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西方對政體理論的系統闡釋可以追溯到柏拉圖。他在早年所寫的《理想國》中提出了五種政體周期循環的理論:分別是貴族政體、寡頭政體、平民政體、僭主政體。五種政體循環更替。貴族政體由於對生育的無知,導致人口素質下降,私有財產和家庭產生,自由人變成奴隸,從而退化為勛閥政體;勛閥政體對戰績、榮譽和金錢的迷戀,導致少數人聚斂大量財富,從而退化成寡頭政體;寡頭政體以財產決定地位,導致窮人對富人的憎恨,從而平民政體取代寡頭政體;由於平民政體過度崇尚自由,導致秩序喪失,道德淪喪,使得有了極權政治產生的土壤,從而僭主政體取代了平民政體;僭主政體完全憑僭主的意志行事,極權的專制走到盡頭又使貴族政體有了產生的可能。柏拉圖在晚年時,在其《論政治家》中重新提出了整體的分類觀點。首先根據統治者人數將政體分為由一人統治的君主政體,由少數人統治的貴族政體和多數人統治的平民政體;然後根據是否實行法治,與這三種政體一一對應,分別產生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和暴民政體。柏拉圖認為,“一人專制的政府,如果只根據好的成文法律來統治,就是六種政體中最好的;可是,如果他不根據法律,那就是最無情的,對他的國民的壓迫也是最厲害的。”3:19在《論法律》中,柏拉圖又提出了混合政體的理論。他將政體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君主制,一種是民主制。大多數國家都是這兩種政體的不同程度的結合3:22。

師承於柏拉圖的亞里士多德認為政體是一切政治組織的依據。在他的著作《政治學》中,亞里士多德按照統治者人數將政體分為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共和政體;再根據施政目的,從這三種政體中產生出三種變態政體: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分類依據則是貧富和階級差別。亞里士多德理想中的政體是道德上追求善,共和製為形式,以法治為手段。

隨着羅馬共和國的強大,以西塞羅為代表的思想家們將政體理論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西塞羅在《論共和國》中界定了國家的概念,將政體分為一人統治國家的君主制、少數選舉出來的人統治國家的貴族制,以及由人民自己掌握的民主制。他同時認為最好的政體就是這三種政體“均衡地混合而成”,並且認為羅馬共和國就是理想政體形式的體現。

以上摘錄自維基百科。

由上述可見,對於政治制度,西方在兩千年前就已經進行了系統地分析,並認為存在多種不同的方式,以及各種制度之間存在一個互相轉換的循環關係,並不存在一個永恆的,完美的政治制度。

而相對來說,在中國,也曾經經歷過部落聯盟共和民主,到君主制的一個轉換,有暴君政治和君主專制到後來宋,明君主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一定程度的貴族民主制與君主制混合的轉換。但不得不承認,中國始終沒有提出系統的政治制度劃分和演變的學說,每個朝代的統治者和政治家,思想家都試圖建立一個可以傳承萬世,包羅萬象,亘古不變的制度,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想方設法地鉗制群眾的思想,統一社會精英的思想,把所有的精英都從思想到行動納入到現行體制中,也就有了八股取士和愚民政策。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隨着思想文化的發展,知識分子階層的覺醒,都會導致關於制度改革方面的爭論。這種爭論發展到一定程度,當知識分子,尤其是其中最為激進的群體,發現自己的改革主張無法在現行體制內得到實踐,自己這些“最為先進”的分子無法進入到核心統治集團的時候,就可能醞釀革命,採取暴力打倒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在西方,首先開始這一進程的是西屬尼德蘭,這一地區新教和西班牙國教的天主教衝突激烈,而他又是西歐工商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有長期的商業自治城市傳統,又孤懸於西班牙本土之外,隔着法國,故而首先掀起革命,建立了聯合省共和國,推舉了世襲的執政,但基本上屬於地方自治的聯合,所以才叫聯合省。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權一直掌握在拿騷家族手中,後來由於絕嗣,被奧蘭治家族取代。而由於聯合省體制軟弱無力,在和英法的對抗中反覆失敗,最終所有聯合省一致同意,自覺自愿地建立更加強大的中央政府,也就是荷蘭王國政府。

尼德蘭革命之後,英國爆發了革命,首先建立了代議制貴族政體,隨後為了對抗保皇黨,克倫威爾建立護國公體制,開始了“克倫威爾暴政”,隨後又遭到封建皇權復辟,由於封建皇朝威脅到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又被他們引入荷蘭之爭奧蘭治威廉所推翻,最終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再之後就是北美殖民地獨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然後是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的歷程比英國更複雜,更反覆,而且整個政體的變更一直到了二十世紀。其中間歷經了國民大會的代議制貴族共和民主,雅各賓派寡頭暴政,到熱月的代議制貴族共和民主復辟,然後再到拿破崙建立開明專制,最終建立拿破崙君主立憲帝國,隨後又是波旁王朝復辟,然後是路易·菲利普的奧爾良王朝,再之後爆發二月革命,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上台,建立了立憲君主政體,但皇帝的權力很大,控制了元老院,並有有宣戰、媾和、結盟、訂立商約和特赦,任命政府與地方官員,批准公共建設工程,決定是否將法案送交立法團討論等權力。後來,由於普法戰爭的失敗,法國又爆發了新的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實行多黨制內閣,總統被架空,可到了二戰,法蘭西共和國又被納粹擊敗,北當的法西斯主義體制上台,隨着二戰盟軍獲勝,戴高樂又建立了新的二元體制,即總統和內閣總理分享統治權,持續至今。

由於法國的政治體制變革次數最多,最全面,對於法國革命的分析,可以最大程度上辨析政治制度演變,革命與改革的始末緣由。

法國大革命的產生,事實上並非由於封建王朝的壓迫多麼慘無人道。恰恰相反,當時是法國思想最為開明,君主統治最為鬆散的時期。法國當時與美國結盟,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特使富蘭克林在法國上流社會受到了空前歡迎,包括法國國王和王后在內,都對其讚賞有加,來自奧地利王室的瑪麗皇后親切地稱呼為“我們那個可愛的共和主義者”。當時的法國社會,已經深受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等啟蒙學說的影響,不但產生了一大批自由民主主義的知識分子,尤其在貴族和教士,軍官等統治精英中影響極大,甚至連王室也都不得不表示對這些啟蒙主義大知識分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