀了,許多人初中畢業後並沒有繼續進學的想法,而是回家種田或者去學手藝。

真正選擇繼續讀書的不到五分之一。

文易除了無奈還是無奈,‘讀書改變命運’這個觀念想深入人心依然任重道遠啊。

但他更清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家長愚昧,而是大家還不夠富裕,生產力低下,人力未能得到解放。

現在種田是純體力活,雖然唐國牲畜的普及率很高,可牛的效率也有限,幹活的主力還是人。

年齡小的時候還算不上是個勞動力,幹不了多少活兒,在國家的強制下家長勉強同意讓他們去讀書。

等到十三四歲就已經是大半個勞動力,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結婚持家過日子了,被叫回家種田學藝再正常不過。

如果這個孩子真的有學習的天賦,朝廷還能勸一勸家長,讓他們多讀點書看能不能出仕。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強迫他們繼續讀書就是強人所難。

所以,唐國可以用律法強制所有人去蒙學和初中,卻沒辦法強制大家繼續深造。

想進一步提前全民受教育程度,已經不是律法能解決的事情了,只有提高生產力解放勞動力。

而想達成這個條件,就必須搞工業。

有他這個穿越者在,唐國的科研缺的不是體系和方向而是時間。

有時候時間是可以通過金錢加人力來縮短的,所以博物院那邊必須要更加重視,進一步加大投入才行。

時間不知不覺就進入了開元3058(361)年,開年之後文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紅頭嶼檢閱火器團。

在群策群力之下,火器團確實總結出了一些不錯的戰法,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都有各自的應急處置辦法。

但文易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你們阻擊敵人的時候排成隊列集中火力我懂,進攻的時候為什麼還要搞密集陣形?”

韓東道:“集中優勢火力攻擊敵人。”

文易搖搖頭道:“錯了,你……哎,不過你們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想到這麼多方法已經很不錯了。”

韓東沒有不服氣,也沒有沮喪,反而略帶期待的說道:“大王可是有更好的戰術?不知末將能否學習一二。”

文易道:“說的什麼話,戰術這東西又不會下崽,我留着他幹啥。”

韓東笑道:“嘿嘿,請大王指點。”

文易總結了一下語言,道:“如果我們身邊有炮,就用大炮轟擊敵人陣地。”

“轟擊結束派人以散兵線……就是士兵間隔五六步,排成一條線共同進退,去試探敵人的情況。”

“如果敵人還能組織反攻,就仔細觀察他們哪裡的反攻更加密集,判斷敵人的主力所在外置,繼續炮擊。”

“如此再三,直到徹底摧毀敵人的大股反抗勢力,再用散兵線進攻徹底拿下敵人的陣地。”

文易怕說的不清楚,還拿起一根樹枝,一邊說一邊在地上劃。

這種戰術在前世不說人盡皆知,稍微逛一逛軍事論壇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但在此時絕對是跨時代的戰術。

韓東聽的非常激動。

隨後文易又給他講了我軍最著名的三三制,它的優秀之處無需多說,歷史已經證明過。

當然,用燧發槍搞三三制不現實,火力就跟不上,可兵法這個東西就在於活學活用。

文易希望他們能理解三三制的精髓,然後根據現有武器制定合適的戰術,別搞排隊槍斃那種進攻陣型。

排隊槍斃的陣型確實有它的優秀之處,在火槍射程只有一百米的時候,這陣型能最大程度的發揮火槍的優勢。

然而現在唐國的火槍射程是三四百米,用這方法就有點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