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二百八十二章 陰招出手

從李林甫的府中出來,高力士並沒有立刻回府,而是命馬車在長安城裡閑逛,他也記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沒有看長安的街景,似乎是開元二十五年,他曾經攜老妻在朱雀大街上觀過燈,這一晃就過了十幾年,孫子也十歲了。

夜已經深了,朱雀大街的夜市開始收攤,再不回去,坊門就關了,不少人在利用收攤的最後時刻,掏出三五文錢買下廉價的小商品,每個攤位前都簇滿了人,夜市的生意在快結束時反倒好了。

“老王,去給我買下那個布老虎。”

高力士遙指懸掛在小攤上的一隻布藝老虎,笑着讓車夫替他買回來,這是給孫子的禮物,那個天天纏着他講故事的小傢伙已經成了高力士全部的希望和寄託,片刻,車夫替他買回了布老虎,才十文錢,高力士摸着縫得密密麻麻的針腳,心中有些感慨,做這個布老虎少說也要花耗一夜的時間,但只值十文錢,而他身邊的豪門權貴們一出手動輒千貫萬貫,這中間的差距何以千萬里計。

高力士搖了搖頭,將布老虎放在一旁,思緒又習慣性地回到朝中,朝中權斗已趨白熱化,幾乎是官官參與,壁壘分明,想走中間路線反而會被兩派共指,容不得含糊其詞,但高力士卻是在雲端上看廝殺的閑客,表面上他只是宮中宦官,不參與朝政,但事實上他卻在暗中操控中唐政治,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哥舒翰等等,這些重量級的大臣背後,都可以看見高力士的身影,如今在權力重組的新一輪風波里,高力士更不會置身於事外。

不過他這一次卻看得更遠,他要為他的孫子和家族的興盛奠下堅實的基礎,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李隆基,慶王、永王之爭不過是為了敷衍外人,表明他在選東宮之主上舉棋不定,但實際上無論慶王或永王都不可能入主東宮,沒有人知道李隆基在想什麼,就連他高力士也不知道,但他可以從一些細微的脈路中看出一點未來的趨勢和走向。

高力士的寶就押在了李清的身上,準確地說,是押在李清所力挺的廣平王李俶的身上,這是一個沒有人注意的冷門,李清注意到了,現在他高力士也注意到了,於是,將廣平王推上去,就成了高力士和李清二人共同的目標。

這時,朱雀門上的第一輪鼓聲轟隆隆響起,大街上的百姓頓時慌了手腳,紛紛作鳥獸四散,坊門關了,可是要露宿街頭,一些小商販也再沒有心情做生意,胡亂收拾起東西,便匆匆離去,很快,大街上變得寂寥無人,只留下一地的廢紙草屑在風中翻滾。

坊門眼看就快要關了,高力士的遊興也隨之消失,馬車轉了個彎,向東北方向而去.....只一刻鐘,馬車便停在府門前,透過車窗,高力士忽然瞥見門前的石貔貅上銀光閃閃,象是被人塗了銀粉,在夜色中分外顯眼,他淡淡地一笑,這麼晚來找他,想必是要緊之事,高力士從車下摸出一支銅笛,‘嗚嗚!’地橫吹了兩聲,夜深人靜,低沉而帶一點尖利的笛聲在夜空中回蕩,片刻,一個白影出現在街角,並迅速向高力士的馬車靠近,隨即跪了下來。

“邢縡叩見大將軍!”

邢縡也就是金丸案中被慶王趕走的那個白衣刺客,他隨後又被高力士所網羅,成為高力士直控的一名暗探,他的任務是盯住李清,注意對方的一舉一動。

彙報只是隻言片語,用不着將他帶入府內,高力士也沒有探身出窗,只隔着車簾緩緩問道:“這麼晚來,李清可是有什麼動作?”

“昨晚在金城縣有兩個黑衣人趁夜見了李清,時間不到半個時辰,行動十分詭異。”

“什麼樣的黑衣人?”高力士不由有了興趣。

“他們都戴着竹笠,遮住了臉龐,不過從他們來去的方向,他們應該是來自京城。”

“京城?”

高力士思索片刻,忽然笑了,黑衣人來找李清做什麼,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清並沒有成為旁觀者,而是在暗中出手,這才是他所希望的,既然他有心,自己也就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了。

高力士微微一笑,對邢縡道:“你跟了他這麼久,想必他對你的好奇心已經十分濃厚,你可以現身讓他知道了,讓他知道是誰在暗中幫他。”

“是!”邢縡應了一聲,轉身要走,卻被高力士又叫住了。

“再替我給他傳個口信,這兩日讓他到我府里來一下,我有事找他!”

自從楊國忠公開彈劾御史宋渾貪墨受賄以來,大唐朝局在太子被廢后所形成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楊國忠一下子成為萬人矚目的政治紅人。

楊國忠已經兩夜不眠,他聲音嘶啞,兩眼紅腫,身上散發著一種類似水果發酵的腐味道,但他此刻卻異常興奮,他開始領略到風口浪尖的無限風光,繼大理寺卿吉溫公開投向他後,門下侍郎張倚、戶部左侍郎韋見素、禮部侍郎房琯、駙馬都尉太常卿張垍等等一批實權官紛紛加入准楊黨,連裴寬也表示將全力支持他成立楊黨。

但楊國忠所遇到的反彈也十分激烈,今天一早,刑部傳來消息,咸寧刺史趙奉璋在刑部過堂時被杖斃,這明顯是刑部侍郎羅希奭下的手,趙奉璋一死,告李林甫私占土地的人證就沒有了,還須再次派人赴咸寧調查,這就使李林甫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更重要是使此事人們看到了李林甫的實力,許多有心投靠楊國忠的中小官員都猶豫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林甫為相十五年,怎會沒有一些憑持,屬下想了一夜,給侍郎想出上、中、下三策來。”

說話的是吉溫,他現在已經是楊國忠的軍師,在心機權謀上,他並不亞於李林甫。

“你說!”楊國忠雙眼布滿了血絲,聲音有點沙啞。

“上策是我們利用宋渾的案件直接彈劾李林甫強佔民田、欺山罔下,這就需要賭皇上處置李林甫的決心,不過從上午趙奉璋被杖斃之事來看,皇上並沒有立即追究,屬下感覺到皇上的決心似乎有點動搖了,或許是因為皇上發現大半朝臣都支持李林甫,所以想緩一緩,屬下也以為這上策有點急了,駕馭不好反會遭噬,並不是最佳之策。”

“那中策呢?”

吉溫說完上策便半天不語,楊國忠瞥了他一眼,眼中帶着責怪,是在責怪自己為何要擠一點才肯說一點呢?可這三條對策他吉溫殫精竭慮想了一夜,若楊國忠不把它放在心上,自己豈不是白辛苦了?

見楊國忠頗為上心,吉溫歉然地笑了笑,繼續道:“中策是剪其黨羽,後掏其心,步步為營,徐徐以圖之,先除掉王珙、羅希奭之流,最後再對李林甫動手,這雖然慢一點,但也最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