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號,農曆正月初五,許世彥過六十六歲大壽。

其實許世彥的生日不是這時候,他是農曆十月初八的生日。

可那個時間大家都忙,誰也不能專門請假回來給他過生日。

再加上蘇安瑛找人查的,說許世彥這個六十六不能正日子過,最好提前。

兩口子跟孩子們商量了一下,那就趕在正月初幾算了。

親戚朋友都在家,正好一起熱鬧熱鬧。

其實這幾年,許世彥夫妻多數都是冬天在外地,夏天回來。

零七年秋,九十八歲的楚瑄淮,在睡夢中過世。

楚瑄淮的兩個兒子當初被判了無期,兩人在裡面表現良好,立功減刑,最終減到二十年,所以二人沒能送楚老最後一程。

倒是楚家那幾個後輩,後來從高中校長那裡得知,是許世彥資助他們讀書上大學。

楚俊玉打電話給許世彥表示感謝,許世彥只說這都是楚瑄淮的意思。

如果他們這些後輩還有點兒良心,常過來看看老爺子就行。

楚俊玉等人知道後,趕來東北看望楚瑄淮,老爺子終於見到了孫子孫女,倒也挺高興。

之後孩子們每年都來看望老爺子,楚瑄淮也算是沒什麼遺憾。

楚老突然離世,許世彥打電話通知楚家,楚俊玉等人急忙趕來,好歹送了楚瑄淮一程。

按理,以楚瑄淮的身份,他死後應該送到首都,開遺體告別會,骨灰要送到革命公墓去的。

但楚瑄淮不想太折騰,老早就立下遺囑,他走後,只按一般程序辦理喪事即可。

儘早入土為安,不要開什麼告別會、追悼會。

許世彥按照楚老遺願,特地給老人家選了一塊風水極佳的墓地。

從東崗往西南岔大江走的路上,有一片天然松林,那裡山清水秀,環境非常好,楚老就安葬在那裡。

又徵得楚家人同意,將楚老妻子的屍骨從省城那邊遷過來,跟楚老合葬。

零八年末,八十六歲的許成厚,也是無病無痛睡了過去。零九年,周桂蘭也走了。

上輩子,許成厚是因為高血壓引發腦病突然去世,周桂蘭年老時因膽管佔位性病變,引起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大出血,在零八年秋天過世的。

這輩子許世彥特別注意父母的身體情況,稍微有點兒不舒服就趕緊治。

尤其是周桂蘭的肝膽問題,許世彥特別關注,隨時留意。

再加上周桂蘭晚年生活平順,不像上輩子那樣糟心事兒多,吃苦受罪。

所以老太太基本上沒啥大毛病,體格一直不錯。

只是年紀大了,老伴驟然離世,用土話說就是閃着了,所以許成厚過世沒多久,老太太也走了。

許成厚和周桂蘭合葬,按照他們生前的要求,墓地離着楚瑄淮夫妻的墓地很近。

蘇維忠跟韓彩娥夫妻倆,也是在那幾年裡相繼離世。

老人,歲數大了,難免有這一天。

作為兒女的肯定一時間無法接受,可是這生老病死,又哪裡是普通人能決定的?

操辦完老輩人的喪事,許世彥夫妻被兒女們接到了首都散心。

參業公司跟瀋陽藥學院,也就是後來的藥科大學有深度合作,許世彥是藥科大學的教授。

藥科大學在長白山有專門的實驗基地、研究所,專門研究各類藥用植物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所以春夏秋時節,許世彥就回東崗帶着學生搞實驗、做研究,管着參業公司。

到了冬天,他就跟蘇安瑛倆人去首都、深市、滬市等地考察。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許世彥已經是吉林農大長白山資源所、土壤研究所所長,中國農學會特產學會副主席,吉林人蔘技術開發董事會董事長、中科院院士。

可以說,許世彥這輩子,在人蔘生產加工、利用保護等方面,做到了極致。

以許世彥現如今的身份,以許家後輩的實力,許世彥要過六十六歲壽辰,那陣仗能小了么?

許世彥的幾個兄弟,許家一眾子侄,連同周家、蘇家那邊所有的親戚,許世彥夫妻的兒女親家,全都來了。

趙建設、黃勝利、郭守業等人,如今該退休的退休,該養老的養老。

正好趁着機會,也都湊一起熱鬧熱鬧。

這麼多人賀壽,壽宴肯定是要在酒店辦。

經過這些年的開發建設,原本的參場早就變了模樣,所有工業廠房等都挪到了松江河外環的工業集中區。

原本參場的區域,已然成為了集住宿、餐飲、娛樂、購物、休閑為一體的繁華度假區。

壽宴安排在一家五星級酒店,賀喜的賓客坐滿了偌大的宴會廳。

“三叔,你說當年要是參業公司再晚幾年股份改造多好?

要是那樣,我估計有你力主,三江市能成立起來,再不然,長白山開發區沒問題。”

比許世彥小一歲的周慶國,去年冬天從省里退下來了,得知許世彥過壽,也特地趕回來。

提起當年的事,周慶國也是各種感慨。

九六年長白山西景區成立運營,之後參業公司在許世彥的領導下,開始着力開發長白山西坡旅遊事業。

隨着明珠度假區的成功,上面的人也看到了旅遊開發對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

從零二年開始,上面就琢磨着如何把長白山旅遊開發做起來。

最初的設想,是把撫松、安圖、長白三處合并一起,以三江為名成立一個市。

統一整合資源、統一開發,正好把長白山北、西、南三個景區統一管理。

結果,渾江也就是後來的白山,還有延邊那頭,都不同意,攪合黃了。

之後,上面又琢磨着把撫松城、松江河、東崗,這三個地方單獨划出來,成立省直屬開發區,設在松江河。

結果,縣裡的人不同意,又愣是給攪合黃了。

後來說把松江河跟東崗合起來,那也不行,縣裡也不肯放手。

到最後,零五年,只把東崗划出來,成立了長白山開發區池西區。

“不可能的,我也頂多就是提個計劃,別的方面,我可沒那能耐。”許世彥一聽便笑着搖頭說道。

其實當初他也聽到過一些風聲,上頭確實有這個意思。

但那個時候參業公司已經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不再是國企,許世彥也不是國企的書記,根本不可能再調任到體制內去。

許世彥在參業公司經營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把參業公司發展壯大,他可能扔下公司,跑去市裡或者開發區么?

當時他都五十了,何苦來去操那些閑心?

再說了,許世彥對某些人的尿性太清楚了,事關方方面面的利益,很難辦。

他還不如安安穩穩守着公司,過他的逍遙日子。

“唉,可惜了,要是當初真成立市或者區,那咱這兒就更不得了。”周慶國還是覺得很可惜。

那個時候他剛從縣裡調到市裡,還沒站穩腳,話語權不夠,插不上手。

如今,也只能嘆息一聲了。

“現如今也挺好啊,你看參業公司發展壯大,旅遊開發也紅紅火火。

咱這各處都修了路,東崗大半都搬遷了,大傢伙兒都住上了樓房,小日子不是都過得挺好么?”

許世彥倒沒覺得什麼可惜不可惜,那些事不是他能操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