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秦朝時,各級官吏的考核主要是通過上計制度進行的。上計制度,就是各級地方政府定期向上一級政府彙報轄區基本情況的制度。計,即“計簿”,各級政府為了政務的需要,必須設置機構和職員將人口、土地、資源等情況記載於簿籍以作為徵收賦稅、計劃開支、制定政策的依據,就是計;各級政府按規定將有關情況報告上一級政府,這就是上計。上計制度是秦國政府加強對地方政府和官僚控制、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這種制度是皇帝和秦國政府掌握和監控全國的人口、土地、資源、收入、案件、財會、稅收、水利、農田、交通、治安等狀況的重要手段,又是監察官吏、考核政績、獎善懲惡、澄清吏治的重要手段。根據這一制度,每年都要對官員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並由上級對下級逐一考評,考評的結果卻由下極向上極逐級報告給政府。每年的考課材料還要建立檔案,根據考察結果,決定遷降賞罰。凡考課為最者,就升遷重用;不合格甚至有過錯者,給與責罰降職,或者削爵等處分。秦朝以十月為歲首,因此上計制度大體上在八、九月份進行。

在沛縣的上計期間,蕭何作為縣令的主要助手一直陪同在張蒼的身邊,他干工作和張蒼一樣認真細緻,不僅思維敏捷,而且精力充沛,只要是蕭何親手整理過的簿籍或者是各項記簿的記錄,都條目清晰,一目了然。他又幫助張蒼處理了一些別的事務,都表現得非常的出色,充分顯示了他治民理政的卓越才能,因此張蒼非常賞識他。等審核完了各項工作,還要進行課考。張蒼就對蕭何說:“你把全縣亭長以上的官吏全部召集起來,要到縣中進行考試,我要評判一下大家的水平,看看官吏對國家的法律條文及法家之術掌握得如何?還把那些優秀的人才都要重用起來,做到察能而用。”蕭何就配合道:“大人的想法太好,就用這個辦法來考核,我也要考出一個好成績來。”根據這個決定,劉季也被選在考核的官吏之列。

幾天後,全縣的官吏都收到了考試的通知。秦始皇帝三十六年的深秋,在一個肅殺而清爽的早晨,沛縣衙門前的兩棵大槐樹上,已經落滿了一群喜鵲,它們嘰嘰喳喳地叫了一陣,隨着人們的到來,喜鵲都一哄飛走了,衙門前就開始熱鬧起來。這時全縣的官吏都到了,他們走進縣衙,匯聚在一間大廳里進行考試。這次考的是《為吏之道》和《慎子》中的一些內容。張蒼擔任主考官,縣令擔任監考,考試進行了整整一個早晨,直到中午時才交了卷冊。

等到張榜的這一天,縣中的官吏都來到衙門口察看考評結果,看到結果的一些官吏有的高興,有的搖頭,有的也無所謂,總之他們神態各異,表情不同。名列第一的就是賢名遠播的蕭縣丞,其次是獄掾曹參,縣尉排到第五名,劉季排在第二十名,他竟然也是所有的亭長里成績最好的一個。大家就聚在一起談論這次考試的事情,蕭何與曹參恰好碰在了一起。官吏們就向他二人祝賀。蕭何與曹參說了一些客套話,就與大家告辭了,二人正準備要回去。忽然看見一位大漢走了過來,蕭何和曹參就駐足看他。

大漢約有三十歲左右,看上去雖然風塵僕僕,卻氣宇軒昂。他頭裹包巾,腳穿一雙大草鞋,身穿粗麻短褂子;右手拿着一支簫管,左肩背着一個小包裹,體格十分健壯。只見他也擠進了人群,看着榜文卻不屑一顧地說了句:“大丈夫要想為國家出力,就應該憑真本事,這些舞文弄墨的酸儒不值一提!”說完就冷笑着轉身離開了。蕭何感到非常驚訝,急忙上前叫道:“壯士請留步!”大漢回過頭來。蕭何見他四方臉,黑黃臉膛,濃眉大眼,寬鼻子厚嘴唇,儼然一位赳赳武夫。但令人不解的是他腰間卻系著一條白色的布帶,好像是剛剛奔過喪的樣子。

蕭何就驚嘆道:“壯士好相貌!”漢子便作了一揖,道:“二位大人喚我嗎?”蕭何就非常客氣地說:“是啊,不知壯士何方人氏?姓甚名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大漢回答:“小人姓周名勃,三川卷縣人。只因父母過早亡故了,因此來沛縣投親,就住在里左。”蕭何還了禮,便懷疑他是躲避徭役的窮家子弟,就問:“壯士為什麼看了縣文而嘆息?”周勃心中一怔,解釋道:“剛才只因心中感到不平,故而失口說了一句,並沒有毀謗之意,請二位大人恕罪?”蕭何笑道:“我是蕭何,這位是曹參曹大人,我們並沒有責怪的意思。只是想知道你腰間系條白帶子,莫非……”周勃就連忙解釋道:“大人誤會了,小人平素以編製蠶箔為業,常替別人吹簫,做一些迎親送葬之類的糊口。別人歡笑我高興,別人傷心我悲哀,真是隨喜依悲,身不由己啊!今天是替人家送完了葬,所以才這副行頭。”

蕭何知道了周勃的情況後,就謙遜道:“是這樣啊?我對音律也略知一二,想請壯士到縣中一座,有心聽你吹一首古曲,不知可否賞光?”周勃就連忙施禮道:“蕭大人有請,原本是要去的。但是小民這副行頭,又一身晦氣,只怕是沖犯了二位大人。”蕭何道:“哎,你替人家辦事化解煩憂,說明你有惻隱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仁者,鬼神尚且敬之,怎麼會有沖犯之說?”周勃從來沒有聽到有人這麼誇過他,心裡非常感動,於是跟着蕭何來到了縣衙。周勃剛走到門口,又一些猶豫,就道:“大人,自古草民不與官家交往。我周勃一介寒士,身無分文,還是不要給二位大人添亂的好啊?”蕭何忙道:“都是‘知音人’,何必計較貴賤?你是想要給我們一個見面禮嗎?那就請到裡面吹奏一曲。”周勃就只好跟着走了進來。

大家來到館舍坐下,蕭何吩咐上茶。喝完了茶,蕭何就說:“我雖然沒有師曠之聰,但也有領會‘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雅興。就請壯士先吹奏一曲。”周勃只好說:“獻醜了。”於是拿起簫管就吹了起來,曲意大致是:

大道艱難兮,霧遮雲不開。燕趙納國士,樂鄒劇辛來。下齊七十二,為報黃金台。豪氣貫日月,經綸怙奇才。涼風青萍起,悠悠吹我懷。彈劍身未遇,奈何棄塵埃!鳳兮非梧棲,龍兮噴雲雷。遨遊四海兮,凄凄燕歌哀。

周勃吹奏完畢後,笑道:“讓二位大人見笑啦。”蕭何大驚道:“您吹奏的這首曲兒就叫《時不遇》,此曲乃抒發壯士懷才不遇之情。今日吹來,我已經知道了您心中的抱負啊。”周勃聽了蕭何的話,感到驚訝不已,就非常佩服蕭何的博聞廣見和對詞曲的精到見解,讓他一語道破了心中的玄機,就趕緊起身道:“小民從小喜歡舞槍弄棒,空有一身本事,可惜沒有用武之地,因此常常藉此曲來排解憂悶,今日讓二位大人見笑啦。”

蕭何就高興地說:“我十分欽佩您的才能!但是若要讓世人了解您,您就必須要讓大家知道您的本事。請壯士記住我的話,今後縣中若有選拔武才之事,請您務必前來,千萬不可錯過了機會啊!”周勃向來衣不裹體,食不飽腹,現在聽了蕭何的話,就很高興,便再三感謝道:“多謝大人栽培,小民我一定牢記您的叮囑。”說完就起身告辭。蕭、曹也不挽留,就將周勃送到府衙外。周勃走後,忽然有一個差役走過來道:“蕭大人,張御史請您呢。”蕭何聽說張御史有請,就別了曹參,來見張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