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第605章风雨欲来

1935年9月15日,由美国作调停国,阿英法意四国在美国东北部大城波士顿签订四国协议,阿拉斯加将增兵二十万的行动化为了合法行动,但却被迫放弃了干涉意大利对阿比西亚军事行动的机会。

意大利计划已久的入侵阿比西尼亚的行动终于化解了所有外在干扰因素,真正到了成熟的时候。

1935年10月,意大利法在西斯主义头子,**首相墨索里尼命令下,悍然发动了入侵阿比西尼亚的战争,此时,意大利通过先前的行动,早已占领了阿比西尼亚东面的索马里和北面的厄立特尼亚。现在,它希望迅速占领阿比西尼亚,进一步控制红海这条战略交通要道,并以此为据点吞并整个非洲。

而这正是墨索里尼执政以来,一直想要达到的目的。

此时的意大利虽然不能和已经逐渐重新崛起的德国相比,更不能与阿拉斯加、英国、法国相比,但对于阿比西尼亚这样一个几乎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封建王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现代巨无霸。

意大利是工业发达国家,他们军队已经拥有此时较先进的现代化武器,有大量飞机、坦克和装甲车,而阿比西尼亚则连统一的军队也没有,只有属于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卫队和各封建领主的私人军队。

他们的武器主要是原始的长矛、弓箭、棍棒,力量对比如此悬殊。

墨索里尼在发动战争之初,曾经狂叫要“惩罚这些非洲蛮子,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似乎在墨索里尼看来,阿比西尼亚的非洲蛮子在现代化的意大利军队面前不堪一击,阿比西尼亚用不了多久就将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可是,战争开始后,就如同上世纪末的那次入侵战争一样。阿比西尼亚人民并没有被强大的敌人吓倒,上一次战争,阿比西尼亚拥有伟大的孟尼里克国王,现在他们同样有一个海尔.塞拉西国王。

在国王的号召下,阿比西尼亚民人团结一心,决心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阿比西尼亚很快实行了全国总动员。

10月17日,皇帝塞拉西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

这位年轻的皇帝健步走上检阅台,在清晨的阳光中他的身影显得异常高大。他没有发表长篇演说,只是高声问他的臣民:“法西斯侵犯我疆土,鱼肉我人民。我们怎么办?”

“坚决抗敌,宁死不屈”10万人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声震九天。声势之壮,即便利夫曼刚刚派来保卫塞拉西安全的百人卫队都刮目相看。

事实证明,数百年来,阿比西尼亚面对着强大的殖民军队都屹立不倒,成为非洲非数百年殖民历史中唯一一个至今一直仍然保持独立地位的国家并不是侥幸。

虽然经济落后,武器落后,但这是一个坚韧的民族,这是一个不畏死的民族,民心可抵百万军。

年轻的塞拉西面对十万人的吼声,似乎被感染的信心大涨,涨红着脸,赤红着眼神,振臂高呼:“对誓死抗击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

塞拉西说没有多说,而是指了指台下将士身扛的刀枪道:“拿起你们的刀枪去抗击侵略者吧,现在,随我出征”

塞拉西跟他的前辈孟尼里克一样,选择了亲临前线指挥,十万联合军队浩浩荡荡的开赴战场,去迎击远比他们强大的侵略者。

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抗战中,阿比西尼亚人民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品质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阿比西尼亚大部分地区水源奇缺。牧民们就把水装在皮袋里,穿过干旱的沙漠把水运到兵营里。他们自己却常常因干渴而晕倒在路上,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动员;妇女们组织了红十字协会和妇女协会,运送伤员。组织后方供给,一些封建庄园主也拿出钱来向国外购买武器弹药和粮食,支援前线抗战。

10月底,阿拉斯加从北刚果蒙贝雷军用仓库运来的首批重武器运抵前线兵营,可惜因为这些武器对于阿比西尼亚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太先进了,即将交到他们手上,也不能发挥出足够的威力,最终塞拉西接受了卫队长的建议,将自己的皇家卫队抽调了三千人组成了教导团。成为一支尖兵,也成为了一支战地训练营,第三个月教导团轮换一千人,轮换出去的士兵下放到各部队带起更多的士兵,让他们能够初步使用这些对他们来说先进无比的武器。

由于阿比西尼亚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上阿拉斯加的武器装备不断运送到阿比西尼亚,墨索里尼速战速决的部署完全落空。

直到11月8日,意军才占领埃塞俄比亚1/8的土地。11月19日到21日,塞拉西国王再次亲临前线慰问军队。阿军乘此机会,一鼓作气地进行了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意军损失惨重。那些被意军所占领土地上的人民也不断地给意军制造麻烦:他们藏起粮食,填平了水井,牵走了骆驼和毛。意军每到一地,占领的仅仅是一座空城。在非洲沙漠炎炎的烈日烘烤下,找不到水源或只能找到撒了盐的水井的意军士兵饥渴交加,战斗力大为减退。

“形势比我们预料的要好,意大利军队似乎在重蹈第一次入侵阿比西尼亚时的覆辙,虽然最开始态势良好,但不过一个多月,在阿比西尼亚人不畏死般的反击之下,不但未能再得以前进,反而此前占领的大片土地都被阿比西尼亚人收回。”马功成手里拿着从非洲最高司令部传来的战情通报后道。

虽然阿拉斯加按照波士顿协议规定不能再参与这场战争,但并不代表阿拉斯加就不关注这场战争了。

事实上阿比西尼亚人现在有三分之二的军队已经装备上了阿拉斯加的武器,为此意大利人遭遇大败后,墨索里尼气急败坏的向阿拉斯加方面连发三封抗议函,并向英法美三国致函,认为阿拉斯加违背协议,在暗地里帮助阿比西尼亚人反击意大利军队。

好在越是这种形势,墨索里尼越不敢真正的惹怒阿拉斯加,最终在叶枫以这批武器是在协议签订之前按合同装备给阿比西尼亚的解释搪塞过去,意大利人得到了叶枫的保证,此后不会再有更多的武器流入阿比西尼亚后,墨索里尼无奈之下忍下了这口气,英法倒也乐得见意大利出丑,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但这个时候,阿比西尼亚军队差不多已经全部装备上阿拉斯加的淘汰装备,至少在意大利军队面前,这些装备绝对不算落后。阿拉斯加方面倒是有不少人担心,依照阿比西尼亚人现在的表现来看,阿比西尼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非没有可能,如果是那样,墨索里尼会否会在失败兵真的跟阿拉斯加翻脸。这场战争阿拉斯加现在必须关注,关注战事的结果,因为不一样的结果,可能会带给阿拉斯加不一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