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一日黃昏,秦國的使臣領着大家護送李由的靈柩來到函谷關前,大家已經走得人困馬乏,只想趕緊入關休息一下。可是她們遠遠地看到關門緊閉。使臣就走上前來大聲道:“快開關門,李由將軍的靈柩在此!”把關將領走出來答道:“陛下有詔:使臣入關,李將軍的靈柩不能入關。”使臣就問這是為何。把關將領道:“李由雖為國捐軀,但通敵之事尚未查清,現在要進入關中,必定有姦細混入。”使臣道:“李由將軍忠勇可嘉,以死證明了他的清白,我到咸陽自會向陛下說明情況!”將領道:“陛下有詔令在先,這是為了防止姦細混入秦國,遺體就葬在上蔡去吧?”使臣聽了頓時啞口無言。

李燦和嬴小君已是悲痛萬分,就道:“我們雖是楚人,但家兄久事秦國,忠心蒼天可鑒!現在已為國死難,難道要讓他的忠魂飄蕩在荒郊野外嗎?”將領道:“這是朝廷的意思,請二位賢淑不要為難在下!”李燦憤然道:“捐其身,拒其魄,秦國何其無道!我們走!”於是喝令軍士掉轉馬頭。李燦和嬴小君就滿懷悲憤,護送着李由的靈柩離開了函谷關向上蔡走去。一路上,也有百姓哀憐李由的忠勇,不但沒有因為他是秦國的將領而拒絕接納,還拿出了好吃好喝的,點上香燭在路邊跪拜送行。李由的忠魂毅魄最終回到了故鄉。有詩感嘆道:

荊風楚雨暖人心,報國無門淚滿襟。

無道家邦事太過,忠魂一縷尚飄淋。

使臣回到了咸陽,準備把李由以身殉國的事情向二世奏明,可是趙高早就派人把他截到了丞相府,然後用毒酒藥死了他。次日,趙高來見二世,說李由已經畏罪自殺了,還捏造了一大堆李由通敵叛國的事情。二世聽說李由果真叛國通敵,心中大怒,就把李斯定為謀逆罪,讓他永遠帶上了刑具。李斯在獄中聽說李由死了,悲痛萬分,才知道自己鑽進了趙高設的圈套,悲憤至極,悔恨當初不該與他合謀立胡亥為皇帝,這簡直就是與虎謀皮。

二世因為章邯戰敗,李由已死,就召集群臣道:“現在章邯在戰場接連失利,李由也畏罪自殺,三川地面無人把守,你們誰願意鎮守中土?”這時的朝廷大臣們都因為馮丞相和馮大將軍的死而心灰意冷,因此群臣都裝聾買啞,也不說話。最後還是老臣趙安站出來道:“李由死了,章邯又戰敗,如果楚寇此時西進,三川將會再次淪陷。臣雖老邁,但臣的兒子可以領兵打仗。老臣請求陛下再赦免一批工匠,由犬子趙賁率領,前往三川接替李由。”二世聽了趙安的話,連聲說好,就立即召見趙賁。

趙賁今年三十齣頭,長眉細眼,方臉厚唇,遠遠地看上去,顯得高大英俊,身材魁偉。二世好不歡喜,就當即封為三川郡守,又讓他前往阿房宮赦免工匠。趙賁接受了命令。忽然班部中又站出一人,道:“陛下,函谷關是秦國的國門,如果有失,賊寇就會長驅直入,臣願意親自去把守關門。若是賊來扣關,臣誓與國門共存亡!”二世一看,原來是先帝的老臣楊樛,非常高興,就加封楊樛為關都尉,賜給劍印。

趙賁接受了命令來到阿房宮,便拿着赦免令傳達了皇帝的詔令。只半天功夫,就又整編了一支十五萬人的軍隊,還發給他們武器。趙賁得到了這支軍隊,就和楊樛率領他們再次向函谷關奔去。

項梁在定陶城,一日范增奏捷說李由被殺,秦軍大敗。項梁得到這一消息,很是高興,就對眾將得意地說:“我得到范老軍師,何愁秦國不滅啊?眼下李由被斬,秦國一定震動。我軍若是長驅西進,三川將唾手可得啊!”就下令鍾離昧和季布準備起兵。行軍司馬宋義站出來勸阻道:“武信君,此時萬不可出兵啊!范老軍師臨走之時,再三叮囑:他說章邯很會用兵,要您嚴加提防。現在我軍已經在此屯駐了一段時日,楚軍一旦離開,章邯就會從我們的後面殺來。”鍾離等人也不同意此時出兵。項梁不以為然,道:“章邯屢戰屢敗,從東阿逃到濮陽,又被項羽打敗。他雖然引水自固,但是也把他自己困在了城中。眼下他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要等到河水退去,我擒他如瓮中捉鱉!秦軍每天都要耗費大量的糧食,我仔細算來,不出一月,糧食就會告罄。秦軍糧盡,將會不戰而亂!”宋義道:“章邯是我軍的勍敵,若要儘快消滅他,就應該派人去齊國,敦促田榮出兵。假如楚、齊聯合,戰敗秦國就會穩操勝算!”召平就勇躍地站出來道:“末將願意出使齊國,願以三寸不爛之舌敦促田榮儘快出兵。”武信君見所有的將領都贊同齊軍到來後再西進,就同意了大家的建議,便派召平出使齊國。

章邯被困在濮陽,半月時間,河水依然不退。因為時值夏末秋初,正逢多雨季節,河水稍退,但大雨一下,河水又會漲起。章邯焦慮萬分,就在城頭望水興嘆。一天他到郡府的議事大廳和將士們商議辦法,可是儘管大家如何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出奇制勝的辦法來。秦國的士兵見出不了城,整天被水包圍着,就怨聲四起,他們詛咒那些建議把河水引到護城河裡的人,還忿忿不平地說:“都是作繭自縛,自己把自己給困住了,看來當初引水淹敵的決策是大錯而特錯啊!現在連叛軍的面都見不上,還怎麼交戰?”章邯看到大家焦急的樣子,並沒有反駁,反而語重心長地說:“將士們,我們出關以來,總的來說,仗打的還不錯,可今天我們為什麼被困在這裡?就是因為我低估了叛軍的實力。現在看來死打硬拼是不行的,對付項梁這樣的勍敵,就不能用強攻的辦法了啊!”有人就接着章邯的話問:“那將軍說該怎麼辦?”章邯道:“應該智取!”將領們道:“你說的容易,可怎麼智取?東阿一戰,我們的車兵損失過半,騎兵也損失了不少。況且這裡距離咸陽有數百里之遙,兵源和給養都無法補充。十多萬軍隊,一旦糧食吃完了怎麼辦?我們面臨著如此險峻的局面,朝廷恐怕還不知道呢?”就在這時,忽然有人進來報告:“報!章將軍,城池的東南角,因為雨水浸泡,忽然倒塌了。”章邯和眾人聽到這個意外的消息,大吃一驚,馬上出來查看,只見東南角地勢最低,果然坍塌了一片。城裡的百姓都驚慌失措,人們也開始混亂起來。章邯就急忙下令軍士擔土築城,又親自安撫民眾。

一日黃昏,章邯親自挑選了二十多名會水的勇士,對他們道:“大水圍城已經半月有餘,我們對外面的事情一無所知,要出城也是萬分困難。我猜測項羽的軍隊一定不在濮陽,你們今晚乘着夜黑偷偷地摸下城去,然後游到岸上,天亮後就打探叛軍的情況,再去咸陽報告,請求朝廷增援。”二十多名水手就堅定地接受了任務。當天晚上,城上的秦軍就用繩索把他們一個個掉下城去,秦軍摸黑游過了河面。

幾天後,秦國的士兵回來向章邯報告了范增西進和李由交戰,李由已死的消息,還說項梁在定陶整天慶祝勝利,每晚都喝得酩酊大醉。章邯聽說李由死了,驚得目瞪口呆。他倏地站起身來,睜大眼睛痴痴地望着府衙的大門,半晌說不出話來。將士們紛紛議論道:“此時若是項梁揮師西進,三川郡就完了啊!現在就是田單在世,也無法挽回局面啦!唉!看來老天爺幫助的是楚人啊!”章邯聽到這話,眼前忽然一黑,差點兒栽倒。眾將就趕緊扶他坐了下來。

章邯此時感到心在劇烈的抖動,簡直可以說是揪心的痛。李由是丞相李斯的長子,這對秦國的打擊是多麼的大啊?不要說這個原因,就是他們的私人交情也是不錯,這怎麼能讓李斯接受得了?章邯和李由並肩戰鬥過,他二人的交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每當章邯想起他們共事的點點滴滴,都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一位秦國的將軍,當代的名將,就這樣倏忽之間消失了,章邯怎能不感到傷痛和悲憤?這也讓年過半百的他感到了一陣孤獨和失落。章邯此時心想:李斯父子對秦國是多麼的重要,他們彷彿就是秦國的一支擎天大柱,現在這支擎天大柱突然之間倒塌了,就憑他一個人還能不能挽回秦國的危局啊?章邯痛苦地思索着,就強支着身體,由衛士們攙扶着再次走出來,登上城頭巡視境況。

章邯在將士們的攙扶下緩步來到正西面的敵樓上,他望着浩渺無邊的水面,看到落日的餘暉照在牆體之上,呈現出了一幅殘破不堪的凄美畫卷,那殷紅的顏色就好像是戰士們的鮮血一般。可是此時的他怎麼也想不出一個出奇制勝的好辦法來,就將白天將士們說過的話,就在大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忽然一句話讓他來了精神:‘就算田單在世也無法挽回局面了!’打探楚軍的軍士還說:‘項梁在定陶整天慶祝勝利,每晚都喝得酩酊大醉。’這些散碎的話語連接在一起,章邯忽然想起了前代名將田單使用過的火牛陣,精神突然為之一震,他全身的熱血也隨之沸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