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記室參軍杜佑匆匆走進大門,穿過秘書院大堂,一直來到齊王殿下的官房。

官房內,李鄴正在負手來回踱步,一邊走,一邊交代,坐在旁邊的另一名記室參軍韋應物在忙碌地記錄著。

“轉發工部司,金城黃河要抓緊重建,這個冬天務必要完成。”

重建金城浮橋是李鄴唐直道的重中之重,以前浮橋走不了大車,他秋天去安西視察返回時,二十輛馬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過了黃河。

李鄴又道:“還有明年三月的科舉,要抓緊時間籌備,要禮部司準備好人數超限的備用計劃。”

正說著,李鄴一回頭看見了杜佑,便問道:“杜參軍,黃河情況如何!”

“回稟殿下,卑職打聽到了,陝州一帶的黃河已經全部結冰,騎馬可以通過黃河!”

雖然知道是這樣結果,李鄴還是要打聽清楚。

獨孤老太太病逝,妻子一定要去洛陽奔喪,李鄴自然也要陪同,他不僅是陪妻子奔喪,在天子病重這個關鍵時刻,他也要有所作為。

這次去洛陽,他要走崤函古道,他擔心被朝廷軍隊堵在崤函古道內,所以他要關心黃河是否結冰,如果黃河結冰,對方就堵不住他了,他可以從黃河冰面直接繞過去。

確定了黃河的情況,他又對杜佑道:“把國相和長史請來。”

不多時,李泌和劉晏先後來到李鄴官房,李鄴請二人坐下,沉吟一下道:“這次去洛陽奔喪是一方面,更重要是我要利用好這段時間在朝廷活動,我想聽聽二位的意見!”

李鄴是昨天傍晚才接到獨孤明的鷹信,獨孤新月當時就哭得差點暈厥過去,李鄴當即決定陪妻子去奔喪,今天下午就要出發,他沒有時間考慮自己去洛陽的安排。

李泌沉吟片刻道:“主要還是人脈,殿下要結交人脈,一是朝廷主要官員,其次是各世家家主,這次科舉,我們還是會準備一百個特別名額,殿下可以用來籠絡人心,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勢力,那就是皇族,但卑職想說,殿下不用太在意他們,他們看起來好像最難效忠殿下,一個個野心勃勃想當皇帝,但實際上他們反而最容易搞定,這幫人的骨頭最軟,也最沒有根基。”

李鄴點點頭,李泌說得對,皇族是依靠皇權而生,一旦皇權沒有了,這幫皇子皇孫的命運會很悲慘,就像歷史上安祿山攻下長安的情形,杜甫在《哀王孫》一詩中寫得很深刻。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這時,劉晏也道:“卑職也是贊成人脈第一重要,不過卑職要提醒殿下,安全第一,殿下千萬不要大意,如果是天子當政,問題不大,但現在是張皇后當政,殿下就要小心了,這個女人心狠手辣,做事不講原則,她要保兒子的位子,必然會對殿下下手。”

李鄴點點頭,“長史提醒得好,我會留意這個女人!”

三人又商量了李鄴去洛陽後的政務安排,李鄴安排好了各種政務軍事,下午時分,三千騎兵護衛着李鄴和王妃啟程出發了。

這次李鄴帶了三萬軍隊,這三萬軍隊駐紮在黃河對岸的河南府河陽縣,並控制河陽橋。

然後由三千騎兵護衛李鄴去洛陽,這是李鄴在一年之內第二次前往洛陽。

獨孤新月已經從昨晚的極度哀痛中緩和了一點點,她坐在馬車內給丈夫敘說往事,李鄴沒有打斷她,安靜地聽她述說。

“其實我剛出生時,祖母並不喜歡我,因為她不喜歡我母親,甚至不准我回獨孤府,但我五歲那年,祖母生了一場大病,幾乎要不行了,她在病中念我的名字,父親就把我帶回家,帶到她病榻前,她握着我的手流眼淚,說她不應該這樣對我,讓我原諒她,我就抱着她哭了。

從此以後,我就成了祖母的心肝寶貝,所有的孫輩中,她最疼愛我,我能感覺到她在用所有的慈愛來彌補對我從前的冷漠。

夫君,這是我心中的一個謎,一直壓在心底最深處,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祖母會在我五歲時,忽然轉了心性,完全是徹底改變,我曾問父親和叔父,他們說他們也很驚訝,不知道原因,祖母去了,這個謎恐怕再也解不開了。”

說完,獨孤新月長長的嘆口氣。

李鄴柔聲道:“我估計能解開你心中的謎底。”

“是什麼?”獨孤新月連忙問道。

李鄴平靜道:“應該是那句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飛龍去世時我就在旁邊,雖然那麼多年他一直在和我斗,但他去世時,卻完全忘記了仇恨,懇求我原諒他。

你祖母也是一樣,你五歲時,她差點病故,那個時候,她就會檢討自己的人生,會愧疚一些往事,尤其對伱和母親,所以那一刻她幡然醒悟,她病好後,便開始加倍地補償你。”

獨孤新月眼睛一紅,捂嘴哽咽起來,丈夫說到了她的內心深處,其實她也隱隱猜到是這麼回事,只是她更希望祖母的疼愛是真的出於喜歡自己,而不是為了彌補。

李鄴握住妻子的手道:“剛開始是彌補,但後來她就是真的喜歡你了,我感覺得出來,她是發自內心的疼愛,不僅僅是彌補,如果只是彌補,那麼最多延續兩三年,不會那麼久。

獨孤新月輕輕點頭,“謝謝夫君解開了我的心結!”

三千騎兵護衛着李鄴的馬車出了潼關,過了閿鄉縣後,便進入了朝廷地盤,按照李鄴和朝廷簽署的協議,陝州屬於朝廷,但不能駐軍,函谷關以西都不能駐軍,也就是說,從潼關到函谷關這段三百多里的崤函古道內不能有軍隊。

但並不代表朝廷沒有辦法伏擊李鄴,在函谷關有兩萬駐軍,一旦李鄴回來時,函谷關就會立刻派一萬軍隊趕赴陝縣,等李鄴到陝縣時,就會一萬軍隊切斷了西去之路,而東面是函谷關,就會被困在百里地界內,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如果糧食充足,還可以等到援軍來救,如果糧食不足,那就危險了。

不過現在是冬天,黃河結了厚厚的冰層,可以騎馬行走,就算兩頭被堵,他們也可以迅速從黃河上撤退到對岸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