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韋皋以為是韋平,連忙起身去開門,門外之人卻讓他一愣,他驚喜道:“大哥,是你啊!”

門外之人正是韋應物,他微微笑道:“聽說你回長安了,來看看你。”

“快進來!快進來!”

韋皋連忙把大哥韋應物請進來,給兩人介紹,韋應物年輕時在長安是出了名的遊俠,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但也惹是生非,經常打架鬥毆,在長安名門子弟中名氣很大,當然是反面教材,不過在少年們心中卻是崇拜的偶像。

蘇惠和郭鈞連忙見禮,韋應物笑了笑道:“我說你們怎麼不回家住,原來是要和朋友在一起,當然,更自由一點。”

韋皋搬個凳子給大哥坐下,笑問道:“大哥怎麼知道我住在這裡?”

韋應物微微一笑,“我可是長安地頭蛇,能有我打聽不到的事情?”

蘇惠好奇道:“韋大哥在哪裡做事?”

“我在秘書院!”

“秘書院是什麼?和朝廷秘書監一樣?”郭鋼好奇問道。

韋應物搖搖頭,“朝廷的秘書監是掌管圖文書籍,齊王府內不一樣,我們是專門替齊王處理文書,草擬齊王令等等,相當於幕僚。”

“韋大哥是齊王殿下的幕僚?”三人驚喜道。

韋應物微微笑道:“齊王的幕僚只有李泌和劉晏二人,我們是幕僚從事,有二十幾人,我只是其中一人而已。”

“那也不錯了,能接觸到機密,韋大哥,聽說科舉有照顧名額,是真的嗎?”

韋應物搖搖頭,“特別提攜名錄一直就有,但條件很苛刻,不是你們出身名門就能得到。”

“那要什麼條件,給我們說說!”

“三個條件,有兩個是二選一,另外一個是硬條件,首先說二選一,要麼是天下名門子弟,有家主的推薦信,要麼貢獻值很高,其次是硬條件,科舉考試名次必須在三百名以內,如果進不了三百名,哪怕有清河崔氏家主的推薦信也沒有用,所以家主們也要挑選優秀子弟,否則很丟臉。”

“貢獻值是什麼?”韋皋問道。

“貢獻值就是沒入仕之前,替齊王府做了哪些事?舉個栗子,河北難民西遷,隴右人手不夠,隴右官學的所有學生都出動了,結束後,每人記了十分貢獻值,只要經常替官府做事,攢到一百分,科舉考試又能進前三百名,那就能被破格錄取了,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齊王特別推薦的,這種情況不多。”

三人都有點失望了,他們都沒有家主的推薦信,更沒有貢獻值,看來特殊名額和他們無緣了。

韋應物卻笑而不語,小兄弟韋皋就齊王殿下特意叮囑自己關照的,如果沒猜錯的話,齊王很器重韋皋,他能得到齊王的特別推薦。

入夜,李鄴和楊玉環做了恩愛之事,李鄴發現今晚楊玉環有點興緻不高,以前都是全身心投入,非常主動,但今晚不是,有點懶洋洋的感覺。

“娘子有心事?”李鄴摟着楊玉環問道。

“只是身體有點不太舒服!”楊玉環小聲道。

“你沒說實話!”

楊玉環將臉緊緊貼在李鄴胸膛上,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

“誰欺負你了?”

楊玉環搖搖頭,李鄴扳過她的臉,吻了吻道:“那是怎麼回事,告訴我!”

“夫君,明天太微的母親要來,我卻只能抱着孩子出去。”

楊玉環聲音嗚咽起來。

李鄴這下明白了,這確實很讓人難受,明明是自己的家,卻要躲出去。

李鄴摟着她笑道:“明天上午我要去咸陽視察新馬車的進度,你和我一起去吧!”

“真的?”楊玉環一下子不哭了。

“這點小事,我還騙伱嗎?把秋河也帶上,回來我們去逛一逛漢長安城。”

楊玉環頓時破涕為笑,摟着丈夫撒嬌,要他再振起雄威再戰一場。

兩人又奮戰了半個時辰,這才讓侍女進來收拾。

望着楊玉環的嬌軀去了屏風後,李鄴心中暗忖,確實也不是辦法,玉環總不能一輩子不見熟人吧!

他腦海忽然電光石火閃過一個辦法,對了,自己怎麼沒想到面具,給楊玉環製作一個特殊面具,在有熟人的場合可以戴着,晚上再摘下來。

當然,這個面具要做得非常精美,薄如蟬翼,戴在臉上就像沒有感覺一樣,最好是眉眼之間稍稍改變即可。

次日上午,李鄴直接乘坐馬車前往咸陽縣,楊玉環和女兒秋河也跟着。

吃早飯的時候,李鄴給妻子獨孤新月說了這件事,獨孤新月心中着實歉疚,哪有家裡來人,讓姐妹躲出門的道理,但又沒辦法,若被太微母親認出玉環,那就麻煩大了。

想來想去,還是得立刻收拾望仙閣,至少玉環能舒服呆在家裡不見客人,要比出去躲避好得多。

獨孤新月當即吩咐管家婆,讓她安排宮女,這兩天務必把望仙閣收拾出來。

再說李鄴抵達了咸陽縣弩院,他抱着女兒,楊玉環帶着帷帽跟在丈夫身邊。

王平川在前面帶路,來到廣場上,只見十幾輛大車停泊在廣場上。

每一輛大車都體型龐大,尤其長,就像後世的大型運輸貨車一樣,每一輛大車都是四對車輪。

“爹爹,這車好大好大啊!”李秋河拉着父親的手,仰頭小聲道。

李鄴把女兒抱起來,笑道:“這是專門去很遙遠地方的大車,比如去安西,一路上很辛苦,要走幾個月,那麼我們就這座大車,裡面有廚房,有睡覺的房間”

“還可以打麻將!”秋河調皮地笑嘻嘻道。

“對了,還可以在裡面打麻將,所以路上就不累了。”

李鄴已經想明白了,用大車晝夜行軍,二十天抵達安西,完全不現實,也沒有必要,光大車的磨損就得不償失。

用大車還不如騎兵晝夜行軍,沿途進行補給換馬,這才比較現實。

如果不圖快,那就要圖一個舒適,所以李鄴轉換了思路,用大車來打造房車,把長途跋涉當做一次長途旅遊。

可以停車做飯,可以躺在睡覺,可以圍在一起打麻將,十幾家人一起出行,每戶一輛房車,一路遊山玩水,走兩個月到安西,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