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皇甫恆從鷹犬坊奪得數十匹馬,衝出北幽門向京城狂奔,大隊羽林軍在後面追趕,最終沒有能追上他,讓他逃出了華清宮,此時,外圍的羽林軍全部被調入宮中,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阻攔,皇甫恆一口氣奔出數十里。

夜幕已經降臨,皇甫恆和幾十名shì衛已經跑得人困馬乏,他們只有四十幾匹馬,後面的shì衛都沒有能跟上來,黃秉坤低聲問道:“殿下,我們去哪裡?”

皇甫恆一路上都在想這個問題,他不可能去雍京,父皇已經把他的人都先後調走,西京留守申濟又掌握着十萬關中軍,而調動二十萬皇帝直轄軍的玉麟符又被申皇后搶先奪走,他沒有機會了,但讓焦心的是,李彌那邊一點消息沒有,如果除重順利,李彌早就該帶兵來了,但現在還不來,會不會也出了什麼事?

皇甫恆嘆了口氣“我們先向東走,儘快離開關中。”話音剛落,只聽一名shì衛大喊:“殿下,軍隊來了!”皇甫忪驀地站起身,緊張向前方望去,只見黑暗中人頭涌動,正是一支軍隊向這邊疾駛奔來。

皇甫恆膽寒,他翻身上馬便要向樹林里奔跑,卻遠處有人大喊:“是殿下嗎?卑職是徐重。”皇甫恆頓時一顆心放下,他又回來,軍隊已經停下,幾名騎馬之人向他這邊奔來,最前面的,正是他的心腹shì衛徐重。

皇甫恆大喜,自己的軍隊終於來了,不過,他立刻便發現軍隊的數量並不多,只有一千多人,他心中一愣,不是有五千人嗎?

徐重和另一名都尉軍官翻身下馬,跪下見禮“殿下,卑職來晚讓殿下受驚了。”

皇甫恆沒有看見李彌他驚疑“李將軍呢?他怎麼不來?”旁邊都尉稟報道:“回稟殿下,李將軍率三千弟兄先去潼關開路了。”徐重也連忙解釋“殿下,我們都認為,羽林軍人數眾多,我們不能真打,只有用偷襲的辦法把殿下救出來,關鍵是潼關,如果潼關不能先拿下我們還是難以逃脫。”

皇甫恆心中暗罵,本來他還想用李彌的五千軍隊再衝擊華清宮,看還能不能扳回局勢,可現在只有一千多人,怎麼還可能扳回來?真的是天意如此,他無可奈何,只得道:“那好吧!先去潼關。”在和平年代,潼關的守軍並不多,只有一千多人守將也只是一個都尉將,由於李彌搶先前往潼關,使申國舅的截關令晚了一步,三天後,皇甫恆過了潼關,率五千人向洛京疾奔而去。

申國舅是在晚上率領三萬騎兵趕到了華清宮,楚王皇甫恬也趕到華清宮與此同時,西京留守申濟也率領五萬軍隊控制了雍京城,雖然皇帝駕崩的消息被嚴密封鎖,但驟然緊張的局勢還是讓很多人都猜到一點端倪,很可能是皇上出事了。

華清宮此時宮內外已經完全被申國舅的軍隊控制,皇甫玄德的靈柩前哭聲一片,楚王和數十名朝廷重臣都跪在地上放聲痛哭,最後,申國舅擦去眼淚對眾人道:“各位大臣,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們可商議立新君之事,請諸君隨我去偏殿。”

眾人紛紛答應,申國舅便帶着十幾名重臣及皇族來到偏殿坐下商議立新君之策,他們個個眼睛紅腫心情沉痛,但眼前的嚴峻的局勢使他們無法去痛哭皇帝,他們必須要儘快解決新帝登基問題。

在座的都是楚王黨人,立楚王為新君已經沒有異議,現在的問題是皇上廢除太子的詔書沒有下,這讓眾人心情都十分緊張,眼巴巴地望着申國舅。

在申國舅面前,跪着二十幾名內宮宦官和太醫,他們在給申國舅講述皇萃的死因。

當值的劉太醫先道:“相國,皇上是服用了女巫醫今天送來的丹藥而去世,馬公公也是一樣,他們的中毒癥狀都相同,我們已驗過丹藥,裡面確實是含有劇毒。

“那兩名巫醫在哪裡?”申國舅厲聲問。

旁邊shì衛道:“回稟相國,兩名巫醫都被抓到,現在被關押在宮中。”“將他們二人立刻帶上來。”

申國舅一聲喝令,shì衛們奔了下去,他又問幾名御書房小宦官“剛才你們說皇上要廢太子,究竟是什麼緣故?”三名小宦官對望一眼,其中一人膽膽怯怯道:“我們是聽皇上和馬公公的對話,好像是太子養有sī軍,使皇上震怒,而且今天巫醫進獻的葯也和太子有關,所以皇上把太子抓了起來,最後太子卻又趁亂跑了。”宦官的供述和申國舅的推斷完全一致,只是他想不通皇上明明已經知道藥丸有毒,為什麼還要去服它,再有馬公公為什麼會自殺,還有皇甫無晉的秘密為什麼沒有被公開,連皇甫逸表也莫名被殺,這裡面到底藏着什麼名堂?饒是申國舅將頭想爆,他也想不到馬元貞的〖真〗實身份。

他知道這裡面一定藏有某種秘密,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不重要,重要的是楚王要順利登基。

這時,幾名shì衛將捆綁着手腳的女巫母子牽了進來,他們二人本想獻葯後逃跑,不料被shì衛關了起來,使他們逃跑計劃落空,他們已知大事不妙,心中惶恐之極。

一進宮殿便跪下,女巫情緒jī動地說著什麼,他兒子解釋道:“我母親說,她的丹藥是神的賜給,皇帝已經被神帶去天國,在另一個世家依然為皇帝,這是好事。”

申國舅怒極,一聲喝令“給我打!”

旁邊shì衛對這兩個巫醫已是恨之入骨,眾人舉起廷棍便劈頭蓋臉打下去,下手極重,將兩人打得鬼哭狼嚎,申國舅一擺手,眾shì衛停住棍子,申國舅又道:“我再問你們一遍,招不招?”

兩人終於挨不住打,終於承認被太子收買,在丹藥中下毒申國舅命他們在口供上畫押對左右道:“將他們帶下去,好生關押!”

申國舅又回頭問禮部尚書李默道:“大人以為如何?”

李默嘆了口氣道:“太子養sī軍在先,下毒弒父在後,已經失德,我同意廢太子。”

另外十幾名大臣也紛紛表示可以廢除太子,申國舅又問他特地請來的三名皇族“幾位王爺同意嗎?”

三名皇族成員是彭城郡王皇甫羅宋、淮安郡王皇甫俊承以及汝陽郡王皇甫子翰,這三人都是南山派成員,皇甫逸表既死,使他們失去了主心骨三人面面相覷,若不答應,恐怕皇甫逸表就是他們的下場,三人只得點頭同意“我們也贊成廢除太子。”

“既然如此,那我們決定先廢除太子,立楚王為東宮!”

申國舅回頭對翰林大學士陸熙道:“旨意可以草擬!”

陸熙心中早有腹案,提筆一揮而就,將廢太子的詔書交給申國舅“擬好了,請相國過目!“申國舅接過看了一遍,不錯,sī養軍隊被皇帝發現,便下毒弒父,這個理由非常充分,他又傳給眾人看了一眼事實如此,大家皆表示贊同,申國舅便起身道:“大家先去看護皇上靈柩,我去見皇后。”

此時,國璽和調兵玉麟符依然在申皇后手上在兒子沒有登基之前,她不會把國璽和玉麟符給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兄長申國舅,她也信不過,而且她心中對申國舅依然耿耿於懷,若不是申國舅把申如玉送進宮皇上就不會那麼放縱,也就不會早逝。

她見申國舅進來,便冷冷淡淡道:“國舅我皇兒的登基詔書擬好了嗎?”

申國舅連忙起身行禮“娘娘在楚王登基之前必須先廢太子,讓楚王為東宮,才能登基大寶,必須要先廢儲君,旨意已經擬好,請娘娘施印!”

說完,他將旨意呈了上去,一名宦官轉交給申皇后,申皇后仔細讀了一遍,這本親自在聖旨上加蓋了國璽。

“好了,國舅去宣布吧!”

申國舅見妹妹將國璽緊緊握在手中,心中不由暗嘆,便柔聲道:“娘娘,楚王登基,娘娘將為太后,自有太后璽印,國璽太后不宜保管,應交給符寶郎,這是禮制。”

申皇后哼了一聲道:“我身為皇后,太廟鐵碑上是如何規定,我比國舅清楚,國璽和玉麟符我自然會妥善處理,不勞國舅費心。”

申國舅愣了一下,又追問道:“那太后準備幾時轉給楚王?”

不料申皇后卻搖了搖頭,很認真地道:“楚王年少,須十八歲才能獨立執政,太廟鐵碑上有明言,在皇帝成年之前,應由太后攝政,所以,國璽和玉麟符在楚王成年之後,我自然會交給皇兒,這是皇族之家事,國舅為外戚,請不要過多干涉宗廟之規。”

申皇后的這番話使申國舅徹底愣住了。

次日,朝廷向天下宣旨,皇帝駕崩,太子養sī軍敗lù,下毒弒父,失德於天下,不宜再為東宮,宣布廢除儲君,立楚王為太子。

三天後,數百名皇族在宗廟做出決定,正式立楚王為新帝,楚王年幼,由太后攝政,楚王在三千鐵甲衛士的護衛下,正式登基為帝,改年號為益興,封先帝廟號為英宗,冊封敬安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封母后申氏為思敏皇太后,大赦天下。

就在楚王登基數日後,儲君皇甫恆也在洛京登基,他宣旨天下,父皇駕崩是服用巫葯所致,他為儲君,當繼位大統。

他追先帝廟號也為英宗,卻封其母楊氏為端敏皇太后,尊敬安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封張縉節為中書令、吏部尚書:封太子妃之父,前兵部尚書周謹為門下shì中、戶部尚書:封楊太后之兄,太傅楊晟為兵部尚書兼征西大元帥:封原禮部shì郎蘇翰昌為禮部尚書:封嗣涼王皇甫無晉為涼王,楚州大都督。

同時,皇甫恆下旨,大赦天下,號召天下英婁共討西京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