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说网

话说真要重赏曹操,该赏曹操甚么呢?

总不能又赏一、两袋米粮罢?

这赏赐可太没排面了。

手托下巴,刘辩认真地思考——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东光县目前……貌似没有县令?

不如任命曹操为东光县的县令,如何?

心有所动地,刘辩随即又想到:渤海郡有八县,惜叹八县都没吏员了,都跑空了……现今好不容易稳定了两县,还有六县需要自己治理——待到整顿好八县时,少不得还得任命八个县令呢?

那么,问题来了:任命谁当县令好呢?——陌生而普通的士族文人就免了,他刘辩太缺忠心而优秀的下属了……可不能太随便给啊!

“——殿下!”这时,何先开口了,一脸迟疑,“有一句话,我不知该说不该说。”

你都提了,难道还不说吗?——他摆了摆手,说道:“——讲!”

何先便讲了,讲道:“殿下,曹主簿……有一副围棋。”

“嗯?”他愣了一愣,“围棋?”

是他想的那种围棋吗?——围棋,棋类游戏?

“是的。”何先笔划说,“曹主簿虽将东光县的大部分物资全都上缴到南皮城,可却单独留下那一副围棋!殿下,你看……?”

刘辩:“……”

讲真的,一副围棋罢了,他除了惊奇曹操居然爱下围棋,就……就没别的想法了。

毕竟他也不算一名围棋高手,而且他对围棋……不甚了解?

曹操要拿,便拿去呗?应该……应该没关系罢?

却见何先皱眉道:“殿下,曹主簿办事虽有功绩,但观曹主簿私自地收藏围棋……”

何先戛然而止。

何先适时地透出几分忿忿不平。

此时,何先一副打小报告的模样,活像小人嘴脸。

刘辩愣了一愣,却懂了。

何先的意思是:书信一封,斥责曹操昧下围棋吗?

由此,曹操铲平东光县的世家和豪强们这一份业绩就……就抵消了?

何先啊何先,你可真是大聪明——你咋不建议我,让我辙了曹操的主簿功曹一职,再安抚曹操,恢复主簿功曹,顺便再任曹操为县令呢?

若不是顾及场合,刘辩真想翻个白眼。

摇了摇头,他说:“无妨,无妨,不过是一副围棋而已。”

何先却道:“殿下,此事虽小,却需警惕!万一今后有人效仿曹主簿呢?……殿下顾及曹主簿的功劳,默认曹主簿藏下那副围棋,此举虽在情理之中,但被世人得知,随意拿走一、两件贵重物品无所谓,又该怎么处理呢?”

“何先,你说得在理。”他满头黑线,“那本王该怎么做呢?——书信一封,斥责曹主簿吗?……”

这可太吓人了。

斥责的目标是曹操呀?

曹操的名声哟~会不会凉了?

何先却慎重道:“是的!”

刘辩心累,但又想出其中关键之处,便道:“好,本王这就写——”

于是乎,刘辩写了一封书信,内容是训斥曹操岂可随意地贪图那副围棋。

虎脸地,他将书信递给何先,都不敢想像之后的面画。

尔后,何先亲自再往东光县跑一趟,替刘辩传话……

待到何先再次地归来时,刘辩居然收到曹操的检讨信了!

这可太神奇了。

刘辩浏览曹操的检讨信,惊艳曹操的字迹帅气潇洒之余,还发现曹操的文笔极有水平:花式骈文说自个儿愧疚极了,决定将围棋交还给刘辩——

“这……是围棋?”眼皮跳了一跳,刘辩看完信后,瞅着何先手捧着的那副围棋。

棋盘、棋奁、棋子黑、白色儿……一个都不少!真真齐全了。

可惜刘辩对围棋真不感兴趣,遂道:“本王再写一封信,就说念在曹主簿及时自省的份上,就破例将围棋赏给对方罢?……再者,曹主簿虽然犯了错,好在不算严重,可不能被抹去本人在东光县的贡献——”

刘辩思量再三,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将围棋投其所好,送给曹操;另一封则是任命曹操为东光县的县令。

刘辩将这两封信件连同围棋,一并交给何先。

何先领命,又辛苦地跑到东光县,将信与围棋通通地交给曹操——

期间,这事并未刻意地隐瞒。

是以,当曹操收到刘辩的通知后,领了东光县令之职,人生真可谓经历了大起大落,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

激动的。

曹操也写回信,告诉刘辩:再过两天,东光县的两座窑场就建成了。

到时,曹操便会返回南皮县,拜谢刘辩。

接下来,曹操还未回来,南皮县和东光县的人们就极其惊诧:没想到……没想到曹主簿擅自收围棋一事有点瑕疵,渤海太守却相当豁达,念在曹主簿往日功劳的份上,竟然只将曹主簿训斥一番——

这可太便宜曹主簿了!

也许是这段时日过得太安逸,也许是众人忘记了昔日吏员们是多不靠谱……总之,曹操收围棋这一小事,经过一天半的发酵,居然酿成了可怕的翻车!

流言四起,皆道渤海郡的曹主簿好生不要脸皮,渤海太守那般重用曹主簿,曹主簿却别有居心,背叛了渤海太守,令渤海太守失望至极……

吧啦吧啦地,流言愈演愈烈:不知情的,还真以为曹主簿是大凶大恶之徒,而渤海太守就是被蒙蔽的、可怜的好吏员,若不能及时地将曹主簿革职查办,只怕整个渤海郡都要完了!!

这情况都惊动了袁绍、袁术、刘备、石越等人。

傍晚汇报工作进度的时候,袁绍还主动地询问:“殿下,这两天究竟发生了何事?为甚么人人都在说曹主簿?难不成曹主簿真要起兵,攻占渤海郡?”

嗯?

此话何来呀?

他张大嘴巴,一时接不上话来。

却见袁术眉头一皱,奇道:“曹操那厮,要兵没兵,要粮没粮,如何攻占?”

刘辩:“……”

这!这……袁术你这话更离谱罢?

刘备目不斜视,也发表感慨,感慨道:“殿下,我倒听说曹主簿意图不轨,想要霸占东光县美人,实在不成体统!”

刘辩:“……”

刘辩的表情切换成沉深。

刘辩与众人大眼瞪小眼。

接着,石越、关羽和张飞亦发表所见所闻。

通过这番交流,众人都沉默了,不得不总结出:

究竟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把曹操描绘得十恶不赦了都。

若有所思地,刘辩听完众人的工作进度后,一面下令众人继续维持整个南皮县的运作,一面再派何先去打听曹操的动静——

刘辩满头黑线地得知:曹操压根不予理会!

就仿佛没听到似的。

可是,刘辩敢发誓,曹操一定听见了!因为……

因为,曹操后来说了!

两天后,当曹操如同商贩,领着队伍,带着大量青砖,回到渤海王府邸,并与众人重逢聚在书房时,曹操禀告刘辩,禀道:

“主公,我不负使命,已经调查到流言出处。”

刘辩便问:“是谁传的?”

“主公,是孟家和马家!”曹操飞快地回答。

“孟家?马家?”他一头雾水,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两家皆是东光县的世家豪强嘛?心下一紧,他问,“怎么说?”

“说来也怪我。”曹操叹气。