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馬球是大唐的國球,它集騎兵對抗和大眾娛樂於一身,深為大唐民眾的喜愛,上至公卿王侯,下至走卒小販,無不沉迷其中。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cmxsw

對於大唐權貴而言,養一支屬於自己的馬球隊,是上流社會最流行的一種娛樂方式,他們可以利用馬球隊之間的較量來挫敗政敵或者是朝堂不和之人,以獲得擊敗敵人的滿足感。

馬球對於權貴是財富的一種炫耀方式,而對於地方官和軍隊,則可以彰顯他們在京城的存在感,也由此深被各地官府和軍隊的重視,更重要是,培養出一支高水平的馬球隊,往往能拉近權貴甚至帝王的距離,這也是一種隱晦的陞官之道。

唐朝末年,黃巢造反攻入關中時,唐僖宗倉皇出逃,皇子公主以及愛妃等人都丟棄不顧,唯獨要帶上他最寵愛的幾名馬球手,由此可見馬球在唐朝的地位。

正因為馬球在上流社會的蓬勃發展,帶動了中下層大唐人對馬球的熱愛,每年春天舉行的馬球大賽,也成了神都洛陽最盛大的節日,各地豪富球迷紛紛湧入洛陽,觀看一年一度的馬球大賽。

進入二月中旬,隨着天氣一天天轉暖,馬球大賽的關注程度也一天比一天熾熱起來,長安街頭巷尾的話題都是圍繞着馬球大賽,比如今年誰能奪冠,去年的前三能否延續,今年是否有異軍殺出等等。

去年的馬球大賽被千騎營奪冠,太平公主的馬球隊獲第二,第三是甘州馬球隊,而今年又會是誰奪冠?很多人依然看好千騎營,因為他們擁有公認的大唐第一馬球高手竇仙雲。

也有不少人看好太平公主和梁王武三思的馬球隊,原因很簡單,武承嗣的馬球隊被太平公主吃掉,而薛懷義的馬球隊被武三思兼并,這兩人的馬球隊本來就很厲害,太平公主的馬球隊去年第二,武三思的馬球隊排第七名,現在兩支馬球隊實力大漲,都有問鼎金冠的機會。

另外,兩位被廢除的皇帝,李顯和李旦今年都派出了馬球隊,甚至聖上身邊第一紅人上官婉兒也組建了一支馬球隊,這三支新出現的馬球隊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但這種關注更多是從一種政治的角度,李顯和李旦馬球隊的出現,表明當今天子放鬆了對李氏皇族的打壓。

而上官婉兒馬球隊的出現,也意味着上官婉兒開始從寵臣到權臣的轉變,馬球在某種程度上能體現出政局的微妙變化。

這段時間李臻的心情也如春天的天氣一樣陰晴不定,狄燕一直不理睬他,也不肯見他,但又沒有和他徹底斷絕關係,昨天他請管家林叔把自己買的一隻玉手環和那柄鋒利的短劍送給狄燕,結果狄燕還是不肯接受短劍,不過她卻收下了手環。

這個結果使李臻意識到,狄燕只是在生他的氣,並沒有真的打算和他恩斷情絕,從她最初堅決不理睬自己,到昨天她收下了自己送她的手環,表明她的態度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

不過隨着馬球大賽的氣氛日漸火爆,李臻無暇再考慮感情困擾,他也全身心地投入了最後的馬球訓練之中。

皇城內,右衛軍衙背後寬闊的訓練場臨時改成了馬球場,幾支馬球隊集中在這裡訓練,這次馬球大賽在去年五十支馬球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十四支球隊,使參賽隊伍達到了創記錄的六十四支。

六十四支馬球隊雲集洛陽,首當其衝便是訓練場地的嚴重不足,一塊場地出現幾支球隊同時訓練的情景已是極為正常。

右衛馬球場上,除了李臻率領的馬球隊在訓練外,還有來自地方的三支馬球隊,以及千騎營的馬球隊和相王李旦的馬球隊,一共六支馬球隊集中在這裡訓練。

馬球場上,兩支馬球隊正進行激烈的熱身對抗,一方是去年的馬球大賽冠軍千騎營馬球隊,而另一方卻是組建了只有數月的內衛馬球隊,也就是上官婉兒的馬球隊,這是上官婉兒本人的意思,她不希望用她個人名字來冠名,經武則天同意,李臻率領的馬球隊改名為內衛馬球隊。

但不管怎麼改名,這支新成立的內衛馬球隊都名不見經傳,遠遠不能和威名赫赫的千騎營馬球隊相比,就算連普通的各州球隊似乎都比不上。

千騎營馬球隊之所以向李臻的馬球隊挑戰,根本原因就在於竇仙雲,在武舉騎射爭霸賽中,竇仙雲輸給了李臻,這口氣他一直咽不下。

熱身對抗時間一般很短,只有一刻鐘左右,主要訓練實戰對抗,訓練場兩邊站滿了觀戰的其他球隊和宮中侍衛,只見十名馬球手在球場上激烈交鋒,戰馬奔馳如飛,黃塵滾滾,綠色的馬球在靠近地面處閃電般飛竄,神出鬼沒。

激戰了近一炷香時間,兩支球隊的比分竟然是二比二,這着實有點讓人掉眼球了,但並不是千騎營馬球隊發揮失常,而是新成立的內衛馬球隊發揮出色。

不僅李臻射門球技精湛,一個獨包了兩球,而且守後軍的裴寬和酒志也表現得異常出色,連續擊飛了竇仙雲三次必進之球。

馬球場兩邊觀戰的人群並沒有呼喊聲震天,而是神情緊張地注視着兩支球隊的每一次交鋒,很多人為內衛馬球隊的出色表現深感震驚。

這時,球場一角來了一名年邁老婦人,穿着白色鑲金邊的馬球服,坐在一隻小胡凳上,全神貫注地看着球場上李臻的表現。

此時球場上的竇仙雲有些急躁起來,儘管除了他之外,其餘四名球手都是替補,但千騎營的強大實力依然使他們佔據了上風,不過結果卻不令人滿意。

竇仙雲看出對方的訓練磨合并不充分,致使配合還有些生疏,連續出現了三次配合失誤,但他們的個人球技卻很強,而且作風極為頑強,一次次化解的千騎營馬球隊的犀利進攻。

眼看時間漸漸要到了,竇仙雲決定孤注一擲,他大喝一聲,球杖一揮,‘砰’的一聲脆響,馬球被打向右斜角,那邊是中軍球手劉愈在接應,球在地面上彈了一下,速度疾快,在中路防禦的李林甫催馬疾奔而去,揮杖要攔截住這隻球。

李臻從前方飛馳趕回,但已經來不及,他忽然意識到不對,對方右路空虛,無人接應,這是一記虛球,他大喝道:“張黎,補防中路!”

果然,這是竇仙雲的調虎離山之計,把李林甫調去右路,中路便空了出來,只見劉愈催馬迎上,不等李林甫出杖,他搶先用球杖輕輕一撥,將馬球又轉回了中路。

竇仙雲已經拍馬趕到中路,他歪斜身體,用右肩膀頂住張黎,左手球杖重重一揮,精準地擊中了馬球,馬球飛出一條直線,筆直地射向四十步外的球洞。

這時酒志被調到右首防禦劉愈,而裴寬戰馬被另一名千騎營球手擋住,中路出現了一丈余寬的空檔,馬球從空檔穿過,應聲射入了球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