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雖然關隴軍沒有出兵,但政事堂也開始做戰爭準備,包括加大軍事物資生產,大量調撥錢糧到洛陽和滑州。

並奏請王妃同意,郭子儀由河南道採訪使暫時改為河南道防禦使,同時將馬璘和來瑱的十萬大軍調到滑州,由郭子儀統一安排防禦。

雖然李岱是監國攝政王李鄴的爹,但他不是太上皇,只是右相國,右相國和政事堂只能調動地方州兵,調動不了正規唐軍。

樞密院倒是可以緊急調動三千人的軍隊。

另外每道的採訪使和防禦使都是從三品官員,從三品官員任免權都在監國李鄴手上,李岱也沒有權力任命郭子儀。

但監國不在長安,王妃代行監國權,這是李鄴臨走時的安排,也是關隴軍傳統,怎麼也輪不到張太后,她只是禮儀般的存在,實權和她沒有關係。

所有兵符都在王妃手上,任命監國印也在王妃手上。

當然,這種特殊情況李鄴也安排好了,必須有前提,那就是政事堂一致通過的提議,沒有反對票,王妃才能用兵符調動軍隊,才能臨時任命從三品防禦使。

正是這種特殊情況,王妃獨孤新月才動用兵符,調動在洛陽整備的馬璘和來瑱十萬大軍趕赴滑州防禦備戰,同時臨時任命郭子儀為防禦使,指揮這十萬大軍。

兩個月後,李鄴一行抵達了丹灞水道。

丹灞水道顧名思義就是連接丹水和灞水間的水道,對長安而言,丹灞水道就意味着江南的船隊可以直接從長江水道運到長安。

當然,江南物資雖然走中原漕運以及黃河一樣問題不大,但丹灞水道開鑿後,南方各地駛來的萬石貨船就可以走長江和漢江水道一直到襄陽,再從襄陽換三千石的貨船運送到長安。

所以一旦丹灞水道開通,將有比從前多十幾倍的物資進入長安,長安也將空前繁榮,襄陽也會取代揚州成為天下最大的水運中轉樞紐和商業中心。

丹灞水道一直是隋唐統治者的夢想,它看起來難度不大,只有長約數里的一座山頭,但實際上還是要開山辟穀,在唐朝人力工具時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唐中宗時期,相國崔湜招募民工數萬人,耗時兩年,終於開闢出一條水道,但只用了不到半年,便因為山洪暴發,山體崩塌而堵塞了。

後來到唐德宗貞元七年,商州刺史李西華在崔湜開鑿的基礎上,增廣商山道,又吸取了崔湜的教訓,別開偏道,以避開山洪,成功地開鑿了一條水道。

這次李鄴下令開鑿的丹灞水道就是走李向華的路線,不走直線,而是迂迴婉轉,雖然水道變長,但水勢更平穩,河道更寬,能走三千石貨船,加上用炸藥開山,勝過人力千百倍。

朝廷招募了三萬民夫,只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一條連接丹水和灞水的峽谷水道便形成了。

現在是九月下旬,水道已經基本上開鑿完成,還要幾個月時間來最後完善,主要是加固河堤,觀察兩岸大石崩落情況,加上冬天結冰,所以要到明年開春後,才能正式通行航船。

李鄴站着船頭,望着東岸上艱難行走的數十名縴夫,對工部侍郎元載道:“以後這條運河可以通車船,這樣就不需要拉縴了,縴夫可以改行為踩踏勞力,一樣能掙錢養家!”

元載之前因為依附閹黨而被朝廷清算,將他貶為辰州麻陽縣尉,但李鄴比較欣賞元載能幹,便否決了朝廷將他貶黜的提案,任命他為工部侍郎,

元載上任的第一個大工程,就是重新疏通丹灞水道,有強大的炸藥開路,加上元載調度有方,丹灞水道進展非常快。

元載也認為車船會更加便利,他;連忙躬身道:“殿下所言極是,卑職一定照辦!”

李鄴點點頭又道:“另外,朝廷在百年前就提出,疏浚嘉陵江,嘉陵江連接漢水和西漢水,向西可以去隴右成州,向東可以經過褒水進入長安,一旦把這條水路打通,巴蜀的貨物就能通過水路進入關中。”

“回稟殿下,疏浚嘉陵江和褒水已經列為工部明年要開工的大事,已經有官員去沿途考察,卑職也看過記載,無法通航的原因就是河中巨石太多,阻塞航道,靠人力一點點把巨石鑿碎,實在太難,不過用炸雷就容易多了,一雷皆碎,如果炸雷和錢糧供應充足,卑職保證兩年內打通嘉陵江經漢水和褒水到關中的水道。”

李鄴點點頭,“考察完成後,製作方案提交政事堂討論,還有,派官員去福建路考察閩江上游航道疏浚,我答應了福建道的官員們,替他們開闢水道。”

“卑職遵令!“

丹灞水道其實只有十幾里,船隻進入灞水後,就不需要縴夫了,一路向長安駛去。

船艙內,沈珍珠臉色稍顯蒼白,正抱着杯子小口喝葯,她和李鄴呆在一起三個月了,經過高頻率的同房,在江夏時出現了懷孕徵兆,隨即被襄陽名醫確診為喜脈,她再次懷孕了。

沈珍珠喜出望外,為了保胎,她聽從醫師的建議,不再和李鄴同房,不過這也是唐朝的生育健康習俗,女人懷孕至分娩後數月都不能同房。

李鄴走進船艙,盤腿而坐笑道:“你在長安的府宅已經空關一年多,不如住進齊王宮吧!金花落以前也是你的府宅,你住那邊正合適。”

沈珍珠搖搖頭,“我已經想好了,我和阿璃先住在長安的沈宅內,如果阿璃進了齊王宮,再考慮我吧!”

“長安的沈宅在哪裡?”

“在宣陽坊,佔地約五畝,有管家看宅,我父親已經打過招呼了。”

李鄴知道她其實是擔心王妃,便點點頭,“也行,你們先去沈宅,然後我來給王妃說。”

“多謝殿下考慮周全。”

李鄴又注視她道:“我們把話說清楚,一旦我登基,你必須搬進皇宮,接受我的冊封,我不想自己的孩子最後成為私生子。”

沈珍珠輕輕點頭,“我答應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