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沛公攻佔下邑後,便領兵來取豐邑。叛將雍齒和魏將張說見沛公又來了,知道打不過,就把劉老太公綁到城頭上要挾沛公退兵。沛公看到老爹被綁,心中大怒,就指着雍齒大罵:“雍齒,你這個王八羔子!有本事出來把我的頭砍下,為什麼要欺負老弱?你還是人嗎?”張說就指着劉老太公道:“劉邦,你若不退兵,就先砍了他!”說著就把劍放在了老太公的脖子上。沛公大驚,幾乎驚出了一身冷汗來。張良見劉太公有危險,就勸沛公退兵。張說見沛公退了,才冷笑着把太公押了下去。

沛公後退五里把兵馬駐紮下來。張良道:“我們若是強攻,就怕他們對太公下毒手,我還擔心另外的一件事情。”沛公就問是什麼事情。張良道:“我們前番打死的司馬夷,聽說他是秦將司馬欣的侄兒,又是章邯的愛將。如果章邯親自領兵來,危險就更大了,因此得想個萬全之策。”沛公就問應該怎麼辦。張良道:“昨日探馬來報,說項梁已經驅除了秦嘉,景駒也失蹤了,現在項梁的軍隊就在留城。項梁是項燕之子,名望極高,百姓一定會去歸附。我們現在不如去項梁那裡借一支兵馬。如果人多了圍城,張說就一定會害怕,害怕了就會逃離,這樣就能安全地救出您的家人。”沛公卻猶豫道:“我和項梁從未謀面,他怎肯借兵與我?”張良道:“從來的英雄惜英雄,何必謀面?現在大敵當前,只求共同的利益。我料定此去留城,您不僅能借到兵馬,我還要遊說項梁北上與章邯決戰。這樣既能擴大抗秦的局面,還能夠保全豐、沛的百姓,何樂而不為呢?”沛公聽了張良的計策,就歡喜道:“先生的這個主意太好了,我若能救下父老,都是您的功勞啊!”

沛公就先來到沛縣,把借兵的事情告訴了蕭何。蕭何也贊同張良的決定。忽然有人進來報告,說楚國的寧君、劉釗、朱彪、朱虎四人來了。沛公大喜,他正要了解留城的情況,就立即傳令進見。寧君和劉釗見到沛公後,就把前面的事情細說了一遍。沛公道:“秦嘉是個見利忘義之徒,又阻擋項梁的兵馬,這事兒本來是十分荒謬的,現在他身死國滅,都是咎由自取。而你們心中還記着我劉邦,這讓我十分感激,也希望寧大人忘掉尿壺之事,我們繼續合作?”寧君道:“將軍‘大行不顧細謹’,雖有瑕疵,但難掩日月之光,蟪蛄怎知春秋啊?”沛公笑道:“你引經據典的夸人,大可不必,我今後還會‘不顧細謹’的,希望你要小心!”大家聽了沛公的話,都一齊爽笑。隨後沛公就讓寧君、劉釗和朱氏兄弟暫且和蕭何一起守衛沛縣,他就帶上張良、夏侯嬰等人,又率領了三百名隨從,離開沛縣第三次向留城走來。

沛公一行人來到留城,張良準備先要見見老朋友項伯,可是項伯在後方督辦糧草去了,不在軍中。朱建聽說張良來了,就趕緊來相見。二人見面後,張良就把沛公要借兵的事情說了出來。朱建二話沒說,就領着張良和劉邦來見項梁。朱建見到了項梁,就介紹沛公道:“這位是在泗上斬蛇起義的劉邦,他多次打敗秦軍,還殺了章邯的愛將司馬夷,戰績十分卓著。”項梁見沛公威儀不俗,相貌堂堂,就道:“劉將軍可以稱得上是真英雄啊!”朱建又介紹張良道:“這位就是當年在博浪沙刺殺嬴政的張良——張子房先生。”項梁聽說是張良來到,非常驚訝,就道:“壯士大名如雷貫耳,你在博浪沙的壯舉天下聞名啊!”張良道:“壯士早已捐軀,我只是那件事的主謀,很不值得誇獎,因為那個時候非常痛恨秦國,才鋌而走險,出此下策,現在想來還是不足取啊?”項梁就起身走到張良和沛公的跟前,施禮道:“項梁今日和二位相見,真是幸會!幸會!”就問朱建,他是如何認識先生的。朱建就把以前的經過大概說了一遍。項梁大喜,立即命人去請項羽及江東的一班英傑,來與二人相見。

一會兒,項羽等人魚貫而入。項梁就向大家介紹沛公和張良。然後又向沛公和張良介紹項羽等人。沛公就與項羽相見,他見項羽英俊魁梧,人高馬大,宛如超人,心中先有幾分的敬畏。項羽見沛公落落大方,確有長輩的風度,也打心眼裡喜歡,二人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沛公就對項梁道:“大將軍有如此英雄之侄,何愁強秦不滅啊!”項羽見沛公誇他,也是喜不自勝,就道:“劉將軍殺了司馬夷,已經挫敗了章邯的威風,你也是豪傑!”項羽又和張良相見,就誇讚道:“先生在博浪沙的一擊,竟然能轟動天下,我也有過刺殺嬴政的機會,只可惜讓叔父阻止了,不然嬴政就死在我的手上了!”項羽那血氣方剛的豪爽本色,便毫無遮攔地表露了出來。項梁聽了趕忙道:“我這侄兒說的可不是誇口啊,他當年也要去擊殺嬴政,只是被我阻止了!這話真着呢,嘿嘿!”沛公就好奇地問:“哦,這是怎麼回事啊?”項梁笑了笑,就道:“好好好,先擺酒,然後我慢慢地告訴大家。”就立即命人先安排了酒宴。

等擺好了宴席,項梁先舉酒道:“來來來,我先向二位敬一杯。”說著就給劉邦和張良敬酒。二人也向項梁回敬。酒過三巡,項梁笑道:“我現在告訴二位,我們項家以前也和子房先生一樣,都是秦國緝拿的對象,為了躲避秦人的緝拿,我們全家從下相逃到了吳中啊,可謂是九死一生!後來嬴政南巡至會稽郡。記得那一天,吳縣非常熱鬧,人們都在市上圍觀嬴政的車駕,碰巧我和項羽也在。你們猜項羽怎麼著?他就要出去擊殺嬴政,口中還說‘他,我可以取而代之’。哎呀,我的個親娘呀,當時真是嚇死我了,我就趕緊捂住了他的嘴說‘你不要命了,這可是要滅門的呀!’”項梁說完便引以為豪地大笑起來。

項羽卻認真地道:“那天要不是叔父制止我,我非殺了嬴政不可!”項梁道:“羽兒,你不要誇口,以子房先生的才智都沒有成功,那次你真要動手,就算是你殺了嬴政,他有那麼多的衛士,我們如何能逃得性命?”項羽就對張良道:“可惜我沒有想到要用大鐵錐!”張良笑道:“當年就算殺了嬴政,秦國也不會滅亡,我們的行動都太過魯莽,今日想來,真是不值一提啊!”沛公心想:子房先生和項羽都是貴族,因為他們失去了國家,肯定是仇秦之甚,而我只是個普通人,與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因為釋放了送往驪山的那幫更卒,才逼得走投無路上了芒碭山。若不是張楚王起義,恐怕今生今世都要老死在芒碭山了,不過當初在咸陽碰到皇帝的車駕時,我可沒想到要殺他,而是非常羨慕地說‘大丈夫就應該像嬴政那樣’,這意思不也和項羽說的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