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在决定前往巴蜀之后,张天赐与石青璇的行程也定了下来,现在先去长江,在抵达长江之后,然后再坐船西去。

黄昏时分。张天赐戴上面具之后和易容的石青璇扮作兄妹,来到历阳西北的另一大城合肥,这里离长江尚有两天路程,这当然是以他们迅快的脚程来计算的。

此城乃江淮军的领地,但竖起的却是辅公佑的旗帜而非是杜伏威。合肥城外的乡县,到处均是田野连绵,秧苗处处,鲜黄青绿,一望无尽,令人心神清爽。

缴税入城后,长江流域迷人的水乡景色,更令他们赏心悦目。街道均以青石板或砖块□砌,古意盎然,房子小巧雅致,粉墙黑瓦,木门石阶,朴实无华,在这战火连绵,废墟千里的时代,份外令人看得心头宁和。

穿过一道窄窄长长,两旁密密麻麻排列着寻常人家的里弄后,在途中没有说过半句话的石青璇笑道:“我本打算吃过晚饭后立即离城,那明天将可赶抵大江,不知如何入城后忽然生出懒倦之意,现在只想投店休息,夜后再出来趁趁热闹,你意下如何?”

张天赐微笑道:“赶路也不在乎这一晚半晚,就依你所言。”

两人遂在附近觅得一间乾净素雅的客栈,要了两间比邻的房子,各自到澡房沐浴梳洗,然后联袂到城中热闹处用餐。在菜馆一角坐好后,由石青璇点了两味斋菜。

石青璇不想被邻桌的客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坐到张天赐身旁,背向其他人,亲热地凑近他耳旁道:“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哩!那邪帝舍利是否到了你的手中呢?”

张天赐笑着点了点头,低声道:“师父将邪帝舍利交由鲁叔之后,鲁叔将它放进了杨公宝库之中,如今已经被我取出来了。”

石青璇不解的道:“你的那四个师兄不是对邪帝舍利有秘法能够感应到吗?怎么没有感应到邪帝舍利存在你身上呢?若是邪帝舍利真的在你身上,那么他们也不会被我的那个假舍利骗到了?”石青璇就是利用尤鸟倦等人能够对邪帝舍利有所感应这点才让他们误以为那假舍利是真,而出手抢夺的。

张天赐轻叹道:“如今已经没有邪帝舍利了。”

石青璇面现疑惑,突然又恍然大悟的道:“是了,邪帝向雨田是首位悟通如何借舍利修练魔功的人,既然他将如何凭舍利练功的秘法告诉四个有弑师之心的劣徒和阴癸派的祝玉妍,自然也告诉了你,想来如今邪帝舍利已经被你用了吧!”

张天赐却是摇着头道:“师父并没有将如何借舍利练功的方法教给我。”

原本以为已经想明白的石青璇一阵错愕,竟然不是这样?石青璇疑惑的问道:“那你怎么说已经没有邪帝舍利了。”

张天赐想到体内的死气,叹了口气道:“虽然师父没有将如何借舍利练功的方法教给我,但是我自己想到了办法,如今邪帝舍利已经被我用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石青璇想到刚才张天赐的表情,有些担心的问道:“这邪帝舍利诡异之极,你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吧?”

还未等张天赐回答,石青璇再次开口道:“你的武功比金环真要高,怎么还会受到金环真魔音的影响,难道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吗?”

张天赐望着一脸关切的望着自己的石青璇,心中一暖,但却苦笑着道:“确实出了点问题。不过这事我可否暂时卖个关子,暂且不说。”

此事与张天赐此次前来寻找石青璇有关,张天赐并不想为此影响石青璇的心情,让她认为自己此次前来只是为了换日大法而来,因此决定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说。

石青璇虽然不知道为何张天赐现在不说出来,但是她隐隐猜到张天赐出的问题可能与这次来寻找她有关,而冰雪聪明的她也想到了张天赐现在的心理,虽然为张天赐此次并不是特意前来寻她而有些恼怒,但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既然是有事来找她的,那么张天赐早晚都会说的,何必现在去问,不管是什么答案,恐怕都会影响两人的关系,石青璇也明智的选择了将之暂时抛之脑后。

石青璇乌黑的“玉容”绽出一丝似若阳光破开乌云的笑意,柔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不做歇息了,饭后便启程吧!”

张天赐点头道:“好吧!饭后我们便一起离开。”

两人你一箸我一箸,不片晌把台上斋菜扫个清光。石青璇抢着要结账,但是张天赐有岂会让石青璇付账,最后在张天赐付账之后两人来到了街上,这时石青璇道:“你有没有东西留在客栈?”张天赐摇头表示没有。

石青璇道:“这么夜,城门该已关闭,我们只有逾墙而出了。”

张天赐笑着道:“也只能如此了。”

两人往着城西的方向行去。不一会儿就来到的城墙边上,翻过城墙之后,张天赐与石青璇来到一座小丘之上,后方远处隐见合肥城的灯火。

小丘之上,石青璇突然微笑道:“我改变主意了,我们从陆路入川吧!”

张天赐有些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从陆路的话行程就要慢上不少,而且两人又没有代步的工具,比从水路坐船要劳累不少。

石青璇悠悠的轻声道:“只是想要回味下从前的时光。”

话音刚落,石青璇便率先向前行,张天赐也想起了曾经的往事,望着石青璇的身影,脸上露出柔和的笑意,然后跟了上去。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对于张天赐与石青璇却如同游山玩水一般,常人眼中崎岖难行的蜀道对两人没有造成丝毫的影响。

一路游山玩水,在数十日之后,两人总算是来到了成都。

成都乃是巴蜀之地的大城,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战国时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秋,秦王派大夫张仪、司马错率大军伐蜀,吞并后置蜀郡,以成都为郡治。翌年秦王接受张仪建议,修筑成都县城。

纵观历代建城,或凭山险,或占水利,只有成都既无险阻可恃,更无舟楫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洼地方,潮湿多雨,附近更多沼泽,惟靠人力来改善。为了筑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万岁池和城东的千岁池,既可灌溉良田,养鱼为粮,更可在战时作东、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加上由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个独特的水利系统,一举解成都平原水涝之祸、灌溉和航运的三大难题。

成都本城周长十二里,墙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两部份。太城在东,乃广七里;少城在西,不足五里。隋初,成都为益州总管府,旋改为蜀郡。大城为郡治机构所在,民众聚居的地方,是政治的中心,少城主要是商业区,最有名的是南市,百工技艺、富商巨贾、贩夫走卒,均于此经营作业和安居。

——————

感谢书友青辞、周の员外、易太历的打赏与书友感觉零下投出的更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