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上官煜挑了挑眉,似是在考慮中。

“好兄弟,你要是不放心,就跟在後頭。有你護着,還能讓新娘子摔了不成?”段玉郎語氣急切的道。

為了誰送新娘上花轎而爭執,這種事很少見。

新郎為了給新娘下馬威,一般都不會抱人,除非是自小就能見面的青梅竹馬,有着感情在,或是女方的家世更好,新郎才會出面。

倒是上官煜,純屬是想多抱抱白靈,也怕她摔着,根本不考慮那些世俗的因素。

“請。”上官煜到底退步了,因為段玉郎的最後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

白小山蹲在白靈前頭,扎了馬步,拍着自己的肩膀道:“二姐,我送你上花轎。弟弟長大了,以後弟弟會幫着爹娘撐起這個家,也會護着出嫁的大姐和你,保護好弟弟妹妹們。”

白靈再度落淚,為白小山的這一番話。

記憶中,白小山是那個走路不穩,被老宅咒着短命的小毛頭。

轉眼間,已經是十一歲的少年郎。

因為靈泉水的關係,以及常年堅持鍛煉身體,白小山的身高看着像是十三四歲的半大孩子,體魄更是有十五六歲的少年健壯。

被丫頭攙扶着上了白小山的背,白靈甚至能感覺到弟弟身上的肌肉,心中不由得安慰。

雖然白小山是文官,可有好的身體,就是前程的本錢,也是他最大的福氣。

“小山,二姐嫁人了,也還是你二姐。以前二姐支持你做好官、做清官,以後也還會一如既往的支持你。即便你日後成家了,甚至是做了父親、做了祖父,你也還是二姐的弟弟,這輩子都不變。”在白小山踏出門檻之際,白靈在他耳邊低語道。

“下輩子,我還做二姐的弟弟,還護着二姐。”白小山腳步微頓,低沉的開口道。

聽得出白小山的語氣有哽咽,白靈笑道:“好,二姐求之不得。”

此生,有疼愛自己的爹娘,有友好的手足,遇到了要攜手一生之人,白靈已經別無所求。

到門口的路並不遠,很快白小山便將白靈送上花轎。

雖然白小山的年紀小,可一路背着白靈,都是穩穩噹噹的,但到底是年紀小,微微有些氣喘。

“姐夫,我把二姐交給你了,請好好珍惜她。”轉身之際,白小山鄭重的對上官煜道。

“我會的。”上官煜嚴肅的回道。

新娘已經上花轎,上官煜便也上了駿馬,在鞭炮響起之後,迎親的隊伍正式出發。

白小山如今是縣令,自然不能送嫁到京城,今日便要趕回縣衙。

望着喜慶的隊伍離去,白小山聽不真切耳邊那些驚嘆於白靈嫁妝豐厚的聲音,腦海里都是這個家在白靈的努力和帶領下,一步步有了今日的門庭。

“二姐,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待,不會給家裡抹黑,更不會因一個貪字,而給家裡招來禍端,請你放心。”直到迎親的隊伍看不到,白小山才輕聲低語道。

白三樹夫婦,都是無聲的抹着眼淚。

在白家人心中,白靈不僅僅是他們的家人,也是一家人的主心骨。

如今白靈出嫁,和以往白靈遠行不同,總是讓人覺得家裡少了很重要的人,一切都不一樣了。

“當家的,靈兒才上了花轎,我就想去看她了。”白柳氏說著,捂住了嘴,怕大哭出聲。

“等京城那邊辦完婚事,閨女和姑爺就回來了,用不了多久。別哭了,咱們還得招待客人呢。”白三樹拍着白柳氏的肩頭道。

“哎,我這就去。”白柳氏擦了擦眼淚,卻怎麼也擦不幹凈。

因為白杏和柳絮都跟着去京城,所以也跟着迎親隊伍離開了,免得兩個小姑娘在路上不方便也不安全。

柳家人沒有跟着去,畢竟到了京城那邊,參加喜宴的都是貴人,一切流程也是按照貴圈的規矩來,還有禮部的人幫忙操持,他們去了也幫不上忙,還容易出差錯。

“不能送二丫頭上花轎,那幾個小子心裡頭不定是咋遺憾呢。”柳老太感慨道。

“哼,讓他們一個比一個忙。”柳振友不滿的哼了一聲,“等幾個皮小子回來的,看我怎麼訓他們。”

“你就少說大話吧,等孫子們回來了,你親香還親香不夠呢,哪裡就捨得說他們了。”柳老太習慣性的撣撣衣襟,笑道:“孩子們都長大了,咱們也老了。等有空的時候,咱們也該出去走走,見見世面了。以前是沒銀子,現在再不走,可就走不動了。”

柳振友愣了一下,隨後笑道:“成,這事我聽你的。咱們這把老骨頭,走太遠是不方便了,就是這北地,也有好多地都沒去過呢,咱們就走走看看。”

兩老慢悠悠的朝着白家的院子里走去,聽着賓客們在討論白靈的嫁妝,不知不覺的又說起白家的崛起,還有柳家以後的前程,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人到了一定的年歲後,兒孫好就是最好的,是他們最大的願望。

不提上官煜一行人在路上,京城的漢王府中,漢王妃總是覺得下人們安排的不夠好,經常會重新布置。

不過沒有人敢說一個不字,只要漢王妃能分散自漢王過世的悲痛,就算把漢王府折騰沒了,也是可以的。

“這賓客名單,再改動一下。咱們漢王府辦喜事,就不怕那些看熱鬧的人來參加。邊關需要銀子的地方多着呢,賓客越多,賺的越多,給我可勁兒的添加宴請的名額。”

“菜譜再改動一下,漢王府世子成親,席面不能寒酸了。只要不逾越了規矩,就按照最高的規格來,讓人知道漢王府對世子妃的重視。”

“酒水都換了,又不是拼酒,那些烈酒都撤了。靈兒不是和段家合作了酒鋪嗎?全都用果酒和藥酒,咱們漢王府又不差那點銀子,還能讓靈兒多賺點。”

“主院和新房那邊,紅綢都換上從海外購置的那批,宮裡賞賜的,掛在府門那邊。”

漢王妃一個又一個的命令吩咐下去,力求能將兒子的婚事辦到最好,彌補漢王不在場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