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蕭何領着樊噲來見縣令,可是當縣令縣令聽說要先廢除法令時,卻又猶豫不決。樊噲道:“大人連這點誠意都沒有,我怎麼敢召我大哥前來?”曹參道:“趙大人,既然要舉事,就應該廢除秦法,這樣老百姓才會擁護啊?”趙縣令這才答應了。曹參就宣布廢除了秦國的一切苛法嚴律,又寫成告示曉諭全城。蕭何又寫了一封信讓樊噲帶上去請劉季。沛縣就轟動了。

樊噲出了沛縣,一路疾馳,來到芒碭山,見到劉季後就把起兵的事情告訴了他,又把蕭何的信遞上。劉季看了蕭何的親筆信,不覺喜極,道:“以前張御史推薦蕭大人入朝做官,蕭大人卻不屑一顧,現在又謀划起義,看來他不光有仁義之心,還非常有遠見。這真是蒼天有眼啊,我們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就立即通知各大山頭的頭目,一共聚得三百首領,一千餘眾。劉季就告知他們要起兵反秦。人們聽說起兵,個個高興得不得了,人人就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殺下山去。劉季就將人馬集合起來,然後燒了山寨依次下山,從此走上了反秦的光輝歷程。後人就把劉季活動過的山稱為‘雲龍山’,把劉季藏過身的地方稱為‘皇藏嶼’。

在下山的路上,呂雉又告訴劉季:“縣令反覆無常,你的人馬又少,恐怕進城後他會對你冷眼相看。”樊噲在旁邊瞪眼道:“狗官若是敢小瞧咱,我就宰了他!”呂雉道:“豐邑是我們的家鄉,既然要舉兵,應該首先攻取,還可以從那裡補充一些兵馬,這樣進城後他們就不敢把你怎麼樣。”劉季就聽了呂雉的話,先傳令向豐邑進發,一來安慰父老,二來擴充一些兵馬。

劉季來到豐邑,三老嗇夫早就打開城門迎接。劉季進城後,先拜見了三老嗇夫,然後來到家中。劉老太公和岳父聽說劉季要起兵造反,就只好默默地為他祈求平安。劉季就把呂雉留在家中照看家人。自己還來到本村的扮榆社禱吿了一番,希望得到神靈的保佑。晚飯後劉季就回到軍中。豐邑的百姓聽說劉季要起兵,人人歡天喜地,個個踴躍參軍,一些老人還拿出好酒好肉鼓勵劉季好好乾。

這時,有個名叫王陵的人前來拜見劉季,劉季聽說是王陵來了,高興得不得了,就趕緊跑出來迎接。原來這個王陵,也是豐邑的一位豪傑,他在南陽做秦國的縣尉,因為公事經常和劉季見面,關係也很不錯。因為他年長几歲,劉季就把他當成兄長一樣帝對待。劉季見到王陵後,就高興地問:“哥哥今日來此,莫非是要響應起義?”王陵道:“非也,我聽說到處鬧的很兇,非常擔心母親有不測,因此前來接她去南陽,想不到你要舉兵了。你是秦國的官吏,怎能行此忤逆之事啊?若是朝廷派大軍來征討,怕是不會有好結果,還望賢弟三思而後行啊?”劉季就慨然答道:“我知道哥哥忠於秦國,可我不同,我在豐西澤放走了三百個更卒,秦人對我恨之入骨。陳勝不反,我將永無出頭之日,現在陳勝先反了,趙縣令也積極響應,他還特意邀我去相助,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不會輕易失去啊!你們南陽雖說暫時還穩定,可是山東各地都已經起義了,秦國遲早也要完蛋,還是請哥哥想想今後怎麼辦吧?”

王陵嘆息道:“我也知道秦國推行bao政,很不得人心,可我久食秦祿,豈能忍心背叛?今日路過此地,只因朋友之情特來奉勸賢弟。但事已至此,你卻要好自為之啊?”王陵說完就向劉季告辭。劉季道:“兄長且慢,讓我和伯母見上一面。”王陵就領着劉季來到路邊拜見了母親。劉季見到陵母后,行禮問安道:“以前伯母常以‘忠信’二字教導我輩,我真是受益匪淺啊!今日我受邀起兵實屬萬不得已,還望伯母能夠體察我的苦衷。我和王陵哥一同長大,情同手足,您昔日的教導,彷彿還在耳邊。現在伯母要遠行,想到今後雲山阻隔,還不知能不能再相見?”說完竟然流下淚來。陵母也動情道:“賢侄是家鄉的傑出子弟,平素恩德廣布四方。聽說你在豐西澤中義釋三百窮家子弟,他們必定對你感恩戴德。今日起兵,希望他們能鼎力相助,也希望賢侄能大展宏圖,早建功業!”劉季道:“伯母諄諄告誡,侄兒一定不敢忘懷!”就扶陵母上車,然後跪在路邊目送他們遠去。

劉季送走了王陵,回到官邸門口,忽然看見周勃領着呂雉的大哥呂澤,二哥呂釋之也來投軍。一會兒,樊噲又領着雍齒、王吸、薛歐、唐厲、陳敕、周聚、陳倉、赤、朱濞、朱通等人都來投軍,劉季一一和大家相見。原來這些人大多都是以前在豐西澤中被放走的青年子弟,他們雖然跑回了家中,但是不敢在家居住,白天躲着,晚上才敢回家,經常過着擔驚受怕的日子。現在聽說劉季要起兵了,就放心大膽地前來從軍,劉季就把他們全部收編在冊。這時豐邑城中的父老鄉親也都奔走相告,積極響應,他們還鼓動子弟來參軍,軍隊就增加到了兩千餘人。劉季非常高興,就率領大家向沛縣進發。

在沛縣,被樊噲鞭打的那兩個官差,因為怨恨樊噲,一天就跑到沛縣的大牢里,對魏采說了被樊噲無緣無故毒打之事。魏采聽了吃驚道:“樊噲是抓捕的要犯,他怎麼敢來到縣中?”二人就把趙縣令要召劉季回來舉兵的事情告訴了魏采。魏采聽了大驚失色,問這是誰的主意。官差就告訴他是蕭何的主意。魏采驚得魂飛魄散,他害怕劉季回來,因為調戲呂雉而遭到報復,就道:“劉季是國家的要犯,自從在豐西縱徒後就做了強盜,郡守多次派兵捉拿。現在趙縣令真是糊塗,怎麼能聽上蕭何的話而重用劉季?若是這樣,沛縣就不是趙大人的了啊!”二位官差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魏采道:“你們想劉季、樊噲那幫人平素對趙縣是不是令恨之入骨?他們若是來到城中,能聽趙大人的話嗎?若是趙大人對他們稍有齟齬,他們就會違抗命令,弄不好就要反目!”二官差道:“你為什麼不把這話告訴縣令大人?”魏采道:“我身陷囹圄,怎麼能見到趙大人?”二官差道:“我們現在就去拜見縣令大人,告訴他你有重要的事情,請他立即召見你。”魏采喜道:“如果沛縣有美好的未來,都是二位的功勞啊!”

兩個官差就來拜見縣令道:“小的們偶從牢獄經過,魏采大人說有機密大事要稟報。”縣令說他有何事。二人道:“他說非要見到您才敢說出口。”縣令非常疑惑,就叫人放出了魏采。魏采來到府中見到了縣令竟然長跪不起,悲切道:“我聽說大人要叛秦應楚,還要召回劉季,這是真的嗎?”縣令道:“不錯,是這樣的。”魏采果斷道:“趙大人,劉季是個什麼人您難道不清楚嗎?”縣令道:“我豈能不知,但這次是我的決定,我要藉助他的名義來號令全縣的子弟。”魏采道:“‘掩耳盜鈴’是自欺欺人的辦法,‘負薪救火’是自我毀滅的開始。一件小事情都不能如此,更何況是國家大事?現在您自己掌管着一縣的事務,主宰着全縣人的生死大權,所以只要您擔任起義軍的首領才是最合適的,可是您怎麼又要找一位別人擔任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