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十幾天後,張良一行人來到了東海郡的郡府郯縣。大家進城後就看到街上車水馬龍,非常熱鬧。幾人就進到一家酒店,座在了一張靠窗戶的桌子周圍。一會兒大家就點了一桌豐盛的酒菜吃了起來。正當五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突然聽見窗外傳來了一陣吆喝聲。張良抬頭向外一望,只見一輛大馬車從對面急馳過來,因為車子飛快,竟然把路邊一位攤主的攤案給撞翻了。不過這輛車子立刻就停了下來。只見從車上下來一位身穿儒服的人,他走到攤主面前,口稱師兄,說有急事,就向攤主賠理道歉。等到攤主很滿意了,那人才登車離去。

張良覺得奇怪,就回頭問店主那個乘車的人是誰?為什麼稱生意人是師兄?店主回答:“你們是從外地來的吧,做什麼的?”張良起身行禮道:“我是泗水人,想尋訪一位老師做學問,可是走了很多地方都沒有遇上好老師。”店主笑道:“東海邊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倉海君,就是一位賢士,你怎麼不去拜訪他?”張良驚奇道:“你能說說詳細的情況嗎?”店主道:“我只知大名,不知詳情。剛才乘車的人和那個攤主都是倉海君的學生,乘車的人如今在郡里做官,那個攤主卻棄儒從商。你想了解倉海君的情況,就去問他吧。”

張良聽了店主的話很高興,就趕緊走出來邀請那位攤主入店一敘。攤主來到店中,看着張良疑惑道:“貴人為何如此客氣?”張良謙遜地回答:“在下泗水人氏,特來此尋訪大賢名師。聽說您是倉海君的學生,想請教倉海君的情況。”攤主見張良彬彬有禮,就說:“我確實是倉海君的學生,我的恩師是儒家巨擘,學問淵博,名震海濱。只因秦國崇尚殺伐,先生就遷居海濱,招徒授學,我在他的門下只是濫竽充數罷了。只因去年皇帝在泰山驅趕了許多孺家門徒,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從此見學無所用,便棄儒從商,專門贍養父母。聖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既隱兮,天下為家。’貴人要拜訪倉海君,就到東海之濱的朐縣去找,無人不知啊。”張良聽了這話,非常高興,再三致謝。

這位大名鼎鼎的倉海君,本是魯國人,與孔鮒是密友。秦滅六國時,他攜家逃到了海邊,因胸懷大志,就以大海勵志,綽號‘滄海君’,也叫‘倉海君’。他便廣招門徒,弟子遍及各地,只因始皇帝在泰山輕視了讀書人,就有許多人前來投奔他。這天倉海君正在講學,忽然有人進來報告:“有位貴公子要拜見先生。”倉海君就讓他把客人領進來。一會兒張良來到院里,他趨步進到倉海君講學的大堂屋,就向大賢行禮問安。倉海君仔細打量,見張良中等身材,素服綸巾,雖然風塵僕僕,卻英俊瀟洒,尤其是他的眉宇間還透出一股英雄之氣,心裡就非常高興,便示意他先坐下來。

張良就坐在了後面的一個座位上,他這才仔細地觀察倉海君,見此人神態俊逸,精神矍鑠,眼睛好像大江上的明月,身體如同泰山頂的古松,正是相貌清奇超俗,品格不同凡響。他的左右各站着一名書童,一個捧茶,一個扇涼,將先生侍候得無微不至。再看中堂上,卻掛着一副孔子的畫像,下面設有一張古樸的桌案,案上擺放着蒲龕方鼎,果品水酒等物。蒲龕里香煙繚繞,桌上卻一塵不染,桌子左右各置古梅一盆。整個布置雖然簡陋,卻十分的典雅別緻。

半個時辰後,倉海君講完了課。等弟子們一一散去後,倉海君就與張良相見。等到見面時,不料倉海君卻先行一禮,慌得張良連忙跪拜道:“先生是東海的大賢,晚輩怎敢承受如此大禮?”倉海君扶起張良,笑着問:“公子是哪裡人?來此何干?”張良見四下無人,又拜了一拜,就直言不諱地道:“先生志向高遠,因為避秦才來到此處,真是賢達脫俗之人!晚輩我也不敢不說實話啊?”倉海君溫和道:“請講。”張良便慷慨激昂地說:“我是韓國人,因為祖上做過五位韓王的相國,故而對家國眷戀至深。可恨秦國仗着虎狼之師,滅人之國,毀人之家,我與秦國不共戴天!又因晚輩是貴族後裔,嬴政又下令緝拿。我不願做亡國奴,又被逼無奈,只好鋌而走險。現在不遠千里來此,是想請先生給我物色一位有志滅秦的勇士,和我一起刺殺嬴政,挽狂瀾於既倒!”倉海君聽罷此言,驚得瞠目結舌,就皺眉道:“你小子想效仿燕太子丹嗎?你乃區區一介書生,想把天通個窟窿,這是你能做的事嗎?”張良卻平靜道:“先生,專諸、豫讓、聶政、荊珂等人,或成功,或失敗,同樣千古留名。我尋訪一位像他們一樣的英雄謀秦,這有何不可啊?”倉海君反問道:“就算你殺了嬴政,也無法回到過去了,你何必如此白費力氣?”張良含恨道:“我對嬴政恨之入骨,殺了他,才能稍稍消減我心頭之恨!先生您弟子極多,門下一定有仇秦的英雄,懇請老先生為我推薦一位俠肝義膽的勇士,助我刺殺嬴政!”倉海君驚訝道:“空手斗虎,冒險過河,我不與你這樣的莽漢粗夫商議大事,你快快離開這裡,休再胡言亂語!”張良卻長跪不起,再三懇求幫助。倉海君只好道:“好好,你先起來,三天後再說吧!”說完就一甩袖子走進了後堂。張良只好退了出來。

過了三天,張良就來拜見。倉海君道:“此事關係重大,我不能幫你,你回去吧!”張良焦急道:“晚輩知道先生是擔心我會死。即是如此,我也不會回去的,請先生賜教吧?”倉海君猶豫不決,半晌才道:“再過三天你來吧。”張良就退了出來。三天過後,張良就再次前來拜見。倉海君道:“事關重大,你年紀輕輕,我不能幫你,你還是回去吧!”張良見倉海君依然拒絕,就跪地哭拜道:“晚輩決心已定,如果先生不幫我,我寧願死在這裡!”說完淚如雨下。倉海君見此也是默默流淚,就非常沉痛地道:“唉!三天後你再來吧?”說完嘆息良久,才走進了內室。

張良心急如焚的又等了三天,就再次來到倉海君的住所。等二人見面後,倉海君就心情沉痛地問:“我本以為這些天來,你會想到事情的嚴重而退卻,可沒想到你如此執着。我看你小子意志堅定,誠實可靠,給你推薦一個人!此人名叫師力子,其父曾被秦將王翦所殺,他同樣仇視秦國,對嬴政恨之入骨。我現在把他叫出來與你相見,事成事敗,就是你們的事了,今後不要再來見我!”張良大喜,當即叩頭謝恩道:“晚輩謀秦,志在報韓,蒼天可鑒!豈有出賣先生之理?”

倉海君就喚出師力子與張良相見。這位師力子果然人高馬大,濃眉大眼,闊頰短髯。他頭裹一方紅頭巾,穿一件絳色大褂,腰間系著一條棗紅絲帶,真是威風凜凜,氣宇軒昂。張良一見如故,長跪在地,慷慨激昂地道:“蒙先生引見,知道壯士本領不凡,今日相見,真是三生有幸啊!”師力子也向張良回禮道:“聽尊師說,公子與嬴政勢不兩立,我也和他不共戴天,你我同仇敵愾,共報怨仇,才算大丈夫!”張良見師力子豪氣干雲,認為遇到了知音,就爽快道:“強秦動用虎狼之師,滅人之國,毀人之家,現在又要斬盡殺絕,實在是欺人太甚。我雖不才,可一心要刺殺嬴政,替六國的百姓報仇雪恨!只恨我勢單力薄,不能獨立完成此樁大願。現在得到壯士,復仇之期指日可待!”師力子道:“我家祖上久居海濱,以漁獵為生,本不與世人爭高下,可同樣遭秦攻伐,家父殘遭殺害,我與秦國不共日月!曾幾次要去咸陽行刺嬴政,都被恩師苦苦勸住。今日與公子相見,真是天意!願與公子共赴艱險,為天下除暴安良!”兩人就執手垂淚,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張良此時見有了幫手,也是喜從天降,就與師力子拜別了倉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