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建文元年的夏秋註定是一個多事的時節,先是六月秦晉燕三國大戰,以秦晉聯軍的敗退而告終,八月初,朝廷卻又意外地做出了一個削藩決定,寧王朱權因擅自統兵離開藩國而被朝廷奪去護兵,軍隊交由遼王朱植暫管,寧王朱權改封南昌就藩。

就在天下人對這兩件大事的驚嘆還未消退之時,又一件大事震動了天下,八月初十,燕王以遼東總兵擅自割據高麗為由,對遼東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燕王朱棣親率十萬大軍攻打山海關,同時,他又秘密命另一員大將張玉率五萬燕山鐵騎出遵化,繞道北面進攻遼東。

一場激戰在山海關爆,在巍峨雄偉的燕山腳下,山海關巍然矗立,高大厚實的城牆上站滿了遼東軍,約有近萬人之多,他們盔甲鮮明,有的拿着弓箭,有的手執火銃、長矛,目光冷冷地注視着城下,各種防禦武器布滿了城頭,數百門新式後膛火炮早已嚴陣以待。

隨着一陣陣進攻的鼓聲響起,巨大的雲梯轟隆隆地向前推進,在其中夾雜着用馬車運載的火炮,在雲梯和火炮之後,數以萬計的燕軍如海潮一般向山海關湧來,他們手執長矛、盾牌,有的拿着弓箭和火銃,每一個人都背着一袋泥土,向城牆奔來,吶喊聲響徹天地,這是燕軍一次試探性進攻。

燕軍漸漸進入了射擊圈,城上的火炮突然咆哮起來,白色升騰,數百顆炮彈一齊飛向燕軍,在雲梯中、在敵群里爆炸了,雲梯碎裂,吱嘎着倒下,慘叫聲在爆炸聲中回蕩,炸碎的肢體和血塊亂飛。

但遼東軍的火炮並沒有冷卻,緊接着二波、三波的攻勢猛烈襲來,開花彈炸裂着、呼吼着,大地在顫抖,大片大片的士兵慘叫着死去,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燕軍抵擋不住遼東軍的猛烈炮火,開始向後撤退了,潮水退下,淹沒了尚來不及射的火炮,受驚的戰馬拖着火炮跟在奔逃的士兵後面。

二里外的木製眺望台上,朱棣手執千里眼注視着城上的情形,他的臉色異常陰沉,他已經現了遼東軍的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他們的火炮,他們幾乎是在極短暫的時間內連,根本就沒有冷卻的時間,這在自己的軍隊中是不可想象的,他早就聽說遼東軍明了一些新式武器,在日本威,他也幾次派探子去打聽,卻無功而返,遼東軍對此保密極嚴,他們連一件樣品都拿不到。

現在他看到了,遼東軍明了新式火炮,長年軍旅生涯的朱棣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火炮間隔時間縮短就意味着攻擊威力成倍增加,而且對方是相對佔優勢的防禦,這就使他的攻城更加艱難。

“再攻!”朱棣出了短促的命令,他還要再看看遼東軍的其他新式武器。

進攻的鼓聲再次震天敲響,三千生力軍添加到進攻的隊伍中,在簡單地列隊後,一萬多燕軍再次如潮水般滾滾而來,他們列成五十隊,每一隊中都用數架長長梯子,勉強可以抵達高聳的城頭,這一次,他們結成了進攻隊列,用盾牌打造成一堵堵防禦牆。

“轟隆!”燕軍的火炮也威似的怒吼了,數百枚黑漆漆的炮彈砸向城頭,他們沒有用開花彈,而是用實彈撞擊城牆和城門,城牆被砸出了一個個小坑,大片磚皮錄落,但山海關的雄厚抵住了火炮的撞擊,這是洪武十四年才修建的雄關,距今只有十幾年,它年輕的身軀完全能抵禦最猛烈的進攻。

“砰!”地一聲巨響,一個城垛被炮彈擊碎,磚石橫飛,砸向四周的士兵,最近的兩個士兵猝不及防,被磚石擊中,皆慘叫一聲,蹲了下來,滿臉鮮血,立刻有人將他們抬了下去。

不遠處,一塊碎石落在了李維正的腳下,他輕蔑地一腳踢開,也同樣舉起了千里眼,他已經找到了眺望台上的朱棣,朱棣也同樣地找到了他,兩個人相隔兩里,竟不約而同地冷笑起來。

李維正在山海關上布置了五衛共三萬人,另外,在數里外的海面上,兩支寶船艦隊近兩百艘各種戰船也已隨時待命,這就是燕軍所沒有的優勢,即使燕軍攻陷山海關,遼東軍都可以隨時把軍隊投向燕軍的背後,事實上他已經知道燕山鐵騎將從北面襲擊遼東,他已派心腹大將韓文森率領六萬軍前往禦敵,他不會和燕山鐵騎正面交鋒,只有守住關隘,燕山騎兵就攻不進遼東,另外已寫信給朵顏部,讓他們守住東面入口,不讓燕軍從建州殺來,即使燕山鐵騎殺進遼東,他也會使用他最先進的武器燧槍,還有新式火炮來對付燕騎,這還不夠,他還有一招更毒的手段。

“總兵大人,燕軍攻上來了。”士兵的稟報聲打斷了他的思路,李維正向城下望去,一隊隊燕軍彷彿巨大的蜈蚣一半,扭動着身軀,向城牆衝來,已經進入了火炮射擊區。

“再加子母炮射!”他一聲令下,城上的火炮再次吼叫起來,他們新式火炮也就是歷史上的弗朗機,可以更換後膛,不僅射擊頻率更快,更重要是制式裝葯,裝藥量十分精準,避免了炸膛事故的生,而且遼東火器局又開出了子母彈,也就是多管火炮,一尊大炮中可以射出五炮彈,威力更加驚人。

但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射程稍欠,射程稍稍比不上燕軍中的大將軍火炮,但作為守城,問題並不大,如果有必要,他們也會推出同樣遠射程的長管大口徑火炮。

子母炮的加入使城上的火炮頓時變得更加狂暴起來,鋪天蓋地的炮彈落在燕軍隊伍中猛烈地爆炸開來,巨大的響聲、龍捲風似的泥屑和血肉、叫人透不過氣來的窒息,燕軍如同被割稻草般地一片片倒下,盾牌被擊穿,樓梯被炸得粉碎,但他們已經對死亡麻木了,數以千計的成群結隊的燕軍在爆炸的縫隙中穿行奔跑,終於衝到了城牆之下,巨大的樓梯搭上了高達六丈的城牆,訓練有素的燕軍開始沿梯攀援,在梯子兩邊,一百多名燕軍向上射毒弩掩護登城士兵的衝鋒,另有數百名燕軍士兵合抱着巨大的撞木向大門攻擊。

城上的遼東軍開始出現傷亡,大多是被毒弩所傷。

但是,這畢竟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投入兵力不足,在城上的遼東軍拋下大量的小型震天雷後,數千燕軍便被爆炸和火焰吞沒了。

入夜,硝煙瀰漫在山海關上空,戰場上安靜下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以燕軍死傷七千人而告以結束了,而防禦的遼東卻僅僅只傷亡二百餘人,在靠近城牆約一里寬的地帶里躺滿了燕軍令人恐怖的屍體,幾乎沒有一具屍體完整,而屍體堆上的火依然在燃燒,戰場上充滿了令人難以忍受的焦臭。

城上的遼東軍用小型拋石機把一個個用牛尿泡做成的水彈打向尚在燃燒的屍體堆,澆滅了明火,這樣,一個時辰後,焦臭味就散殆盡了。

燕軍的大營扎在三里之外,用巨大的柵欄包圍,沿大營外圍挖了四條深深的溝壑,裡面布滿了鹿角、毒蒺藜、地雷等等暗器,另有十六座高達三丈的崗哨樓,崗哨樓里士兵們警惕地注視着周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