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實戰!”

“生死廝殺!”

“人在戰鬥時,在面臨生死的時候,精氣神攀升到極致,心間靈光綻放,越戰越強,越戰越勇,就有望證道先天!”

“一場場生死搏殺,距離先天就更進一步。”

“只要不死!”

“終成先天!”

實戰!廝殺!生死危機!這是班仙佛最篤定的‘證道路線’。

這也的確是一條極有希望的證道方式,例如在蒼山論劍中率先向先天發起衝擊的施青柯——

“施青柯就是藉助白骨幡中白骨林的壓迫,嘗試突破。”

“但他失敗了。”

“班某事後想過,猜測他失敗的原因大概有這幾點——”

“一是壓力不夠,白骨林雖強,可畢竟個體實力不強,給人帶來的壓迫力有限。”

“二是危機感不足,蒼山論劍終歸是擂台比武,施青柯即使衝擊先天失敗最多也就是修為倒退而不會有死亡的危險,危機不夠。”

“三是底蘊不足,想在實戰中突破,自身底子也不能太差,否則就是純粹賭博。”

班仙佛看上去莽夫一個,阿鼻刀在手,只知道殺殺殺,但沒想到居然也有細膩的一面,居然也會分析總結,而且分析的總結的還真有模有樣。

的確!

施青柯的路線其實跟班仙佛崇尚的‘實戰證道’是一條路子,但班仙佛總結,‘實戰證道’的要點在於‘生死之間’,在於生死壓迫之下的‘精氣神’的巔峰爆發。

施青柯要是換一個環境,換一個對手,心態也就改換,說不定還真有望一舉突破。

但可惜,他選錯了地點,選錯了對手——

天時地利人和!

施青柯全都不佔,如何能證道?

因此,在班仙佛眼中,施青柯從一開始露出要衝擊先天的苗頭的時候,就已經判定他失敗了!

……

班仙佛跟魏靈珊的理念相似卻又有着本質的不同。

魏靈珊的想法其實跟鹿玉如更接近:“廝殺有風險,一場場生死戰,誰知道是先證道還是先戰死?”

鹿玉如不認可班仙佛。

但對魏靈珊所說的組隊探索‘地下城’卻很心動:“陳先天參悟【江關煙雨碑】而頓悟,立地證道,成就先天。我們進入‘地下城’,不必一心廝殺,完全可以尋找類似於‘煙雨碑’這樣的寶物進行參悟,一朝頓悟,比廝殺一百場一千場都要管用!”

班仙佛崇尚‘實戰證道’。

鹿玉如則更偏向‘頓悟證道’。

這一方式其實可遇不可求,但縱觀《天榜》宗師,絕大部分幾乎都是頓悟而成先天。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例如陳澤。

例如江邊柳。

他們都能算作‘頓悟證道’。

江邊柳鑽研拳法一生,積累深厚,在得到閻闖的‘形意拳’手稿後,一朝頓悟,證道先天。

陳澤就更變態,他得閻闖相助,絕對專註,參悟【煙雨碑】整整七天,機緣造化,證道先天。

這也是頓悟。

鹿玉如修習‘三大劍’,她立志要將三劍合一,創出《三分天劍》,其實為的就是在劍法創出的那一剎那間的頓悟升華,一舉衝破重重桎梏,從而證道。

這一條道路說出來玄之又玄,似乎要看運氣。

但實際上,看的仍是自身積累。

當然。

在自身積累的同時,如果再能夠從‘地下城’這樣的地方得到機緣,加快這一進程,那自然再好不過。

頓悟證道!

或者又能稱之為‘機緣證道’!

這是鹿玉如,是魏靈珊期盼的。

但對閻闖而言,‘實戰證道’或許還有些希望,可‘頓悟證道’實在無緣。

頓悟!

何為頓悟?

顧名思義,‘頓然領悟’是為‘頓悟’!

武人頓悟往往伴隨着實力大進——

例如論劍期間的陳澤、王格、傅雲展,他們頓悟,不但絕學大有長進,修為也突飛猛進。

再比如閻闖自己,他在實戰中施展《鬼獄陰風吼》,一朝頓悟,修為猛漲。

但這都可遇不可求,是一瞬間的靈光迸發。

頓悟越強烈!

頓悟提升越大,那靈光就越激烈,增長與提升也就越猛烈。

比如陳澤,最初頓悟的只是《全真劍法》與《玉女劍法》兩門辛武而已,即使頓悟,修為也只是略微提升幾重,從後天二重破限二品,只激增至後天四重破限四品而已,雖然長進也不小,但跟後續傅雲展頓悟《辟邪劍法》,絕學提升的幅度更大,帶動修為攀升的幅度也就越大,從後天四重直入九重,駭人聽聞!

可傅雲展再跟後面的王格直入後天十一重相比又差不少。

至於閻闖。

他的《鬼獄陰風吼》從五境巔峰飆升至六境後期,進步卻又比不上傅雲展跟王格,故而修為也只是提升到九重而已。

這是‘頓悟突破’!

也可以看做是‘實戰突破’!

其實正兒八經還是‘實戰突破’,跟鹿玉如所崇尚的‘不爭不搶’、‘安安靜靜’的‘頓悟’有本質上的區別。

可鹿玉如的那種‘頓悟’,閻闖卻求不來。

“我有《教學相長》,一身絕學時時刻刻都在提升,一點一滴,一步一步,不突兀,勝在平緩。”

這種時時刻刻都在進步的狀態不知是多少武人夢寐以求的狀態。

但有一得,必有一失。

“頓悟突破!”

“頓悟證道!”

“求的是‘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浩浩蕩蕩,求的是一鼓作氣、突飛猛進的頓然領悟!”

“如師弟,參悟【煙雨碑】,證道之際,點點滴滴的靈感積累匯聚成一座水庫,最終一點契機到達,水庫閘門開,萬萬噸水流傾瀉而下,任何瓶頸屏障都能沖的粉碎,無可阻擋,勢不可擋!”

“但我不是這樣,我藉助《教學相長》,在水庫尚在蓄水的階段,就將那閘門打開,固然水流下來,成了收穫,但蓄水之後衝擊的一剎那酣暢淋漓卻難體會,修為能節節攀升卻做不到一瞬間的頓悟暴漲。”

這就是為何王格、傅雲展、陳澤等人能在論劍期間頓悟突破,修為猛漲,而閻闖卻只能步步為營、按部就班修鍊的最根本原因。

成也《教學相長》!

敗也《教學相長》!

……

萬角城外數十里。

閻闖等一眾天驕各抒己見,第一次討論各自的修行理念與證道路線。

以班仙佛為首,追求‘實戰證道’、‘生死證道’。

以鹿玉如、魏靈珊為首,追求‘頓悟證道’、‘機緣證道’。

此外又有彭法年、司徒菲等人,崇尚‘水到渠成’、‘水磨證道’——

“苦修武藝!”

“搬運內力!”

“開拓丹田氣海,等到氣海擴張到後天極致,再引神入丹田,神與氣合化為‘真氣’,神與勁合化為‘罡氣’,再藉助真氣、罡氣進一步打通天地二橋,這才是成就先天的康庄大道!”

‘實戰證道’兇險!

‘頓悟證道’渺茫!

在彭法年看來,唯有按部就班修鍊、水到渠成證道,才是正理。

“哈哈!”

魏靈珊卻大笑:“水到渠成?看看《地榜》上的那些老傢伙,哪一個想的不是水到渠成?可又有哪一個水到渠成了?一心想着按部就班穩穩噹噹,最終就只會落一個蹉跎半生、先天無望的結局!貪生怕死,閉門索居,何以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