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始皇帝在咸陽,因為孟姜女的事兒就耿耿於懷,他想到長城是一項偉大的國防工程,有了它就能夠保證邊疆人們的安寧了,另外秦國在天下修建四通八達的大道和運河,這也是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和運輸的便利。這些工程都是非常好的,可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反對呢?有一天,始皇帝就在咸陽宮召見了文武大臣,向他們詢問工程的情況。御史張蒼就興緻勃勃地說:“陛下,在國家的建設中,有兩個人貢獻很大,其中一個竟然還是女人!”始皇帝大驚道:“是嗎?你說說看是誰?”張蒼就道:“巴郡守在上報的材料中,說他們郡的枳縣,有一個寡居的老女人名叫清,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因為她家是開丹穴礦的大世家,家底非常雄厚。南方開鑿運河時,她竟把一半的費用承擔了下來,還經常捐資捐物,為國家的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始皇帝就高興地說:“此人真是高風亮節啊!”張蒼又說:“另外,北地郡守也上報,說他們郡的烏氏縣,有個大商人名叫倮,他用中原人的絲綢換取北方游牧人的牲畜,從而致富。他的牛羊從來都不數個,而是用山谷來計算,就是什麼什麼山、什麼什麼谷為單位來計算。此人也把近千匹的駿馬無償地捐給了邊防軍,還無償地給軍中提供牛和羊,修建大道和長城時,拉車的牛,軍士們吃的羊肉,有一半都是這個商人提供的。此二人作為個人,如此為國家出力,也真是罕見啊!”始皇帝聽了就非常高興地說:“此二人可是朕的貴人,你立即派人去請,朕要親自見見她們。”張蒼就派使者分頭去請這兩個人。

烏氏縣在今天的寧夏固原南部,甘肅平涼北部一帶,因為距離咸陽較近,大商人倮就先到了。始皇帝就隆重地接見他,然後就賜給他國宴。原來這個人以前先是自己養羊,等羊長大了就賣掉,再拿錢購買大量的絲織品,然後到游牧人的那裡去換牛羊。後來他有了積蓄,覺得自己養羊成本太高,不划算,就不在養羊了,而是拿余錢直接去購買絲織品,再把絲織品拿到北方去交換游牧人的牛羊和馬匹,這樣牛羊就越聚越多,以至於用山谷來計算了。等到秦國把長城修好,他就把牛、羊、馬的圈建在內地,然後放養,有了長城的保護,牲畜還不丟失。等到牲畜非常多了,他就雇牧人牧羊。他雇的牧羊人就有好幾千人,所以生意越做越大。最大的一次是他和戎王做的交易。因為戎王的家人平素都穿的很粗糙,現在有了絲織品,家人也穿上了極其漂亮的衣服,那些嬪妃和王子、公主們也都非常的高興。再加上倮這個人又會說話,他還常常誇讚戎王,說我們秦國的皇帝經常向您問好呢。戎王為了示好,他就把超過絲綢價值好幾倍的牛羊饋贈給倮,倮再把牛羊獻給修長城的秦軍。因為長城修好了,邊界上也就沒有打打殺殺的緊張氣氛了。始皇帝聽了倮的講述,心裡就樂開了花,於是賜商人一個“烏氏君”的封號,並讓給坐上豪華的車駕,隨意地出入秦國,也可以和秦國的大臣一齊參加一些重大的活動。一個放羊娃現在也被偉大的始皇帝封君賜爵了,這是人世間莫大的榮耀。

又過了一段時間,巴郡枳縣的這個女企業家也來到了咸陽。始皇帝也用非常隆重的禮節迎接,然後設國宴款待,又讓大臣們陪同。原來這個女人的夫家是枳縣經營丹穴礦的世家。她嫁到夫家時才十六歲,兩年後丈夫不幸去世,十八歲就成瞭望門寡。因為無兒無女,再加上清長的非常漂亮,鄉里的許多公子哥們就想追求她。有貪圖她美貌的,有貪圖她錢財的,還有一些浪蕩公子準備把她強行霸佔了再追求她。可是清不僅意志堅定,還很聰明,她決心要經營丹砂礦,還要為丈夫守節,所以堅持不再二嫁了。她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譽不受損傷,常讓女眷們跟在左右,後來還組建了男丁隊伍,專門做她的私人保鏢。總之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都是男男女女一大堆,從不讓外人抓她的把柄,就是讓人們看到,她就是一個貞潔之婦。

丹砂是一種非常稀缺的礦物資源,其用途也十分廣泛 ,既可用來製作硃色顏料,又可用作鎮靜劑,外科還可以用來治療疥癬等皮膚病,再加上硃砂既有毒又能防腐,因此古人認為,用硃砂煉成的金丹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始皇帝求長生,丹砂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她那裡也購了不少。丹砂又能提煉水銀,所以始皇帝要修建驪山陵,也需要這種東西。當時枳縣縣城的人口有五萬人,而她家的礦工就有一萬人,還有保護礦山的私人武裝,所以清就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富婆。用白銀來衡量她的資產,就是七千億萬兩;用黃金來衡量,就是五百多億萬兩。所以她富可敵國。始皇帝就對她敬重有加,用對待長輩的禮節對待她。

清在咸陽期間,始皇帝還陪她四處旅遊,觀光賞風景。她住了一段時間後,就請求回去。臨走的這一天,皇帝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將她送到了上林苑。清非常感動,就答應回去後,將提煉出來的水銀全部運往驪山供始皇帝建大陵用,還答應要斥巨資幫助秦國修建長城和大道。始皇帝就賜她一個“清夫人”的稱號。

可是這位心地善良,又大公無私的女企業家,經過了這一路的顛簸,她回到家裡,時間不長就病逝了。臨終時留下遺囑:將礦山無償捐給國家。清夫人不僅為富能仁,還全力以赴地搞好勞工的福利待遇,又積極扶貧濟困,為家鄉的繁榮富強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被鄉人奉為活神仙。始皇帝聽說了清夫人的事迹,又見斯人已逝,心中便無限的傷感。他非常佩服這個女人,因為她喪夫後再沒有嫁人,那時年紀還很小,為了夫家龐大的家業而奮鬥了一輩子,還守節從一而終。

這對先秦時期女子們性亂成風,尤其的秦國的宣太后羋月和他的母親趙太后是一個很大的諷刺。因為嬴政十三歲即位後,他的母后與丞相呂不韋專權,還(yin)亂宮闈,又與情夫嫪毐生下私生子,還企圖篡權奪位,這與清夫人的守貞和剛正之風就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始皇帝由衷敬地佩這位老寡婦,就給地方官下詔,要他們在清夫人的家鄉,千佛寨溝龍寨山上修築“懷清台”,要讓後人永遠地懷念這個女人,並賜給她一個“貞婦”的稱號,還為她修建貞節牌坊,以資表彰。

始皇帝因為清夫人的故事感動了他,於是就開啟了“烈女不嫁二夫”的歷史先河。這在有秦一代,甚至在中國古代社會也是不多見的。不過在今天來看,清夫人守節不嫁,這只是她的個人行為,不能在大多數寡婦中提倡。單身女性只有在道德準則的前提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完全是可以的。懷清台下有一種草藥,藥用價值極高,人們就把這種葯叫女貞子,開的花叫女貞花,都是因她而得名。宋人單有《女貞花》一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