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沛公得知巨鹿的消息,也震撼到了:秦國的兩支主力部隊都被楚軍打敗,而率領這兩支秦軍的兩位將軍偏偏又是秦國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們一個是王翦的孫子王離,另一個是平定了張楚國的章邯。尤其是王離,他擔任長城軍的統帥以來,和匈奴人打過無數次的大仗,真是威震匈奴,以至於匈奴人的小孩子在半夜啼哭,只要說王離的名字就會嚇得停止哭泣。而人們也都知道長城軍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他們就是以前縱橫馳騁、統一了六國的虎狼之師。後來又與異族人打仗,都能以一當十,以十抵百。長城軍的將領無不都是身經百戰,驍勇無敵。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也居然被項羽打敗了,竟然還遭到了全軍覆沒的下場。說起章邯,自從周文入關後,他就奉命平定叛亂,出關以來先後滅掉了張楚國、魏國,還打敗了齊國的十萬大軍,曾一度讓六國之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他也是由秦國的名將王賁推薦,二世皇帝親自任命,是目前秦國上上下下的保護神。就是這樣的一位資深宿將,也沒能在巨鹿穩住局面,反而讓項羽打敗了。

項羽的戰果是多麼輝煌,看來他殺了宋義而自代是正確的,時代呼喚的永遠都是高瞻遠矚的英雄,而不是畏葸不前的怕死鬼。楚懷王當初就應該拜項羽為上將軍,那個宋義確實太無能,他還自稱是什麼“卿子冠軍”,這真是天大的笑話。楚軍確實也夠偉大、神奇,他們簡直就是天下最勇猛的軍隊。楚軍取得如此巨大的戰績,除了每位士兵能征善戰外,主要靠的不就是他們的統帥嗎?正因為統帥指揮有方,再加上全軍將士勇敢善戰,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啊!這位統帥就是自己的結義兄弟項羽,他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他在戰場上異常勇猛,尤其在衝鋒陷陣的時候,那氣勢簡直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了。項羽是何等的英雄,何等的偉大,他簡直就是天下第一勇士,古今第一勇將。假如他將來真先於各路諸侯打進關中,實現了懷王之約,誰還敢與他爭奪地位?沛公想到這裡,脊背上就緊張得浸出了一片燥熱的汗漬,心跳也加速了,自然也對未來不敢再繼續想象下去。

沛公在讚歎之餘,又突然想起了項羽攻佔襄城後屠城的情景,這件事讓他感到毛骨悚然。項羽確實勇敢,可是他生性兇殘,每攻一城都想屠城泄憤,把抗拒過他的人,不論是軍人還是百姓都要通通地殺掉,這樣做是很不得人心的,也許這就是他致命的弱點。正因為這個原因,楚懷王才反對他擔任西路軍的統帥,就是怕他入關後濫行殺伐,不推行仁義。而我劉邦出身底層,知道百姓的苦,所以一定要在這一點上做得比他好,老百姓才能擁護我啊。沛公這樣想着,也在心中暗暗地下定了決心。

忽然有軍士進來報告,說楊熊和趙賁已經逃到了陽武縣。沛公笑道:“不管他們逃到哪裡,也都要把他們抓住。”便召集將領們商議。蕭何道:“沛公不用擔心,我判斷楊熊的死期一定不遠啦!”沛公非常疑惑,就問:“二弟何出此言?”蕭何道:“從許多獲得的消息判斷,二世皇帝現在基本上不再臨朝,秦國之事,不論大小皆由趙高決斷。而秦國又一貫執行督責之術,將領們若有一丁點錯誤,都有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楊熊打了敗仗,現又退回東郡,趙高豈能放過他?所以說楊熊的死期不遠了啊!”沛公聞言欣喜不已,就叫過軍士,吩咐他們繼續打探秦國的事情。

有一天,沛公又對酈食其說:“我自從得到先生,先後攻克了陳留、開封,又擊退了趙賁,得到了許多糧草;又用郭蒙之計,打敗了楊熊,拿下了曲遇,這些都是你們替我謀劃的結果,如果我能進入關中,一定先要向懷王申奏你們的功勞啊!”酈食其笑道:“將軍過獎,這是大家的功勞,我不過是出了個小計謀而已,那值得您誇獎啊?”郭蒙也謙虛了一番。沛公見二人如此,覺得人才確實重要,就對左右道:“我今天進兵如此順利,都是因為得到了高人的謀劃,可見人才是多麼的重要!你們都注意了,如果還有誰知道哪裡有賢人,就一定要向我推薦啊!”

蕭何聽沛公這麼一說就走過來,用那忠誠而睿智的眼神看着沛公道:“既然沛公如此愛惜人才,我現在就向您推薦一位!”沛公見蕭何要推薦人,就高興地問:“二弟,這是真的嗎?”蕭何說是真的。沛公就問要推薦何人。蕭何道:“離此不遠有一位名士,想當年還是始皇帝的大紅人呢,沛公難道忘了他嗎?”沛公一時想不起來。蕭何就直截了當地說:“他就是秦國的御史張蒼,張大人啊!”沛公一聽是張蒼,就很不高興地說:“這個人我可不想見!”蕭何道:“您剛才還說只要有賢人,就要推薦,怎麼就不算數了?”沛公道:“此人是秦國的御史,跟我還有些隔閡,見到他很是不爽。”蕭何道:“此人曾經管理過秦國的圖書和檔案,對秦國的內部文獻了如指掌。再加上他博學多才,又為官清廉,是個難得的人才啊!他曾經因為犯顏直諫而得罪了始皇帝,才被貶為黔首,現在就在家鄉陽武縣隱居。沛公既然愛惜人才,為什麼不把他請到軍中來?想必他一定有高蹈出塵的大計謀,一定能夠幫助您完成入關的大業啊?”

酈食其也在一旁道:“此人確實是個名士啊!”沛公道:“這個人是有才能,可他目中無人,我以前差點兒被他害苦啦。”沛公就把以前的事情向酈食其說了一遍。酈食其聽罷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可我聽說‘自古用人不避仇’,更何況他以前也是為了遵守秦法。如果他是一個阿諛逢迎之輩,趨炎附勢之徒,又怎麼會不怕掉腦袋地規勸始皇帝呢?”沛公沉思了一會兒,笑道:“好吧,我知道你倆確實是‘管仲’,但不知道他是不是‘寧戚’。就煩勞你們去把那個犯言直諫,不怕掉腦袋的張御史給我請來!”蕭何便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張蒼果然被蕭何請來了。沛公就召見張蒼。等見面後,沛公就說了許多好聽的話,根本不提以前的事,這讓初來乍到的張蒼深受感動。張蒼也真正地體會到了劉邦的禮先下士:此人不完全是一位草莽英雄,還是一位具有長者風度的大人物。他以前雖然只是秦國的一個亭長,可這位亭長具備了一般人所不具備的才智和氣度。張蒼在感動之餘,就將湯、武之道講給沛公聽。沛公聽了張蒼的進言,果然非常高興,覺得相見恨晚,就讓他繼續講解對局勢的看法。張蒼激動不已,他已經看出沛公有一種雷厲風行的務實精神,就講出了真正讓沛公心悅誠服的一番金玉之論,他說:“關中是一個地勢險要的地方,東面有雄偉的崤山和易守難攻的函谷關;西面有隴、蜀一帶的大山脈,中間是沃野千里的大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北部又是一個大牧場,秦國以前就是依靠這些有利的條件發展起來,從而控制了諸侯,征服了天下。那時人們都普遍認為,山東各國有一百萬軍隊攻打秦國,秦國只用兩萬軍隊就可以守住了,這就是所謂‘百二秦關’的由來。可是陳王起義後,他派周文入關,周文也很快地打進了關中,進軍的速度極快,這就說明關中的地勢雖然險要,但還是可以被攻破的。守關者可以憑藉關勢的險要,而守國者憑藉什麼呢?憑的就是仁義啊,如果執政者不講仁義和道德,國家是守不住的。雖然秦國只派了十萬工匠就把周文的三十萬義軍驅逐出關了,這只能說明周文的戰略出了問題,況且他的軍隊龐大而散亂,又是千里奔襲,既沒有側應援助之軍,又望屋而食,就地而居,如此散亂的一支軍隊,豈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