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终究是错过了,李学武从训练场离开的时候都没能跟父亲见一面。

沙器之知道李学武挂心家里人,用车上的电台同山上观测站随行人员的电台做了沟通,得了李顺的消息。

李顺也得知了儿子今天来山上检查,但他在观测站还有工作任务,怎么会因为跟儿子见面而耽误了工作。

最后沙器之只得给李学武传了个话,请李顺保重身体。

而李顺则是回了一个很不耐烦的话:“好好工作”。

李学武坐在车上,听着沙器之的转述颇为无奈地笑了笑。

父子两个平时离得远还好说,这次都离的这么近了还见不上面,颇觉得可惜。

当然了,父亲的话他也是要充分理解的。

简短的四个字是告诉他好好工作,不要担心山上,照顾好家里,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

不这么理解还能怎么理解,难道真的理解成父亲对自己的激励?

像撕葱哥出国前王首富给他说的“振兴中华”?

爹嘛,跟儿子相处起来脾气都是很怪的,尤其像是父亲李顺同他的关系一样,不太会表达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每次李学武主动关心他,都会被李顺拒绝,或者躲开,可能就是不适应这种父子之间的亲近关系。

老一辈人是有这个传统的,不能对儿子太过于溺爱,要保持严父的形象。

同儿子说话要简练直接,每句话都要带着教训的意味,好像话里多一点关心都算是他溺爱孩子一样。

惯子如杀子,这就是传统父亲的逆向关爱。

当儿子的当然不理解了,谁不想跟父亲亲近啊,谁不想被父亲举高高啊。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父亲的责骂、责罚,甚至是打在身上。

到了十三四岁、十六七岁的时候,儿子有能力了,能逃脱父亲的管束了,就会以为外面的世界海阔天空了。

而当儿子有了儿子以后,却是发现不会做父亲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想着自己这些年的荒唐,便也就学着父亲对自己的儿子了。

这就是传统的家教和意义,虽然看着很糟粕,或者说很没有人情味儿,但却是几千年父子传承教育里能寻找到的最直接和普及的教育方式。

后世的教育也在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总有一个老师是严厉的。

要么严父慈母,要么严母慈父,有的时候可能是男女混合双打。

这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后性格会有缺失的原因。

李学武是很感念父亲当年严厉教育的,现如今他成为了李姝的父亲,在面对闺女的淘气时,他也在想,自己该如何当好一个父亲。

父亲李顺当年有大哥学文的时候年龄还小,所以跟爷爷学,便有了现在的严父。

李学武也是要跟父亲学的,但他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是有着更多渠道了解育儿知识和方法的。

所以在面对李姝以及以后的孩子时,李学武很有自信能成为一个好父亲。

至少要比自己的父亲好!

沙器之是人到而立之年了,对这种父子亲情看的更深远一些,也更实际一些。

每次回家都是大包小包的,好像这些东西能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一般。

其实他也就只能用这些东西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了。

无法承欢膝下,不能身前尽孝,心中有愧,便会在其他地方找补一些,以慰藉内心,实属无奈之举。

现在看着处长对亲长的孺慕之情,也是在心底里羡慕的。

这也是他主动用电台跟山上联系的原因,为子者孝,当大义。

回去的路上依旧同来时一样,只不过路况反转过来了。

下山的时候一段好,一段不好,颠簸的人难受。

这山路就是这样,冬天的路反而比夏天的好走。

沙器之扶着靠背,转回身看向李学武问道:“处长,您看今天的这次考察会议效果怎么样?”

“嗯”

李学武想了想,开口说道:“办培训,办训练场,始终要有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听得进去意见,也要有展示自我的勇气,我想,今天的考察就是一种态度”。

沙器之点点头,赞同地说道:“是,从考察团的态度中就能看出是对咱们培训工作满意的”

“也是要辩证的来考虑的”

李学武并没有像是沙器之一样面露喜色,而是眯着眼睛思考着,嘴里解释道:“不是来了,看了,说好的人就都会选择训练场的”。

“当前的形势很严峻,很复杂,他们在做出决定和选择的时候是要比以前还要艰难和慎重的”

“双预案的推广和学习工作会是一个长期的,且持续发展的工作,双预案的培训也是一个艰巨的,且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

李学武同沙器之解释道:“在相关的培训和推广中,咱们是先行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那就要容许别人站在岸边看着咱们多走几步的”。

“包括现在的应急救援培训和保卫技能培训等等,都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

“咱们只不过是比别人多走了几步而已,不要骄傲,也不要自满,保持进取的心,坚持创新发展,打造属于咱们自己的标准和品牌”。

沙器之一边听着,一边在笔记上记录着,这些话都是可以参考着写文稿,或者给李学武写发言稿的。

什么是领导的核心思想啊,什么是领导的指导意见啊,就是这些平时所说的话,所要求的工作。

沙器之也在李学武说完后,汇报了正在训练场参训的保卫处各支队伍的情况。

保卫处机关连同一线单位,以及其他分厂、分支机构等等保卫部门保卫人员组成的培训班培训状况良好,培训进度稳步推进,学员们热情很高,学习的劲头也很足。

无怪乎他们的劲头足,从前几期的培训班培训结果来看,很多优秀学员经过系统的培训后脱颖而出,在培训结束后,均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的展现了个人才能。

有能力的人就会进步,有技术的人就会发光发彩,就会被提拔重用。

轧钢厂保卫处保卫科护卫队里就涌现出了很多这样的优秀人员,有的人已经被提拔到了干部的岗位上。

训练场也正在从一个训练基地向培训和教育机构发展和前进。

而这些经过训练场培训的人员在岗位上大放异彩后,更多的干部也看到了训练场的重要性,更加的认同训练场所带来培训的效果。

这些正在参训的人员都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优秀干事和先进代表,都是有进取心,上进心的,怎么能不认真参与培训。

沙器之汇报的参训队伍里,不止保卫处内部的参训队伍,也包括了双预案参训人员、治安大队参训人员以及俱乐部保卫科的参训人员。

这是上山前李学武交给他的任务,帮助他去了解这些重点参训队伍的情况。

毕竟他这张脸已经被训练场里的人所熟悉了,有些工作他也是不方便去调查的,还是沙器之去方便一些。

而就沙器之的调查汇报来看,这些参训队伍整体水平都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参与更加严格训练的特勤骨干培训班,更是按照最高标准进行训练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