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韓裳道:“繼業,你招來的那三十六員礦工,將他們按照十二人一隊,設一隊長。”

“三隊為一旗,設一旗總,旗總肯定是你當,隊長由你任命,任命的方式你自己定,抓鬮,比武,看眼緣,你隨意,明白嗎。”

李繼業道:“額明白。”

韓裳道:“他們帶來的家屬,待會兒到天君那裡落戶,然後讓他們休整一下,我要分派任務給他們。”

李繼業問:“什麼任務?”

韓裳道:“咱們這個地方,太靠近蒙古了,雖然蒙古人近些年不再光顧這裡,但是咱們在此生聚久了,蒙古人可能還是要來。”

“所以我要這些礦工,在地里挖地道,這些地道先通到城裡,當然地道里要多分岔路,多修迷宮,還要布上陷阱。”

“要讓咱們的人熟悉地道,讓敵人摸不着頭腦。明白嗎?”

李繼業道:“哦,原來是這樣啊,額明白了,這些礦工都是苦孩子窮命,一天不挖洞就閑的慌,明日就叫他們開工。”

韓裳道:“嗯,你看着辦就是了。”

於是,在鎮北堡中民眾從事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李繼業所率礦工旗,也沒有閑着。

礦工們分成各個小隊活動,在田間地頭,開挖地道。

地道設計的密如蛛網,四通八達,枝杈繁多,又防敵襲,內設機關,可殺敵寇。

這些地道高約二米,寬約一米,雖則狹窄,但其乃是遇險走避之場所,也就不算很逼仄。

而且這些地道,又都通向城堡,想來遇到敵襲,百姓如果不在城堡中,自可以通過地道,快速退回城堡,不必害怕遭到敵人的殺戮。

現在礦工的人力不夠,韓裳只能修這麼些地道,如果條件允許,他還打算將地道延伸到附近山中。

不過就算這些地道修的不算太多,也讓鎮北堡的民眾感到萬分滿意了。

至少在蒙古人,或者其他什麼強人殺過來的時候,他們多了一分保命的手段。

如此,經過韓裳的精心打理,鎮北堡城修葺完畢,民有居所,城有防務,民心乃大定。

此後韓裳令馬天君分田地,按照政策,家中有願意參軍入伍的,叫分好田,家中無男丁,只有女兒的,女兒嫁與軍兵為妻者,亦分好田。

余者所分田地,並非好田。

聽說有這麼個政策,百姓參軍入伍的熱情,自然是極高的,一時間報名者眾。

不過根據政策規定,參軍限額一百零八人,年齡在十八至三十五歲之間。

家中只有一個男丁的,不許參軍,只有女兒而不肯將女兒嫁與軍兵為妻者,也不能分到好田。

這樣一個政策,自然令有些人家頗為不滿,他們打算找馬天君說項,說政策並不合理。

結果卻叫楊德勝帶人亂棒打出。

馬天君覺得這事兒做的過於操切,於是向韓裳進言道:“大人,百姓只是不了解我們的政策,我自與他們分說便是,為何不問青紅皂白,便要責打?”

“如此,我們會失去民心的。還請大人派人安慰那些被責打的百姓。”

韓裳道:“是嗎,天君,一群人帶着鋤頭,扁擔,嘴裡沒個正經,聚集在官府門口,那叫跟你反應問題嗎,那叫無理取鬧。”

“記住,在百姓還不文明之前,就是流氓,對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

“我這次還算仁慈,沒叫德勝下殺手,就算是他們祖墳冒煙了。”

“再說了,你在江南的時候,你們那裡的地方官收稅的時候,是講道理收的嗎?還不是派公人苛索而來。”

“講道理,我們如何在這蒙古人、土匪、流寇橫行的地方立足?”

“記住了,在鎮北堡,我們說了算,不滿意的人可以走,流民遍地都是,不怕招不到人。”

韓裳說了這麼多,馬天君考慮了一下,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於是點點頭,說道:

“大人說的對,我真是書讀的太多,成了酸儒了。我這就去辦事。”

韓裳道:“天君,記住,你的話是不容置疑的,誰不服氣,就叫誰收拾鋪蓋捲兒走人,咱們鎮北堡,不收沒規矩的人。”

他這是給馬天君打氣。

“我記住了。”

馬天君說完,就走了。

“德勝。”

韓裳又叫楊德勝。

楊德勝道:“在。”

韓裳道:“馬秀才到底是江南的書生,辦事兒仁弱了些,幫襯着點兒。”

楊德勝道:“是。”

“你去吧。”

韓裳道。

“是。”

經過這點兒小插曲,分田地的事兒,再無波瀾,流民百姓都老老實實地按照自個兒的條件,挑選土地,然後領地契,劃分田界。

明朝末年,田地減產,固然有氣候寒冷,連年乾旱的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苛捐雜稅太多。

縉紳豪族佔著地,不交稅,平民百姓占的地少,卻把縉紳豪族該交的稅也交了。

這種劫貧濟富的官府統治下,普通百姓種地,就等於慢性自殺。

所以百姓紛紛逃荒,糧食才減產嚴重的。

所以,陝北乾旱少雨不是問題,可以深挖水井,修繕引水溝渠即可。

一般而言,明末的地方政府才沒有興趣修繕河渠,可韓裳畢竟是要做大事的人,他當然要派人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做這種事兒,自然又是李繼業的礦工司出馬。

這年頭,陝北的地下水水位太深,挖個井都跟搞石油勘探一樣,沒個十幾米,別想見着水。

等到水井挖好了,水渠疏浚好了,已然是陽春三月。

不過北國的大地,依然寒風料峭,氣溫極低。

照這個情況,把麥苗種下去,也會被凍死。

這種情況下,韓裳便命令專門造一大房,房子牆壁具為夾層,其底部以石炭起火供暖,暖氣充入夾層之中,使大房子成為溫室。

在溫室里,韓裳叫流民中的匠人做出四至五層木床,木床上覆之以沃土,土中栽種春小麥。

屋頂使用柴或者牛糞生火製造光照,晝夜不息,以此方法育種。

等到天氣轉暖的時候,就可以把麥苗移到田中種植。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加入書籤 返回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