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海東王這一問,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若能知曉“得一”,日後修鍊起來豈不事半功倍?他們將目光齊齊轉向李守朴,望眼欲穿,想要知曉答案。從這個舉動來看,顯然是認可李守朴剛才之言。

李守朴的回應卻姍姍來遲,令人大跌眼鏡,足足憋了半日只道出兩個字:“不知!”

“什麼……!”

聽聞此言,眾人大失所望,幸好知根知底,否則真以為他藏私,不願意告訴眾人。不過還是投以希冀的眼神,期望能知曉一星半點。

“每位修真者自從修鍊起,便是在‘得一’,甚至最終了了,還不知‘一’為何物,自然不知如何‘得一’。”李守朴只好從頭說起。

頓了頓,繼續道:“每每問及,只會說修道!只可惜道更加的虛無縹緲,‘一’都不知,談何道?”

“如你這般說,我們是在修‘一’,還不是修道?”卻月辰光沉思半日問到。

“《道決》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李守朴並未解釋太多,只是將《道決》中對於道之闡述說了出來。

“混然而成,先於天地而形成。清虛寂靜,廣闊無邊,沒有形象聲色可尋,看不見摸不着。”眾人沉寂之際,金幽蘭率先回應,算是拋磚引玉。

“……超越於一切萬有之外,悄然自立,不動聲色,不因外界的變化而變化,不因外界的生滅而生滅。”海東王接著說道。

“……無所不在,循環運行,永不衰竭。這便是宇宙萬有的根本,姑且稱呼為道!”卻月辰光有些吃驚。

眾人都有些吃驚,沒想到自己口中的“道”與《道決》中的“道”相差甚遠。襲明更是不可思議問道:“這便是道?我竟然毫無察覺?”

“可見你平日根本不曾修習《道決》!”李守朴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

“……本丹聖忙於煉丹,哪裡還有閑暇修習!”襲明訕訕一笑,為自己辯解。

“那部丹經出自《道決》,你卻捨本逐末!”李守朴再次提醒他。

“此次回去之後便閉關參悟!一日不悟,便不出關!”襲明立即拍着胸脯保證。

“那你這趟定然是死關!”疾風奚落道,“閉關之前我請你喝酒,從此永別!”

“你……!”襲明想反駁,卻底氣不足。

……

“如你所言,又該如何修鍊?”海東王抓住了重點。剛才所言之道,太過廣袤強大,對於普通修真者根本無從談起。

“《道決》云: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李守朴稍作停頓,解釋說:“大到無盡無限,遠到無量無邊,正因為他太大太遠,通於古今,盡未來際,從而難以企及。”

“那豈不難以修鍊?”石浩立忍不住插了一句。

“遠曰反,便是反求諸己,回頭自省。最遠的便是最近的,最後的便是最初的,反即是返回到原本的‘一’。”

金幽蘭適時開口,算是對石浩立的解答。

若論《道決》的修鍊,她在整個萃英閣絕對排在前十。李守朴當仁不讓的第一,江清正與柳依依分列二、三,再有一些太上長老等人。

雖然萃英閣將《道決》開放,甚至要求踏入元嬰期之後務必參悟。但是翻閱者多,能盡心儘力參悟者少。

“晦澀難懂“,”進展緩慢,一時半會無法提升修為”,“莫名其妙”,“不切實際”……等等這些都是眾人的評價。

對於金幽蘭的解釋,眾人還是有所不解。海東王說道:“莫非就是內視己身?”

“《道決》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李守朴並未直接回應海東王的問題,反而再次拋出《道決》之言。他如此用意,是想要眾人自己琢磨。

境界有高低,見識有多少,同樣的言語可以有不同的見解。悟性有好壞,有人一聞千悟,有人千聞一悟。

沉默,良久的沉默。

“《道決》云: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李守朴見眾人毫無反應,再次拋出一言,希望對眾人的參悟有所幫助。

“無,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有,宇宙萬物產生本源的命名。無為有之體,有為無之相。從無中觀察道領悟的奧妙,從有中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可是這與一有何關係?”

“真玄……”

……

眾人紛紛出言,開始探討。早已忘記了桌上的奇珍,杯中的酒。

“道,無名無形。道是一的源頭,一是道的體現。道為‘無’,一為‘有’!同出而異名。”李守朴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那不就是說道與一相同?修道即修一,修一即修道?”石浩立有些不解。

“無與有相同還是不同?”襲明聽的迷迷糊糊。

“常說參悟天地本源,便可破入大乘,得道飛升。這才只是參悟‘有’?”海東王一臉愕然。

“按此,豈不參悟了‘無’,即使在仙界都能傲視群雄?”卻月辰光順勢說道。

“仙界……還是先想想如何突破眼前的境界!”襲明嘀咕道。畢竟飛升離眾人還很遠很遠,或許此生都無可能。

“有生於無,無中生有……太亂了,讓我再琢磨琢磨。”歐陽靜姝更是雲里霧裡。

“道與一同出而異名,同出……但是不同的表象?”

“由萬物知三,由三隻二,由二知一,由一知‘道’。這便是‘遠曰反’?”

“對於普通修真者來說,不知‘道’時可尋一,不知一時可尋二,不知二時可尋三,不知三時可尋萬物……”

“所以這便是為何有三千大道之說?”

“修真者雖然壽元綿長,但亦有耗盡之時,如何修的完三千大道?”

“三千大道,只是說有多種途徑可以修道。修其一,尋究本源,觸類旁通,爾後知萬千大道。”

“《道決》云:多聞數窮,不如守中。三千大道你修的過來?而且本末倒置,耗費精力!”李守朴笑着說道。

“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