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陳正泰很快就去而復返。

回到了車廂,乖乖坐到車廂的角落。

張千則不甘願地給陳正泰斟了茶。

陳正泰微笑着接過張千遞過來的茶,輕輕呷了口茶水,方才對李世民道:“陛下,已經知會了,這一條線路,已開通了四百里。兒臣之所以採取用木軌,就是因為木軌比較容易鋪設一些,只要捨得花錢,工程的進度便不會慢。”

陳正泰隨即如數家珍的道:“當然,這只是前期,先將路基和木軌鋪設出來,等到了往後,還可以採取鐵皮包裹木軌,甚至將來,直接替換成鐵軌……”

李世民和張千都聽得瞠目結舌,在心裡深深的感嘆,鐵軌,瘋了,鋼鐵這玩意,在這個時代,還是十分稀缺的,某種時候,若是因為銅缺乏,這鐵甚至可以直接鑄造成鐵錢,鋪設一條上千里的鐵軌,這不就等於是將錢鋪在地上,繞着大唐差一點要轉一圈嗎?

只怕這造價,是眼下木軌的三十倍不止。

太可怕,木軌已經將錢當紙一樣的撒了。

陳正泰還要鋪鐵軌。

可從這陳正泰的口氣里,倒好似……這鋪設了木軌,還省了錢似得。

李世民一雙眼睛瞪得老大,錯愕地看着陳正泰。

陳正泰沒在意李世民怎麼想的,而是繼續道:“這木軌也有壞處,就是必須小心的養護,不過……只要將來徹底的貫通,沿途勢必有數不清的車馬,只要有人行車,反而不必太過擔心,這養護的費用,將來可以通過各處的站點掙過來。”

正說著,馬車卻是動了。

這偌大的車廂,在木軌上,發出了咯吱的聲音,頗有一些震動。

車廂是兩匹馬拉着的,在短暫的震動之後,而後……李世民目光一轉便見這水晶窗外頭,無數的景物開始朝後移動。

車廂內部,顯然因為有軟物包裹的緣故,所以雖有噪音,卻還處在可控的範圍。

李世民便禁不住站起來,到了水晶窗外頭,身後傳來張千尷尬的聲音:“怪嚇人的。”

確實有些嚇人,跑的有些猛。

兩匹健馬,拉動了車廂之後,車廂似是一下子,沿着巨大的慣性,拚命的隨着馬兒狂奔。

這速度……比李世民想象中快得多,要知道……這車廂理應是很沉重的,畢竟車廂頗大,裡頭也有陳設。

可在滾動軸承的帶動之下,一旦車廂拉動起來,車輪便瘋狂的轉動,又因為車輪與下頭的木軌契合的緣故,這幾乎沒有了摩擦力之後,車子就好似也如脫韁野馬一般,沒有任何的阻礙。

李世民驚詫的發現……前後的車……也是這般一路疾奔,這些車馬,有的是裝載着大量的護衛,也有的……是裝載了許多的行裝,可速度也是驚人。

當然,這個速度對於陳正泰而言,並不算什麼,後世哪怕是落後的蒸汽小火車,速度也比這個快一些,只是對於李世民而言,心裡卻頗為震動。

前後的馬車,載重量可是尋常馬車的數倍,可怕的……卻是他們竟能以這樣瘋狂的速度奔跑,這……便很不簡單了。

李世民心裡震撼的不行,一時他便來了興緻,一臉認真地問道。

“此車可日行多少?”。

陳正泰娓娓而談:“每隔百里,都會有專門的車站,提供換馬和補給,若是沿途不歇,只是不斷的換馬的話,一日下來,可行三百里。”

三百里……

李世民身軀一震。

其實這個速度,若只是一個人,沿着官道,使用驛站,傳遞訊息的話,在大唐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可若是一群人,再加上這些人的給養,能做到日行三百,這就太可怕了。

李世民可是帶兵的人,他深知帶着兵馬和給養,哪怕是急行,一日能行三十里,便已算是一支精兵了。

而在廣袤的草原,可能因為沒有阻礙,突厥人倒是可以做到日行百里,再多,便聞所未聞,畢竟……這是大量的人馬,要運載大量的馬料,人也要負重許多的乾糧,人要歇,馬也要歇。

可人坐在車上,顯然一直處在休息的狀態,這沿途可能會顛簸,但是倒不至騎手在馬上一直駕馭着馬匹這樣勞累。

至於沿途換馬,設置了車站,這倒不算什麼,畢竟草原之中,最多的便是馬。

日行三百,這簡直如《莊子,逍遙遊》中的鯤鵬一般了。

李世民的興緻高漲了起來。

起初的時候,他能感受到馬努力拉動車廂,再到後來,便覺得這車廂只是沿着木軌,自己在狂奔了。

他不禁喃喃地道:“日行三百里,日行三百……”

一旁的張千也不禁臉色驟然變了,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心裡不禁佩服陳正泰,真是了不起。

陳正泰坐在一旁,卻一副很平靜的樣子。

他心裡甚至想,日行三百,還是里……

想當初,自己的那神車五菱宏光,一腳油門下去,一天二十四小時,我能跑三千里。就這……中途還需睡覺和下車吃喝。

只是對這個時代而言,這幾乎是奇蹟了。

若非親身體驗,李世民絕對不會相信,他甚至覺得陳正泰在夸夸其談。

而此刻李世民親身體驗,沿路的風景瘋狂往後移動,他確信陳正泰的話不摻任何假,他頓時興緻盎然起來。

因為馬車一直在急行的緣故,直到百五十里左右,才停下來,似是到了一處站口,李世民下車,而車站的人開始替換馬匹,恍然之間,李世民竟已發現,再過不久,竟要抵達草原了。

這關中距離草原,本就不遠,而木軌,採用的乃是直道,儘力修的筆直,沒有過多的彎彎繞繞。

身後一長串的車馬,也都穩穩停住,車中的禁衛,也紛紛下車歇息,這些禁衛們,似乎也沒想到,此次的旅途,如此的順利,因而興緻勃勃的下車,而換馬的過程是很短暫的,因為車站中的人,顯然已有了經驗,他們訓練有素,片刻功夫,便又有人通知大家登車。

李世民甚至在車廂里打了個盹兒,一覺醒來,便發現自己竟已到了草原上,窗外,是茂盛的青草,在大風的吹拂之下,起起伏伏,宛如綠色的汪洋大海……

此時的草原,其實並不能稱之為後世的大漠,因為唐朝時期,雨水充沛的緣故,所以草長勢很猛,遠處……竟可見到一些零星的牛羊,也不知是野物,還是牧人們走失的。

李世民甚至可以看到,偶爾,這木軌旁,有巡路的一些人,他們騎着馬,優哉游哉的模樣,甚至有人似還趕着自己的牛羊。

瞧他們的樣子,竟是漢人的裝扮,三三兩兩。

陳正泰瞧出李世民的好奇,便笑着解釋。

“每一處車站附近,都建立了牧場,這牧場的人,除了放養牛羊之外,也擔負了一些警戒和保衛的事。自然……路軌漫長,也不可能讓他們專職做這些,只是讓他們確保,附近不會出現馬賊和宵小之徒。陳家在這沿途,甚至的牧場有十七個,未來還會更多,牧人多是漢人,從關中招募來的。”

李世民越發覺得驚奇,一雙眼眸里滿是不解,他看着陳正泰。

“漢人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