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種關於技術路線選擇的討論,絕大多數今天才開始了解這個項目情況的研究人員自然不容易插嘴。

只有常浩南原計劃一起開會的幾個人能夠參與討論。

雖說幾位老同志在十幾年前一起在沈鴻院士的領導下工作過,但在當年那個模鍛壓機項目中止之後,這些人都因為各種原因分散到了大江南北幾所距離頗遠的不同研究機構。

儘管多多少少還都在繼續研究重型水壓機,不過互相之間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學術層面的交流。

所以實際上,他們現在互相之間對於對方研究內容的了解,並不比初次見面但專門看過資料的常浩南更多。

於是,甚至還沒等顏永年想好如何再次開口,就有另一個聲音響起:

“板框組合結構機架,我和我的導師前些年也系統性地研究過一段時間。”

說話的是一位來自中南工業大學的年輕教授,韓會明。

他的年紀只有30出頭,當然不可能參與過十年前的項目研發。

不過他的導師是當年負責機架力學總體設計的重要專家之一。

老先生現在年紀太大,身體又不好,實在沒辦法從湘省舟車勞頓到京城開會,又不甘心作為一個局外人干看着華夏自己的重型模鍛壓機落地。

於是乎乾脆派了自己最得意的大弟子前來。

也算是了卻一樁心事。

韓會明手裡捧着一個裝滿茶水的罐頭瓶子,等到眾人的注意力集中過去之後又繼續說道:

“這方面研究最大的難度在於缺少切實可用的實驗方式。”

“板框組合結構面對的都是3萬噸以上的巨型水壓設備,由於放大效應的存在,我們根本不可能用縮比模型來判斷實際設備的受力情況,但如果進行1:1的實際測試,又很難對大尺寸部件的局部應力進行測量。”

趁着韓會明低頭喝水的功夫,旁邊一直安靜聽着的張永插了一句:

“如果這樣的話,那其它國家是怎麼克服這個問題的?”

他雖然早已經轉了行政崗位,但過去也是機械設計科班出身,一些基本概念在腦子裡還是有的。

國防科工委這種地方,你要是真整個完全不懂技術的人來當主管領導,很多工作甚至都沒法開展。

韓會明趕緊重新把罐頭瓶子放下,鄭重回答道:

“傳統的方法是先從理論層面進行設計,然後對整機的重點薄弱部位進行實際的破壞性測試,論證理論計算的可行性,再一步步將散件組裝成大部件,過程中還要對關鍵的大部件進行同樣的測試,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法國人選擇直接從蘇聯購買一台成品設備,而不是自己獨立開發。”

“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基礎本來就很薄弱,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物力財力,中南工業本來也不是財大氣粗的學校,我們課題組在資金分配方面更是沒什麼話語權,所以……研究進度一直都比較緩慢。”

“不過,現在常總這邊有了足夠的經費和人手,還有兵器工業系統同志們的支持,我覺得,完全有條件推進這個方向的技術研發,畢竟,機架模態分析和動態設計這塊,並不只是在這個地方有用,對於未來其它的裝備製造業也有很大的意義。”

非破壞性的應力測試方式,常浩南印象里主要有磁測法和衍射法,不過精確度一般,有些情況下甚至無法定量。

而破壞性應力測試雖然準確且簡單,但完全是大力出奇蹟。

操作極其複雜,而且一次只能檢測一個位點,如果一個工件上面有多處需要檢測,那測一次就得破壞一個樣品。

總之搞一次兩次還行,但要想純靠這種方法把整個鍛壓機造出來,那他手裡這幾個億的經費恐怕……

不太夠用。

“那如果用數值計算的方法呢?”

還沒等常浩南開口,便有人提到了他最擅長的部分。

“我們也嘗試過,甚至前段時間,還用常總公司開發的軟件試過,但是進入計算步驟之後總是很難收斂出結果,需要在建模過程中對很多部分進行簡化,參考價值非常有限……”

一眾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看向了常浩南。

“這個問題是確實存在的。”

他直截了當地點了點頭。

雖然眼前並沒有一個電腦,但是對於模擬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典型問題,常浩南如今哪怕在人腦裡面也能復盤出來:

“板框組合式模鍛壓機的結構件數量太多,接觸問題過於複雜,傳統的結構化網格構成的四面體模型,在接觸面邊緣上的節點經常出現奇異的應力集中點。”

“如果接觸的兩物體之間發生微弱滑移,很容易出現穿透現象,而如果是整體部件發生比較大的形變,又會發生節點自鎖,總之出問題是正常的。”

聽到常浩南幾乎不假思索的判斷,多數人的臉上不免露出遺憾的表情。

畢竟這似乎意味着只能回歸到剛剛韓會明所說的傳統方法了。

但韓會明卻相反。

進行過這方面研究的他知道,常浩南能如此沉着且迅速地點出他們面對的問題本質,說明後者之前就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

絕對是有備而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項目的前期研究可能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啊……哪怕不考慮經費問題,破壞性應力測試也沒辦法做的很快……”

一位在這方面比較懂行的北方車輛研究所專家嘆了口氣說道。

“幾年時間確實太慢了,我設置的時間表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常浩南擺了擺手,同時坐直身體,對着面前一百多名參與項目說道。

不僅兵器工業系統那邊火燒眉毛,等不了太長時間,實際上他也等不了。

根據601和蘇霍伊那邊的時間表,殲11A/蘇27SM的後機身隔框製造工藝將會從目前的分段製造後再進行焊接升級為一體化模鍛。

除了降低工時、提高生產效率以外,也是為下一代戰鬥機,以及未來的大型客機製造進行技術上的準備。

大毛那邊本來就有兩台7.5萬噸水壓機自然無所謂,但華夏這邊的重型壓機如果進度受阻,那麼勢必要對後續不少型號的國產化進度產生影響。

早就有所期待的韓會明更是雙眼一亮——

他知道常浩南分身乏術,不可能全盤微操所有研發工作。

這樣一來,各個子系統必定要有不同的人來實際負責。

而板框組合結構是他和導師這些年一直堅持的研究方向。

如果真能在這個構型上繼續走下去,一方面也算是了卻了老師早年間的遺憾,另一方面,對於他這個身處冷門專業,且初出茅廬的新人來說,也幾乎足以逆天改命

別的不說,光是“負責華夏第一台超重型模鍛水壓機主機架結構設計”這一條,就絕對含金量十足。

“超大尺寸工件應力測試,這是工程方面的問題,既然工程問題解決不了,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嘛。”

“從數值模擬的技術上講,馬上就要發布的最新版本TORCH Multiphysics軟件,剛好加入了非結構重疊網格,這種定義方式允許在模型中使用六面體模型,並且模型邊界靈活可變,非常適合應對多體相對運動和大形變問題的計算。”

“另一方面,從更基礎的數學理論上,我正好也對直接約束法處理幾何非線性問題稍有研究。”

“這樣一來,雖然還是不可能完全脫離實驗,但絕大部分工作都可以放在紙面上完成,對於應力檢測的精度和數量要求就會大幅降低!”

實際上,這確實也是湊巧。

本來這麼著急發布新版本,是為了解決601所那邊面臨的問題。

但剛好可以一魚兩吃。

只不過在外人看來,這就好像是“常總什麼都算到了”。

再世諸葛也不過如此。

“那……咱們的技術方案就初步確定用板框組合式?”

顏永年當年就是負責抓總設計的,對於具體採用何種路線倒是沒什麼偏好。

只要能把模鍛壓機造出來就行。

“沒錯,下面我來分配一下工作任務。”

隨着常浩南的最終表態,整個小禮堂的氣氛也隨之嚴肅起來。

“目前,由於負責鍛壓機實際製造的江城重型機床廠還沒有正式就位,現在初步把人員分成五個研究小組,分別負責總體結構設計;承載與變形分析;力流傳遞模擬和監控;液壓、傳感、工控等輔助系統預研,以及模鍛壓機本體安裝過程中所需的配套設備,比如工裝桁架等的研發。”

“具體每個小組的負責人是……”

“……”

對於常浩南來說,這樣的過程已經輕車熟路。

接下來,就又要進入愉快的爆肝時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