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項梁過江的消息傳到江北,那些害怕章邯的人就把他當成了救星。有一天,呂臣正在陳城的府中議事,忽然王植的家人前來報告,說王植大人回到家中絕食自盡了。呂臣聽了這話,就非常傷痛地對大家道:“王大人是因為沒有保護好大王才絕食的啊!大王之所以敗得如此之快就是因為秦嘉那小子不救援的緣故。我聽說大王的性情變得暴躁起來,也是從聽到那小子殺了武平君開始的,後來對誰都產生了懷疑,才導致楚國人心渙散,最後敗亡。現在我們應該傾巢出動攻打秦嘉,來報他嗜殺之仇!”說完就讓人拿了一些錢財先給王植的家人,叫他回去安葬主人,然後就和大家商議起兵之事。

呂臣的父親呂青聽說兒子要出兵攻打秦嘉,就趕來對呂臣道:“你這是亡國的餿主意啊!”呂臣聽了父親的話,大驚道:“父親大人有何高見?”呂青道:“東海郡距離陳城有幾百里之遙,兵法上講‘襲擊千里以外的敵人,未必能獲勝。’況且章邯雖然離開了這裡,可他離此並不遙遠,假如他再次來攻陳城,你就完蛋了?”一句話說得呂臣心服口服。呂青又道:“近日聞聽項梁已經渡江北上,你應該儘快與他取得聯繫,然後共同對付章邯,這才是上策啊!”呂臣覺得父親的話非常有道理,就立即派人前往東南打探項梁的消息。

秦嘉殺了武平君,自立為大司馬,後來探聽到張楚王確實已經死了,就想自立為楚王。可是怕別人不服,一直沒有下定決心。這時忽然來了兩個人,他們一個是寧君,另一個人名叫公孫慶。原來寧君幫助叔孫通遊說魏豹奪取豐邑成功後,就來到東陽縣。縣中有一個朋友,名叫公孫慶,此人很有辯才,但因長相一般,就沒有出來求官。有一次,有一個相面師端詳了他後就說:“先生是個鬼才,如果出仕做官,一定能青史留名。不過你面帶煞氣,弄不好就有血光之災。你想平平安安地過一生,就請你清心寡欲地做個隱士吧?”公孫慶聽了這話,左思右想後,嘆氣道:“大丈夫生在天地間就應該建功立業,名垂史冊!怎麼能默默無聞地隱居呢?”就放下了自卑,主動來找寧君談論人生,二人談的非常投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正好城中傳來了秦嘉要準備自立為王的消息,他倆就合計了一番,就準備來見秦嘉,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這日二人來見秦嘉,拜見後,寧君先說:“將軍的義舉,真是遠近欽仰,可自古以來要封王建制,卻要慎之又慎,思慮事情尚且要……”秦嘉就打斷了寧君的話,道:“你說話就說話,放屁就放屁,不要文縐縐的,聽球不懂!”公孫慶見秦嘉是個粗人,根本沒有必要講究文采辭令,就直截了當道:“將軍現在要是自立為楚王,結局就和張楚王一樣!”秦嘉見公孫慶窄額扁頭,凸顴凹鼻,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心中本就不喜歡,現在又聽他說了如此不吉利的話,頓時就火了,道:“你這狂徒,初來乍到,竟敢胡說八道,是何居心?”公孫慶卻哈哈大笑。秦嘉感到莫名其妙,問:“狂徒,為何發笑?”公孫慶笑道:“我是來勸將軍不要稱王的,能有什麼居心卻讓您如此生氣?”秦嘉就道:“那好,你就說說為什麼不能稱王?如果說的不合我意,就砍了你的頭!”公孫慶於是侃侃而談道:“不能稱王的理由有三:其一,張楚國剛敗,百姓只知道有張楚王,而不知有其他的張王李王。您如稱王,百姓一定不會擁戴。其二,張楚王雖然死了,可是他的部眾並沒有散,若是有人將他們重新號召起來,其戰鬥力還很強大,如果他們一旦向您興師問罪,您不就大禍臨頭了。其三,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地盤非常小,也沒什麼根基,一旦稱王,勢必會先招來章邯的攻伐。有這三方面的原因,將軍稱王之後,是不是很危險?”

秦嘉聽罷,默不做聲,過了好一會兒才說:“先生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我沒有什麼名頭,如果要起兵反秦,我拿什麼名義來號召百姓呢?”公孫慶道:“將軍的顧慮是正確的。秦滅六國,楚國最為冤枉。以前楚懷王客死秦國,百姓都非常同情他。可是張楚王不立他的後代,而自己稱王,這是拿着張大楚國的名義來為他謀私利,所以不能長久。現在將軍若能順應民心,從楚國百姓的願望出發,訪立一位楚王的後代,情況就大不同了!”秦嘉這時覺得公孫慶說的話非常有道理,就接受了建議,歡喜道:“先生之言確實有道理,都是我不明事理,對先生出言不遜,現在就請二位留下來充當我的謀士吧?”寧君和公孫慶就留了下來。秦嘉於是一邊派人尋訪楚王的後代,一邊打探章邯的消息。

可是過了很長時間,秦嘉一直沒有訪尋到楚王的後代,只訪到了一位楚國貴族的後人。此人名叫景駒,是楚國名將景陽的孫子。秦嘉就只好把景駒立為楚王,定都郯城。秦嘉就任上柱國一職,統率所有兵馬。新楚王就把寧君封為令尹,公孫慶為司徒。朱雞石、丁疾、董緤、鄭布為將軍。孔范、孔龍為都尉。又分封了其他的官員,從此佔據東海郡,名正言順地號召起了兵馬,舉起了反秦的大旗,這是繼陳涉和襄強之後的第三個楚王。

秦嘉在郯城擁立景駒稱立楚王后,就想奪取泗水郡,這時項梁北上的消息也傳來了,秦嘉心想項梁是項燕之子,以他的影響力,泗水郡就會被他奪得,楚國的百姓也會響應他,就趕緊對新楚王道:“現在章邯滅了張楚,氣焰十分囂張,他一定會攻打泗水郡。泗水又距離我們很近,與其讓秦國攻取不如讓我們去取。”楚王道:“一切聽從上柱國的安排。”秦嘉就道:“您做了楚王后,人心還沒有歸附。齊、魏、燕、趙等國未必承認您的尊號,所以先讓臣攻取土地壯大實力,這樣就可以和諸侯並駕齊驅了。近日探馬來報,說有個叫劉邦的人殺了泗水郡的郡守,所以泗水郡一定沒有人管理,此時若去襲擊下相城,城池必然垂手可得。”新王道:“愛卿的決定很正確。”寧君聽了這話,就對上柱國道:“我聽說項梁北上,一定會經國泗水,我們應該主動找他聯絡。項梁是項燕之子,以他的名望,楚地就很快會平定下來。”這話正好說到了秦嘉的痛處,秦嘉就道:“現在趙國和王離在北方相持,魏咎和李由在臨濟對峙,唯獨章邯打敗了張楚,氣焰正盛,我們楚國若是沒有強大的外援怎麼能對付得了章邯呢?假如和齊國結成同盟,我們的力量就會強大。至於項梁,雖說是將門之後,但畢竟是剛剛起兵,他怎能和秦軍開兵見仗?”楚王聽了秦嘉的話,也覺得有道理,就附和道:“是啊,和齊國結盟是對的。不過我們和齊國沒有任何交往,怎麼能結成同盟呢?”這個時候,司徒就毛遂自薦道:“我願出使齊國,願憑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楚、齊結盟,共同對付章邯!”秦嘉很高興,就讓公孫司徒立即出使齊國。公孫司徒當天就出發了,他不辭辛苦,一路來到臨淄城。這時的齊國已經佔領了膠東,琅邪、濟北等郡,已是東方的大國。齊王每天都和群臣宴飲,以開國明君自居。政務由他的弟弟田榮和田橫協助辦理。公孫慶來到臨湽後,徑直向王宮走來,到了宮門就準備進宮,可是守門的官吏見了公孫慶,都不肯通報。公孫慶理論了半天,官吏還是不肯通報,不僅如此,還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