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第760章 弥漫世界的战火硝烟(二)

虽然西非的攻势陡然受阻,但相比之下,西非的攻势已经算是最顺利的,毕竟短短月余时间连下续占领了‘毛’里塔尼亚、冈比亚、法属几内亚和塞拉利昂四地,整个西非已经基本上处于联合国军队控制之下。而非洲战区同时展开的其他联合国军队虽然攻势也较为顺利,成果也很大,但其他几路集中了非洲战区最多的主力部队。

负责东非战场的第2集团军和日本特遣第三军及半个炮兵师和装甲师集结了近二十万大军,但他们所面对的北为乌干达和肯尼亚,南为北罗得西亚和马拉维,这两处都是英军在非洲最为重视的几块殖民地了,同盟军在这些地方屯集了过半兵力也超过二十余万人,且其中有五万余英军主力。

好在北面有埃塞俄比亚相助,南面有葡萄牙军队和德国提供的少部分军队相助,所以这里的攻势虽然阻力较大,但进展还算喜人。

1月18日,第2集团军与埃塞俄比亚提供的十万主力以南北对进的方式杀入肯尼亚,而日本特遣第三军则在半个装甲师和炮兵师的协助下攻击乌干达。

不得不说日本特遣军装备要差一些,但战斗起来的确比较悍勇。加上乌干达的同盟军数量相对较少,所以乌干达的攻势最为迅速。

1月19日,联军在乌干达南部的通加河一带歼灭了同盟军过半主力,扫清了通往乌干达首府坎帕拉的通道。

1月21日,在炮兵师和装甲师的强大攻击下,悍勇的日本特遣军仅仅三轮冲锋便冲破了坎帕拉的盟军防线,杀入坎帕拉城。1月22日,坎帕拉盟军投降。随后乌干达北部的英军分别撤退肯尼亚和苏丹,联军攻占了乌干达全境。

与此同时,杀入肯尼亚的联军最开始的攻势也非常顺利,1月20日,第2集团军攻克肯尼亚东南部沿岸大港‘门’g巴萨,随后连克西南部的基苏木、纳库鲁,中南部的马查科斯等重镇,但最后在进攻内罗毕时却遭到了强大阻力。

而从北部杀入的埃塞俄比亚军队虽然勇猛,但训练略有不足,装备也比不上阿拉斯加军队,所以推进速度要慢一些。

好在肯尼亚北部多是气候干燥,人口稀少的荒漠地区,英军驻军不多,所以埃塞俄比亚军队推进速度较慢,但损失并不大。

1月25日,埃塞俄比亚军队攻克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和博加尔河地区,1月27日,攻克中部重镇梅鲁,最后于2月3日从北部完成了对内罗毕盟军的包围。

内罗毕盟军数量还有三万余人,其中大半是英军主力,抵抗比较顽强,不过面对二十余万军队的攻击,内罗毕到2月10左右时也因为补给原因开始丧失了战斗力。最后城内仆从军因补给问题与英军发生冲突,最后导致全城黑人爆动。内罗毕被联军趁机一鼓而下,至此肯尼亚全境算是落入了联军掌控之中,加上东北非的盟军驻苏丹和索马里军队正与德意军队作战,盟军也没有能力再来反攻肯尼亚地区了。英国在东非的势力也被就此清除。

不过肯尼亚的攻击‘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完成,导致联军主力无法及时南下北罗得西亚(赞比亚)和马拉维,最终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一多军队纠集三万余仆从军单独向其西面的马拉维盟军发动攻击。

结果才刚跨过边境,就遭到盟军迎头痛击,折损一万余军队后不得不打消了捡便宜的念头,事实证明,哪怕在阿拉斯加人眼里只是二流陆军的英军也不是葡萄牙人可以轻松对付的。

要知道马拉维的英军不过三千,加上仆从军也不到一万之数,这场败仗也让葡萄牙人脸上无光,葡萄牙总理萨拉查得到消息后,一怒之下把葡军司令给撤换了。

葡军更换指挥官后,的确表现好了许多,到1月底总算在奇尔瓦湖打了一场大胜仗,把英军在马拉维的大半主力歼灭,2月6日,葡军占领马拉维首府科隆圭,到2月10日,马拉维的盟军得到北罗得西亚的盟军增援,总算守住了北部的马拉维湖地区。

不过两日后,从乌干达、肯尼亚,阿第2集团军和日本特遣第三军的主力部队开始陆续南下,2月15日从坦桑尼亚南部杀入了北罗得西亚和马拉维湖北部,最后两军大战于谦比西河。

2月16日,负责西非战线,攻击比属刚果的第9集团军击败比利时军队主力,占领比属刚果首府金沙萨,比属刚果全境为阿拉斯加占领,2月18日,第9集团军35、36师和第9装甲旅经比属刚果东南部的卢本巴希杀入北罗得西亚,从侧背袭击谦比西河盟军阵地,盟军阵地随即崩溃。

2月20日,英军在折损大半主力,而阿军第2、第9集团军和莫桑比克、安哥拉葡军,日本特遣第三军数十万军队逐渐会合在北罗得西亚,盟军不得不决定放弃北罗得西亚和马拉维全境,并一路撤到了南罗得西亚和北罗得西亚‘交’界的赞比西河干流,得到从南非赶来的以南非军队为主组成的二十余万盟军主力支援,方才凭借赞比西河的阻挡稳住阵脚。

而至此,整个非洲战区的联军和盟军主力差不多都在陆续向赞比西河集结,可以说赞比西河也许将成为两军‘交’战规模最大,最具决定‘性’的战役。盟军胜则还能守住南部的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和南罗得西亚几块重要殖民地。而联军胜则不用说了,失去了主力,盟军在这几块殖民地再无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联军的雷霆攻势。

在非洲是这样,在其他战区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

一方攻得酣畅,一方守得辛苦,而且最后总会形成一个对峙决战的态势。

在东南亚,盟军从一开始就是主动且战且退,连残余的东南亚英国海军也是一看到第二特魂舰队就跑,最后一直躲到了新加坡。

而陆军更是如此,从1月底到2月底,一个月时间,联军便如同接收一般跟在撤退的盟军后头拿下了伊里安、马鲁古、小巽他群岛、爪哇岛,‘波’罗洲,苏拉威西岛,最后盟军在马来半岛、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岛布置了数道防线,而东南亚的二十多万盟军也尽数集中到了这三地,且主要在吉隆坡,新加坡和巨港,棉兰等地布置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想要凭借这些坚固工事作持久抗战的准备。

在南太平洋,刘颂亭的大军基本上也是这样,‘波’利尼西亚大大小小的岛屿几乎都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接收式的占领了,南洋省南部的被澳大利亚占领的新几内亚岛东南部地区也被盟军放弃,然后阿军轻易接收,到3月初,南太平洋盟军已经基本上全部集结在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三个地方。

不过相比东南亚,南太平洋的盟军实力显然还要强上许多。因为这里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力军队,这两国人口虽少,但全面动员的情况下,却已经武装起了超过三十余万大军,加上英军和投入了自由法国的少部分法军,总数将近四十多万人。而南洋战区的军队总数却只有盟军的一半,也可以说这一战区是目前九大战区中唯一个联军在兵力和形势上都处于劣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