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春去秋來。

一年又一年的過去,大明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許多時候,治理國家就是放棄一些傳統的思維,戳破一個窗戶紙。

然後改掉一些曾經的習慣。

就可以順着一些某種規律,持續的進行下去。

這些都是崇禎這麼多年,作為皇帝的時候,總結出來的答案。

用另外一句話誰說就更為簡潔了: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時運不濟,有時候就是有萬般手段,都沒有辦法來掙脫困住自己的鬧籠,當年的崇禎能夠做成事。

不過是因為有反賊,給了他機會。

要那不然,論謀略這些需要靠腦子的辦法,他估計活不出半年時間,就會莫名其妙的死於非命。

崇禎已經不再年輕。

崇禎二十年的時候,那時他三十六歲,剛好也是遷都到西安府,也就是後來改名的長安府的新都城。

然而轉眼已經過去了五年。

四十一歲的人,正是一個人的壯年。

也是大明正在烈火烹油一樣,蒸蒸日上的時期。

自己的兒子,也已經長大成人,下一代的人才,也已經茁壯成長。

他還沒有老,卻已經有了一種老了的感覺。

手中的權勢,讓他必須清醒着,隨時面對可能出現的危機。

畢竟看起來很平和的大明,實際上隨着太子漸漸的成人,依舊有些暗流涌動,不過有意思的則是,自己的太子朱慈烺。

並沒有任何方面的舉動,只是在默默的學習者任何一種知識。

剩下的時間,也都是在陪着自己的母后,四處遊覽大明山河的壯麗景緻。

省心,省力。

是崇禎能夠找到的,為數不多的感嘆。

有時候,他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兒子,當年在御書房,被自己給說了一通之後,變化為何會這麼大。

大到他心中都有一種感覺。

若是兩個人的身份相互調換的話,在權謀方面,自己居然不會是自己兒子的對手,這就很離譜了。

其實,按照崇禎心中的想法,是想要把皇位傳承下去的。

大明已經走上了一個合適的道路,無論是誰來,只要腦子不是不好使,都會安安穩穩的讓大明繼續強大下去。

而且,他還能脫身出來,不在為朝政所累。

就算是現如今的制度,再全面,許多事情也都有內閣和軍部來處理,可依然有些拿不穩的事務,會送到崇禎的手上。

這天。

風和日麗,適合出門踏青。

崇禎和周皇后,走在華山腳下,仰頭望着高聳入雲的峰端。

山道崎嶇,崇禎可不願意以身犯險。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一點他還是知道了儘管他也想要爬山上去,看看上面的景色到底有多麼的壯觀。

看着山腳下,遊人如織。

流動的小商販們,也都在沿途叫賣。

“朕看到這些大明子民們,現在也已經有閑心情,四處看看大明的大好河山,心中就明白,往後沒有人想着會去破壞這樣的地方了。”

海外的物資,不斷的湧入大明。

即便是許多已經探查到的礦產資源,也完全可以暫時放下,不用去開發出來,賺取更多的利益。

而緊密的交流,也讓大明的運輸行業,發展很是迅猛,再也不是朝廷一家獨自支撐的局面了。

短短的一年時間啊。

就讓一些商人們,覺醒了一些很奇怪的辦法。

崇禎有時候回想起來,要是在他登基的時候,整個大明就是這個樣子的話,怕是朝

(本章未完,請翻頁)

廷上的那些混賬大臣門絕對活不過成年,就會死於非命。

研究的越深,崇禎就越發現,儒學和商業,以及科學,居然在某些地方是背道而馳的。

這就讓人很受傷。

周皇后陪在了崇禎的身邊,沉靜的看着周圍形形色色的人。

她出過很多次皇宮,也是了解過民生疾苦的人,自然明白,大明有現在的局面到底有多麼的不易。

而對於這一次遷都之後,李定國十年之期的內閣首輔時間,也已經到頭,只能去往別的州府任職知州。

目前接任李定國的居然是從房山縣出來的一位小知縣--馬懋才。

人的一生,實在是很神奇。

從一個小知縣,一路上做到了建州的知州,這種本事,在整個大明都是少有的存在。

畢竟,在儒學已經退出科舉制後。

還有這麼一個因為八股科舉,而走上現如今這一個朝堂的人,都是一個奇蹟。

“馬懋才的十年,不知道又會給大明帶來什麼。”

周皇后已經看不懂現在大明的發展狀況了。

就是手中那些一直都還在繼續盈利的工廠,也已經進行了好幾次的擴建和升級,當年的管理層,也都現在成了中流砥柱。

不少人都跳槽到了地方上,做起地方上的官吏。

“看下去就知道了,不過這次回去之後,就得讓太子好好的學着怎麼治理朝堂了。”

崇禎最後看了一眼華山。

扭頭邊走,邊走邊說道,可卻讓周皇后心中一驚。

她弄不清楚,皇上對着她說這話,是為了試探她。

還是真的想要朱慈烺,繼承大明的皇位。

不過見到皇上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也就不敢多加詢問,在這種節骨眼上,她作為皇后,還是不要輕易摻和的好。

崇禎二十一年(1649年),太子監國。

皇上則是帶着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們,在大明的各處景點,隨意的遊逛着。

同時也釋放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皇上想要把權利給放出去,從而達到一種穩妥的皇權交接。

**

十年的時間,足夠改變很多。

道院研究出來的無線電傳輸,也已經開始運用到了軍事上面,對各處的州府,以及海外的大使館傳遞消息都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再次因為科技的進步拉近。

這是一個奇蹟之年,屬意大明的奇蹟之年。

而大明的名聲在整個世界上,更加的響亮。

文明之光,從此而始。

也正是這一年,崇禎放下了手中的權利,太子也就成了大明名義上的皇帝,崇禎帶着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們,離開了大明。

去往了各個皇子們的封地。

朝-鮮已經看過。

帶着自己的妃子們,去往了下一個地方--扶桑。

與此同時,田貴妃則是留在了朝-鮮,享受着已經長大成人,可以勤政的兒子--朱慈炤的孝順。

“田貴妃就這麼留下了?”

周皇后站在船頭,看着遠處的白雲黑水。

聽着嗚嗚的鐵甲船的汽笛聲。

隨着大明水軍的建設,這樣的鐵甲船,已經有了運輸船這樣的船隻,只是目前為止還沒有普及起來。

造價還是很高昂的。

“她呀,只是想兒子了,四個兒子,分散在各處,能夠聚到一起的日子也不多了,這一次去了朝-鮮,下一次就要去南越,還是能夠遇到一起的。”

崇禎的心情也並不是很平靜。

隨着年紀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自己的子女們,也都隨着年齡的增長,到了自己的封地上,之前都還小的時候,能夠經常見到。

可越是長大,就越是很難聚在了一起。

“你說這一次到了扶桑,咱們能不能夠多停留一陣子?”

周皇后心裡其實也有點想自己的二兒子--朱慈恆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個皇子是個早夭的皇子,現如今雖然已經長大成人了,可身子骨還是太過瘦弱。

“朱慈恆的身體本就不好,按照我的想法,就是留在大明算了,免得走出去之後,還要被人欺負。”

崇禎搖了搖頭。

他不是很明白,周皇后為何一定要這麼做。

在大明還有最好的太醫來療養,可到了扶桑,就沒有這樣好的條件了。

怕是身體會更加的瘦弱下來。

他手中的錦衣衛,也有過這方面的消息傳來,就是如今連小孩都沒有辦法生養出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有幾次,崇禎都要下令,讓這個兒子回到大明。

奈何這個兒子,和自己這個皇帝一點都不親近,只聽他母親周皇后的話。

倔強是崇禎在這個兒子身上看到的唯一的東西。

“哼!現在有那個人敢欺負我兒子。”

周皇后在心疼的時候,也是一臉的不樂意。

鐵甲船速度很快。

就在轟鳴聲中,平穩的到達了扶桑,從山陰-道登陸,然後乘坐馬車,一路到了扶桑的京畿之地。

一路上崇禎看得很仔細。

從一些方方面面中可以看出,扶桑幾乎照搬了大明的一切,而且這個地方的發展迅猛的讓崇禎都是一驚。

隨即反應過來,小地方,治理起來就是方便。

有着成功的例子就在身邊,只要複製一遍,總是會容易的多。

做多就是改一個官府的名字罷了,作用還是一樣的。

在扶桑,崇禎待得時間很久。

足足有半年的時間。

只因朱慈恆的身體,一度陷入了危機狀態,隨時都會撒手人寰,鬧得崇禎那個地方也不敢去。

“父皇,兒臣恐怕是不行了。”

躺在床上的朱慈烺眼中沒有恐懼,只有一種淡淡的釋然。

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作為皇太子,他能夠享受到的醫療條件,不是旁人能夠想象得到的。

能夠活着長大成人。

還享受了一段美好的人生,已經很知足了。

“說什麼胡話,好好的養病,另外,扶桑的治理很不錯。”

崇禎難得的誇獎了一下自己的兒子。

他看得出來,自己的這個兒子很努力,奈何天不假年,崇禎將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心中的莫名悸痛,不是旁人能夠代替的了的。

“父皇,母后,兒臣的身體,兒臣是知道的,不過有件事兒臣還是要說出來,若是扶桑有一個當地的血脈皇子作為傳承,扶桑是可以傳承萬年的,這裡的許多東西,真的和大明不同,總之就是很奇怪。”

朱慈恆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是想着,如何讓扶桑,再也脫離不了大明的掌控。

“這些你不需要操心,朕還沒有老糊塗。”

崇禎少有的脾氣暴躁了一下,然而正是這種暴躁的脾氣,卻讓朱慈恆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或許,這樣的父皇,才是真的在關心着他的吧。

朱慈恆心中這樣想着。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