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時間漸漸到了次年的一月下旬,早春時節來臨,草原上的冰雪開始融化,修養了一個冬天的牧民們也開始忙碌起來。

向西翻越欠對山和烏山,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一座座低緩的丘陵分布在這片廣袤的平原之上,高山融水形成了一條條小河,在丘陵之間蜿蜒流淌,一片片湖泊明亮如鏡。

時值早春,水量充足,水流湍急,一群群牛羊在河邊悠閑地吃草,這一帶是突厥拔野古部的地盤,拔野古部約五萬餘人,分布在烏山以西的廣袤土地上。

俱倫湖畔是牧人們的聚集之地,一座座帳篷遠遠可見,牧民們在這裡過着悠閑而平靜的生活。

這天上午,遠方出現了一條黑線,一支浩浩蕩蕩的軍隊在草原上出現了,牧民們驚恐不安,他們大聲吆喝,招呼家人,一群牧犬衝著遠處的軍隊狂吠。

酋長烏述烈率領千餘名拔野古部的勇士迎了上去,當他漸漸看清了對方大旗,不由鬆了口氣,是突厥軍隊的旗幟。

這時,有士兵大喊道:“酋長,是可汗的金狼頭大旗!”

烏述烈頓時認出了其中一面大旗,上面綉着一隻金色的巨大狼頭,這是突厥可汗的王旗,烏述烈暗暗吃一驚,難道可汗來了嗎?

他不及細想,慌忙催馬迎了上去。

這支突厥大軍,正是由可汗阿史那默啜率領的五萬突厥大軍,他在去年冬天便接到了唐朝皇帝武則天的國書,要求他出兵協助唐軍對付契丹。

此時突厥內訌剛剛結束,阿史那默啜的兩個弟弟企圖推翻他的統治,引起內部一場激戰,阿史那默啜雖然平息了內亂,但突厥內部也損失慘重,急需得到補充。

唐朝的請求使阿史那默啜看到了一個機會,他完全可以從契丹那裡得到補償,同時再求唐朝的獎賞,他就能順利度過這次危機。

阿史那默啜當即答應了唐朝使者的請求,不過大雪封鎖了草原,使他無法出兵。

一直等到次年春天來臨,儘管草原上的冰雪還沒有完全融化,但阿史那默啜早已急不可耐,他立刻親自率領五萬突厥大軍向東進了。

阿史那默啜立馬凝望着遠處數千頂帳篷,這裡是紇拔野古部的大酋長牙帳,靠契丹人老巢最近。

這時,對方一隊騎兵疾奔而至,為正是拔古野部酋長烏述烈。

阿史那默啜笑了起來,他的軍隊正好需要補給,片刻,烏述烈奔至阿史那默啜面前,他在馬上行禮道:“可汗親至,如雄鷹降臨俱倫湖,拔古野部由衷歡迎可汗到來。”

阿史那默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由衷歡迎倒未必,我後面這五萬張嘴可不是那麼容易滿足的。”

烏述烈臉色頓時變得慘白,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實在不明白可汗的來意。

阿史那默啜淡淡道:“我其實只是過境,但也需要補充,我要十萬隻羊和五萬袋馬奶,可以從拔古野部的年貢中扣除。”

雖然這個數字也不小,但可以從年貢中扣除,也不算額外的負擔,烏述烈暗暗鬆了口氣,他又笑問道:“可汗是要攻打室韋嗎?”

室韋部分布在東北方向,而契丹在東南方向,烏述烈沒有向契丹那邊考慮,他以為可汗是來討伐去年年貢不足的室韋部。

阿史那默啜卻搖了搖頭,“不!我這一次的目標是契丹,室韋已向我謝罪,我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烏述烈頓時明白過來了,契丹正在和大唐交戰,可汗很顯然是想襲擊契丹老巢,如此有利可圖之事,他心中也熱了起來,他連忙將手放在心口道:“烏述烈也願意率領三千勇士跟隨可汗作戰!”

阿史那默啜仰天大笑起來,“烏述烈,你可一點不傻啊!”

.......

突厥大軍剛越過烏山,他們便遇到了第一支契丹部族,這是一支小部族,約萬餘人,青壯大多跟隨孫萬榮去唐朝打仗,部落里只有老幼婦孺。

阿史那默啜望着遠處數百頂契丹營帳,他冷笑一聲,回頭對長子匐俱令道:“匐俱,交給你了!”

阿史那匐俱年約二十歲,他完成繼承了父親殘暴的性格,比草原狼還要兇殘好戰,他拔出戰刀,遙指帳篷,一聲低:“殺!”

戰馬奔騰、殺氣迸,數千突厥騎兵拔出戰刀,揮刀向奔逃的牧民殺去,殺戮的慾望在這一刻積蓄在刀上,鋪天蓋地圈殺而去。

.......

從拔古野部前往契丹老巢已經不遠,三天後,五萬突厥大軍漸漸抵達了契丹老巢。

契丹的族帳位於烏山以西二百里處,一條大河從草原上穿流而過,這裡牧場豐美,聚居了二十幾萬人口,是契丹大酋長孫萬榮的老巢所在。

此刻,契丹上下被恐懼的氣氛所籠罩,突厥大軍越過烏山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裡。

大帳中,孫萬榮之弟孫萬康儼如熱鍋上螞蟻,急得來回踱步,他已經接到了十幾個不幸的消息,突厥大軍所過之處,將他的族人斬盡殺絕,老人婦孺一個都不放過。

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也是孫萬康始料不及,在攻打唐朝得手後,他們野心迸,將所有的青壯都組織前去河北搶掠,卻沒想到突厥的偷襲竟來得如此迅和猛烈。

更讓他擔心的是唐朝和突厥兩大勢力的聯合,將形成一支強大的力量,遠遠不是他契丹能抵抗,搞不好契丹要亡族滅種了。

他已經向大酋長孫萬榮求救,但遠水難解近渴,契丹軍主力殺回來最快也要十天時間,可突厥騎兵已經迫在眉睫了。

前去探查的報信兵還沒有最新消息傳來,但孫萬康知道,對於草原騎兵,數十里路程不過是一個時辰而已,敵軍隨時會殺到,可他的十幾萬部族卻無法這麼快搬走,即使搬走,扶老攜幼,帶着羊群,也很快會被敵軍追上,現在該怎麼辦?

悔恨和焦急使孫萬康的心已經懸到了嗓子眼上,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了急促的奔跑聲。

“二酋長!”

是報信人的聲音,聲音驚恐萬分,使孫萬康的心幾乎要停止了逃到,他隱隱猜到,噩耗即將到來。

“敵人的前鋒隊離我們這裡已經不足三十里了。”

“噹啷!”

孫萬康手中的長劍落地,他呆立當場,已經來不及了,半晌,他忽然清醒過來,狂似的向帳外奔去,揮舞手臂大聲叫喊。

“快逃!帳篷和羊群都不要了,快逃命啊!”

但羊群和帳篷就是牧民的生命,他們誰也放不下自己賴以生存的財產,沒有一個人肯放下財物逃命。

孫萬康見危機迫在眉睫,他無可選擇,只得下令道:“吹號,準備迎戰!”

“嗚~”號角聲吹響了,這是召集契丹勇士的號聲,一隊隊騎兵從各個帳篷中奔出,由涓涓小溪迅匯成了一支強悍的軍隊,最後六千騎兵整裝待。

不到半個時辰,突厥大軍的前鋒便出現在草原的盡頭,前鋒由一萬騎兵組成,先鋒大將正是拔古野部酋長烏述烈。

在這次配合突厥可汗作戰中,拔古野部的精銳傾囊而出,他們又出了十五萬隻羊為軍糧,再加上他們對烏山一帶的地形最為熟悉,所以他們在這次突厥作戰中起到了嚮導的作用,連前鋒軍也由他們來擔任。

烏述烈遠遠打量着遠處的上萬頂帳篷,契丹人居然沒有搬走,着實令烏述烈感到意外,他們拔古野部和契丹人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他們彼此了解至深,契丹人本來是有足夠的軍隊,但去年冬天和唐軍開始作戰後,留在老巢的契丹軍最多不過一萬人。

他們沒有撤走,顯然是想最後決戰,一萬人居然也敢和五萬突厥大軍抗衡,烏述烈冷笑了一聲,自不量力,契丹老巢的覆滅就在眼前了。

“放緩行軍!”

烏述烈一聲令下,一萬前鋒軍放緩了度,他們距離契丹帳群還有七八里,六千契丹留守軍隊已經出戰了,他們列隊行軍,向來犯之敵迎戰而來。

“吹號!”

烏述烈下達了命令,草原上頓時號角齊鳴,“嗚——”遠方也傳來了回應聲,只見數里外一條長達數里的黑線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