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不過縱然這道錢玉版暫時對我人族無用,我姬昌也不會輕易將其交給商國!”

“侯爺此言差異!”

卻是有人出來表示不同意見了!

大家一看,卻是散宜生大夫!

只見散宜生捻着鬍鬚、笑着說道:“依鄙人之見,這道錢玉版倒是可以送過商國!”

眾人正待反駁時,卻見姬昌抬手制止了眾人,自己思索了起來。

半晌之後,就聽着姬昌笑了起來,對散宜生說道:“散大夫說得在理,是姬昌糊塗了!”

說著,姬昌看了看眾人,笑着說道:“散大夫的意思是:從人族的角度來講,現在的商國還是人族主國,道錢玉版理應由商國來掌管,至於商國能不能通過道錢玉版來鑄造出道錢,就不是我周國應該去考慮的事情了。”

“從我周國的角度來講,將道錢玉版交給商國,既能表明我周國以人族大事為己任的態度,又能表明我周國恭從商國的態度、減少商國對我周國的警惕態度。”

“而從另一方面來講,商國得到道錢玉版之後,必定會大肆收集材料來進行鑄造。但是由於其不知道鑄造過程之中的精細之處,可以料定的是,商國即便是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都無法鑄造成功!”

“屆時,商國的實力必定會因為大量的消耗而下降下來!相應地,我周國的實力便會提升。”

“那時,我周國相對於商國而言,便不一定會處於絕對的劣勢了。”

“再有,便是商國可能會因為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毫無所得後,民眾對其的怨言會愈發的強烈起來。”

“到時候,我周國可能會有機可乘!”

姬昌邊說邊看着散宜生,就見散宜生滿面笑意地連連點頭。

“散大夫,本侯說的可對?”

姬昌問散宜生道。

就聽散宜生雙掌拍響,笑聲道:“侯爺英明!只要將那道錢玉版交給商國,我周國便能消除一場可能即將發生的戰爭。而且可以在日後作壁上觀、坐等商國的變化,屆時我周國再隨機應變即可。”

“而侯爺,也不必以身犯險、去那商國了。”

“不,”姬昌擺了擺手後。再看了看眾臣和姬發,鄭重地說道:“本侯還是要去那商國一趟!”

眾臣一聽,頓時紛紛嚷了起來,不想讓姬昌前往商國。

卻見姬昌舉起手來,大聲喊道:“諸位臣工。請聽本侯一言!”

眾人這才消停了下來,注目看着姬昌、等待姬昌的說法。

姬昌看着大家說道:“本侯意往商國,有以下用意。”

“其一,畢竟前番膠鬲前來討要道錢玉版未能實現,所以本侯必須要前往商國一趟,向商王帝辛請罪。”

“其二,膠鬲上次與本侯談話時曾經告訴過本侯,說那商王帝辛雖然勇武非常、但卻是個多勇少智之人,而且為人輕浮急躁。雖然其在軍事方面有所成就,但是在政事方面卻有不小的短處。”

“兼之在擊退四方來敵之後。在費仲等人的吹捧之下,有些飄飄然、聽不進大臣們的建言了。”

“而帝辛的此番表現若是屬實,便是我周國的大好機會,我姬昌必須要親自去商都查探一番、親眼見一見這位商王帝辛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其三,方才姬發的看法大家也都聽到了。本侯以為,姬發已經初步具備了一位國主所需的能力。所以本侯意欲讓姬發代本侯監國、對其能力進行一番檢驗!”

“其四!”姬昌見姬發想要站出來,連忙將姬發止住、自己繼續說道:“爾等都知道本侯有一項本事,就是以道錢來進行推算占卜。”

“但是這項本事有個限制,便是如要想知道一國的國運大事、就必須要身處其國的國都之中!”

“所以本侯此去商國還有個意圖便是要實地推算下商國的國運到底如何!”

“發兒!”姬昌這才對着姬發說道:“為父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也要明白為父的意思。”

“你之才。乃是一國之主的大才,並非一邑一地之才!”

“所以,要考量你的才能,只有置於國主或者監國的位置上才能進行!而此次。正是考量你的良機!”

“你可要在監國的時候好好表現,不要讓為父失望啊!”

“是!孩兒必會盡心儘力、不讓父侯失望!”

姬發連忙雙手一抱,恭敬地喊道。

“嗯,我兒此心可嘉!”姬昌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散宜生、閎夭、南宮适等人:“本侯去商國之後,爾等還需繼續恪守本職。協助監國處理好國中大事!”

眾臣也是連忙抱拳應諾道:“侯爺放心,我等必會協助好監國、管理好我國事務。”

姬昌再次點了點頭,向眾人揮了揮手:“發兒留下,為父還有些事與你交代。其餘眾人先退下,各行其職去吧!”

“是,我等告退!”

眾人施禮後,便紛紛退下。

姬昌待眾人離開大殿之後,才對姬發說道:“我周國的官員職位,你可全都知曉了?”

姬發回答道:“是,姬發已經在這幾年的歷練中全部知曉了。”

“南宮适將軍主軍、散宜生大夫主持內政、閎夭上卿主持國間往來。”

“其餘官員全都在這三位大臣屬下各司其職。”

“嗯。不錯!”姬昌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那麼如何進行國事運行,你可知曉?”

“孩兒試言,還請父侯指正!”姬發知道父親現在是在傳授自己治國理政的方法,於是在稍作思考之後,便大膽出言道。

“為人主者,必先懂得識人斷事!”

“其中,識人需得既識人又識己。識己者,知道自身的缺點與優點,可以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來補全自己的缺點,也可以知道自己適合做哪些事情、不適合做哪些事情。”

“如此一來,為人主者便能與臣工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各司其職、互相配合。”

“識人者,可知人才的優點、缺點,揚其長、避其短,將人才安排在適合其發揮才能的地方,同時以規矩或者其他人將其缺點避開。”

“斷事者,須知事物演變之規則,明事理、曉天機,懂得審時度勢、確定各項事物發展的方向以及需要達成的目的,也要懂得將諸事合理分派、形成合力來推進各項事物的發展。”

“同時,斷事者須知物極必反之理、事物收發之道,明了凡事必須要做到不偏不倚,公正無欺。不急功近利、不言出不行、不言行不一!”

“唯有識人斷事,方能選賢任能、集舉國之力於一體,方能不虛耗國力、不損傷民心,真正為國出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