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李延慶主要是看中了燕青的斥候才能,燕青在梁山也是水軍斥候統領,跟隨阮小五,除了燕青外,李延慶還得到了兩個曹家最出色的三代子弟曹性和曹猛。

曹性騎射過人,一桿亮銀槍十分凌厲,曹猛今年只有十七歲,身材魁梧,力大無窮,使一對八十斤的混元銅錘,是曹家的第一猛將,卻並不粗魯,也在曹氏家學讀了幾年書,是個可塑之才。

另外,李延慶還想把高寵招到自己麾下,高寵在前年已經從軍了,他有高家的背景,目前在禁軍金槍班出任虞侯,槍法絕倫,連金槍將徐寧都不是他的對手,深得太尉高俅的器重。

光憑李延慶當然要不來人,不過曹評答應幫他把高寵要過來,憑曹高兩家的交情,高深肯定會答應,而且曹評在軍方威望極高,就算高俅也不得不給這個面子。

次日上午,隨着高寵來軍營報到,李延慶要找的人基本上都到位了,文官方面,莫俊出任錄事參軍,掌管六曹,劉方出任記室參軍,掌管文書軍令。

中午時分,李延慶和劉錡領回了五千河東軍,這支軍隊跟隨种師道多年,便是西軍中赫赫有名的種家軍,幾年前他們也參加過西夏戰役,和李延慶頗為熟悉,五名偏將中有三人李延慶都認識。

李延慶讓五人繼續出任偏將,不過他對軍隊重新進行了整編,他將五千人分為十營,每營由五百禁軍和五百廂軍組成,目前廂軍還沒有到位,每名偏將暫時統領五百人,兩名統領劉錡和楊再興各轄五營。

另外又組建了情報司,李延慶讓燕青和楊光為正副虞侯,統領情報司下面的斥候營,不過現在情報司參軍和文吏還沒有到位,這也是讓李延慶十分頭疼之事。

隨着五千軍隊入駐,軍營內立刻變得熱鬧起來,這時,‘咚!咚!’的戰鼓聲敲響,正坐在草地上休息的五千軍隊開始迅速列隊,只片刻,五千士兵便列成一個大方陣。

李延慶站上一塊大石,望着這支威風凜凜的軍隊,他提高聲音緩緩道:“各位弟兄,時隔三年我們又再次見面了,從今天開始,就由我李延慶來統領各位弟兄,軍法無情,軍令至上,軍令所至,就算前方是懸崖峭壁也必須給我跳下去,但我會給大家公平,我將一視同仁,獎罰分明,唯軍功論賞!”

李延慶望着一張張年輕熱血的臉龐,又高聲繼續道:“上一次我們一起並肩與西夏軍浴血奮戰,而這一次,我們將北伐征討契丹人,我們不僅是要奪回失去了百年的幽州,還要擊敗敵軍,捍衛大宋軍隊的尊嚴,為明心志,大家跟我高呼,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李延慶舉臂高呼:“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在李延慶的帶領下,五千士兵一起振臂高呼:“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每個士兵心中的熱血開始沸騰起來,恨不得立刻就北上與遼軍激戰,他們緊握長矛,慷慨激昂再次振臂大喊:“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李延慶擺了擺手,讓大家平靜下來,這時,他看見种師道和張叔夜站在一旁,便又高聲道:“不立規矩,不成方圓,不分營隊,不成軍陣,下面我讓劉統領為大家分營,有請劉統領!”

劉錡走上前大喊道:“現在開始分營,五千人將分為十營,各營旗手舉旗,士兵按營旗站位。”

十面軍旗舉了起來,士兵開始迅速歸位。

李延慶快步來到种師道和張叔夜面前,單膝跪下行禮,“卑職參見大帥,參見張都統!”

“李統制請起!”

張叔夜笑道:“我剛才給種帥說,你這支軍隊不錯,裡面有好幾員猛將,光騎射就是五軍第一,還有河東軍第一猛將楊再興,還有禁軍第一槍高寵。”

种師道笑着接口道:“還有一個小霸王曹七郎,曹評最得意的孫子,我親眼見過,一對大錘無人能敵。”

李延慶道:“光陣容整齊還不夠,還要打勝仗,否則就是花架子!”

“這話說得對,二十五萬大軍看起來多麼威猛,卻被四萬新募之軍一戰擊潰,就是典型的紙糊成的老虎,要善戰打勝仗才是真正的精銳之師。”

說到這,种師道又對李延慶道:“今天上午我去面聖,聖上同意把劉韐和他招募的河北新軍給我,童貫卻只肯給劉韐,不肯給軍隊,他說自己也軍隊不足,結果惹怒了天子,將他狠狠訓斥一頓,說他不吸取失敗教訓,妄自尊大,若再敢抗命就讓譚稹去做宣撫使,童貫只得乖乖答應了,這種人只有天子才治得了他。”

“具體有多少人?”

“大概有一萬八千人左右,劉韐正在真定府集訓他們,聖旨已經趕赴河北,他會率軍南下到大名府與我們匯合,京東路的廂軍一起去大名府匯合。”

“我們要北上了嗎?”李延慶聽出了种師道話中之意。

种師道點點頭,“金國使者昨天來了,他們提出與我們聯合攻打燕京,天子有點急了,怕他們先攻下燕京,所以要求我們三天後就北上,童貫今天也趕去相州了。”

李延慶急忙道:“可是我們文官還不全。”

“我知道,大家都缺文官,我已給天子說了此事,蔡相國建議從太學挑一批學子補充軍隊,天子也同意了。”

這時,劉錡跑過來稟報道:“啟稟統制,各軍已經分配完畢。”

“我知道了,馬上就過去。”

种師道看了一眼已經列隊整齊的軍隊,對李延慶道:“你把任命的偏將名單和參軍名單給我,我今天就要報給兵部,時間很緊張,你必須在三天之內讓軍隊成形!”

“卑職遵令!”

种師道和張叔夜走了,李延慶又回到隊伍,劉錡已經按照李延慶的陣型圖將十名偏將分配進了各營,每名偏將都站在隊伍第一個,王貴是第一營偏將,牛皋為第二營,曹性是第三營,張文嘯是第四營,石英是第五營,高寵為第六營,曹猛是第七營,張文勝是八營,楊濤是第九營,最後第十營也是原來的河東軍偏將王扇。

另外情報司、斥候營、親兵營、火器營、後勤營都還沒有組建,李延慶準備從各營各挑五十名精銳組建斥候營和親兵營,火器營和後勤營只能到大名府後,從廂軍中挑選了。

“大家可以各自去訓練了,解散!”

十營軍隊紛紛被各自的偏將帶走了,下面主要是偏將要和各自的手下熟悉,至少需要半天時間,李延慶也不干涉,讓他們各顯神通降服自己的手下。

這時,楊再興走上來對李延慶道:“統制打算怎麼分配戰馬?”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一千匹戰馬太少,我打算將五百匹戰馬交給第一營,組建為騎兵營,另外五百匹戰馬交給斥候營和我的親兵營,等我們繳獲了敵軍戰馬後再不斷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