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陳王派周巿攻取了東郡和濟北郡,又在黃河邊上修築防禦工事,阻住白馬津,派兵把守。周巿隨後率兵南下攻打臨湽郡,第一站是狄縣,這就引出了城中的三位豪傑,他們是弟兄三人,老大叫田儋,老二叫田榮,老三叫田橫,都是原前齊王的後裔,居住在狄城,名望很高。有一天,哥仨聞聽周市的軍隊即將攻到,就聚集族人道:“我們是田氏齊王的後代,齊國也是封建的強國,曾經稱霸東方,雄居海濱。現在諸侯紛紛起事,我們作為田氏的子孫,應該恢復祖業,重興大齊!”族人聽了都非常贊同。田橫道:“聽說周市率領的楚軍快要打到狄城了,我們應該先發制人。”族人就問怎麼先發制人。田橫道:“殺掉縣令,號召百姓對抗周巿。若能打敗周巿,就號召齊民,攻下臨淄郡作為都城,然後稱立齊王,霸業就成了!”大家一塊說好。

次日,哥仨就以殺家奴為由,來到縣中請求縣令定奪,這是當時的法律規定的,私人不能處決犯人。狄縣令不知是計,見他們綁着一個人,就放進了縣衙。田儋來到大堂,突然大喝道:“現在各國都已反叛秦國,紛紛獨立稱王,只有齊國沒有響應。我田儋是齊王室的後代,應該繼承祖先的基業,重建齊國,你們認為如何?”縣令大驚,正要發作。田儋就上前一刀砍了縣令。縣中的豪強子弟見縣令已經死了,非常震驚,只好異口同聲道:“我們願意擁戴壯士稱王!”哥仨就號召軍民和周市戰鬥,把城中的兵器和鎧甲全部發給大家,再將秦軍集合起來。次日聽說周巿已經兵臨城下,田橫就率兵出城迎戰。周巿以為城中的人要投降,沒有防備。田橫突然殺了個措手不及,周巿大敗而逃。田橫追殺了一程才收兵回城。田儋又提前向臨淄派出了軍士,隨後率領所有的軍隊、族人就向臨淄進發。郡守聞報,慌忙應戰。軍士裡應外合,很快就拿下了城池。田儋進了城,將郡守等一批秦國的官吏全部殺死,然後廢除了秦法,佔據郡守府。齊民大悅,就正式擁立田儋做了齊王。齊王又封田榮為丞相,田橫為將軍,再將附近各縣的秦軍全部改編為齊軍,然後安撫民眾,繼續號召子弟參軍,擴充實力,從此齊國獨立。

周巿被齊軍打敗後,退回魏地。魏地的三老豪傑就想推舉周巿做魏王。周巿道:“現在天下大亂,稱王稱霸的人多如牛毛,這正是考驗忠臣的時候。我的祖先都是魏人,應該尋找魏王的後代做王!我聽說有個叫魏咎的公子就在陳王的帳下,人們都知道他是魏王的後代,如果能把他迎回來,我們就有依靠了。”眾人都說好。周巿就派人去陳城和陳王交涉。使者往返跑了五趟,才將魏咎放了回來。魏咎回來後,周巿等人就擁立他做了魏王,定都大梁。周巿開國有功,被封為丞相,魏王的弟弟魏豹擔任了大將軍。這個時候,楚、趙、燕、齊、魏等國先後都獨立了。

秦國的各路官員見五國已經獨立,就向朝廷報告,可是趙高把這些文書全部壓了下來,沒有上報,只把章邯打敗周文的事情報了上去。二世於是一邊嘉獎章邯,一邊召集文武商討平定叛亂的事情。李斯和大臣們進一步分析天下的形勢,向二世進言獻策,這就引起了趙高的極大不滿。

有一天,趙高在家裡對女婿閻樂道:“賢婿,現在丞相李斯在內把持朝政,其子李由在三川掌兵,他們父子一個制內,一個掌外,遙相呼應,這對我趙家可不是好事啊!一個月前,王賁又在皇帝面前保舉了章邯。那個姓章的還有些本事,他已經把叛軍驅逐出關了,叛軍頭目周文被困在曹陽邑。現在章邯若是打敗周文,再和李由聯合起來就能滅掉陳勝,那章邯就成了秦國的中興之臣,朝堂之上就沒有我們父子的立足之地了。”閻樂點頭道:“確實是這樣的。”趙高就意味深長地說:“如果章邯和李由成了大功,二世皇帝必然會重用他們,還有丞相李斯,那時我們父子就有可能大禍臨頭嘍!”

閻樂明白老丈人的意思,就道:“聽說這幾天,皇帝屢次召見李斯,商議平定叛亂的事情。”趙高面帶憂色,半晌不語。閻樂繼續道:“岳父大人,外面的事情我們可以慢慢想辦法,可內部千萬不能讓李斯獨霸朝綱。小婿倒有一個辦法,可以使皇帝疏遠並猜疑丞相!”趙高就問是什麼辦法。閻樂爽快地道:“李由和吳廣在滎陽相持已近兩月,他們雙方都不能取勝。我聽說皇帝對李由早有戒備,岳父何不來個離間之計呢?”趙高道:“賢婿,你有所不知,前一陣子,皇帝派李斯的家人親自到滎陽一趟,說是李由並沒有通敵,為國家鎮守城池,我們沒有證據能證明李斯指使李由通敵,因此皇帝不信啊!”閻樂道:“事在人為,只要慢慢想辦法,就一定有破綻可擊。”趙高道:“你說的對,我若能保住富貴,也就是保住了你的將來,我們父子可要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啊!”閻樂道:“岳父大人說的對,您何不直接密告李由謀反呢?皇帝若要調查,小婿自有安排,可保萬無一失。”趙高搖頭道:“胡亥小子雖然昏庸,但畢竟是嬴氏子孫,他也不是孬種,正因為我長期在他的身邊周旋,他才將我看成是老師,甚至是父親,不然我早就被李斯排擠出局了。”閻樂道:“二世皇帝畢竟年輕,貪玩是年輕人的本性,岳父大人應該投其所好,拿他喜歡的東西引誘,一定要讓他對您非常信任,這樣就不愁沒有機會對付李斯了。”趙高聽罷喜笑顏開,誇讚閻樂道:“不愧是我的女婿,今後我們父子也要高度警惕,時刻保持一致,就能永保富貴!”閻樂高興地說:“是的,岳父大人,只要我倆同心協力,就一定能除掉李斯,您就按我說的去做。”趙高大喜過望。

幾天後的一個早朝,二世又向大臣們詢問山東的事情。有人奏道:“章邯把周文圍困在曹陽邑,正在四處調兵,一定會滅掉周文,然後和李由會師南下消滅陳勝。”二世道:“李由是個文武全才,可為什麼總是抓不到吳廣呢?”李斯趕緊奏道:“陛下,李由在滎陽雖然未能抓住吳廣,可他拖住了幾十萬叛軍,才使周文孤立無援,慘遭失敗。”二世道:“朕本來就知道李由忠心耿耿,不過問問罷了。”趙高突然道:“陛下,李由雖然鉗制了吳廣的幾十萬叛賊,使他們未能入關,可是假如周文來到戲水亭直接向咸陽發起進攻,或者說不是王賁將軍捨身詐降去穩住周文,咸陽早就被叛賊佔領了,我們也許早就成了他們的俘虜,現在想來真是後怕。”二世道:“事情並不是那樣,為什麼還要說出可怕的後果?”趙高道:“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嘛。雖然危險的事情已經過去,但作為臣子不能不提醒陛下:您應該對外面的將領時刻提高警惕,嚴加監督,不能讓他們抱有僥倖心理,或者是因為有其它的什麼原因而導致戰事失利,那將悔之晚矣!”二世點頭說是。

這時老將軍馮劫覺得趙高話中有話,就挺胸道:“陛下,將領們都是先帝親自選拔的,哪位不是忠臣?自古用兵的人,各有方法。春秋之時,樂毅一鼓作氣,攻下了齊國的七十餘座城池,可是後來田單反其倒而行之,又恢復了失地。所以說‘兵法雖有常法而無定法’。就像三川郡守李由,他固守在滎陽,能把吳廣的幾十萬叛軍鉗制住,才使周文成了一支孤軍,後來又被章邯打敗,這就是李由的大功勞啊!李由是李丞相之子,他必定忠心耿耿,相信他一定能夠收復失地,戰勝陳勝。”趙高原本想詆毀李由,可沒有想到馮劫偏偏站出來說了李由的一大堆好話,心中就氣得說不出話來。

散朝後,趙高又鬼鬼祟祟地來見二世道:“臣探聽到一件事情,不能不報,請陛下明斷。”二世就問是什麼事情。趙高故作神秘道:“昨晚臣接到一份從三川送來的密報,說……”趙高欲言又止。二世見他吞吞吐吐,就催促他快講。趙高就不懷好意地道:“這件事關係重大,陛下恐怕不會相信,還是不說為好!”二世很是着急,就憤憤道:“有什麼事情,朕命你說!”趙高這才道:“昨晚有人從三川回來,說三川郡守李由的確暗中和盜賊吳廣私通,確有反叛之意,只是因為其父李丞相在朝為官,因此他還不敢公然叛國,還聽說這一切都是李丞相指使他這麼乾的。”二世道:“不對吧,他的家人前一段時間已經親自出使了滎陽,說李由堅守城池,為國死戰,並不像你說的那樣不堪啊?”趙高奸笑道:“陛下,您想想看,她們都是一家人,即使李氏父子暗中通賊,她們怎麼可能揭發自己的父兄呢?況且這又是滅族的重罪,誰敢承認呢?除非陛下親自派出官員調查,否則我就擔心我們都會被李斯一家合夥給出賣了?”

二世聽了這話半晌不語,過了老半天才道:“有什麼證據能證明李由通賊呢?”趙高道:“陛下可召來三川的軍士問問。”二世就問三川的軍士在什麼地方。趙高說:“就在殿外。”二世於是立即召見軍士。趙高就趕緊派了一個宮人出去宣軍士進見。一會兒,宮人就領着一個軍人模樣的人走了進來。二世問:“李由暗通叛賊,這是真的嗎?”士兵叩頭道:“此事千真萬確,可人人都不敢說。”二世就問為什麼不敢說。軍士道:“李斯丞相權傾當朝,如果誰說他們父子的壞話,准沒好下場啊!”二世一聽這話,就非常生氣地說:“你是怎麼知道李由暗中通賊的呢?”軍士回答道:“山東的官員都知道,就是不敢說罷了。”二世沉吟不語。趙高就讓軍士先退下。這個假冒的軍人就是閻樂提前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